心理学专业的我,如何在抑郁症中突围
本文作者 喵了个咪 ▼ 推荐语 在很多人看来,心理学专业罹患心理疾病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就像身体疾病一样,心理疾病也会“不长眼睛”,在精神医学和心理卫生事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我们尚未了解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但是只要得到妥善的治疗和干预,依然可以有较好的预后。今天我们来分享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走出抑郁症的囹圄,重新拥抱多彩人生的故事。当然,我们并不提倡大家像文中主人公那样发现自己可能患有情绪障碍后,不寻求心理卫生方面的专业帮助而选择自救,因为在今天,药物治疗结合心理干预依然是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式。相反,我们希望大家看完篇推文后能够提高精神健康意识,若自己或身边人有不对劲的情况要及时求医,遵医嘱定期服药和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与抑郁症和谐共处。我是一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然而,我也没有逃过抑郁症。仔细想想,这句话也似乎表达得不合理。因为就算医生,也有生病的时候。所以,我在想,抑郁症就像感冒,每个行业的人都可能会得。只是心理学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人,能更快觉察到自己特殊的状态,以及主动尝试更多相关的方法。Vol.1 我的抑郁症,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有一次回家,我看到了自己四五岁时的照片。照片中的自己,穿着白色上衣加橙色背带裙,本该是开心有活力的年龄,但我却撇着嘴,眼神有点哀怨。 我从小很少拍照,为数不多留下来的照片,也大多都是没有表情的。我记得有一次拍全家福,我也不是很乐意,跟爸妈也闹僵。但还是勉强拍了一张,拍出来的照片也是忧愁的样子。 从此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拍过照。因为,我从小就没有家的感觉。 在我的记忆中,家里总是在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父母吵完架之后,就会陷入冷战阶段。小时候的自己很害怕,从学校回到家,我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冰冷。 我躲在房间里,会打开一个小缝隙,偷偷观察爸妈在干什么。有的时候,他们生气,也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反而是用行为。比如,关房门,会嘭的一声。而我的心,也会随之颤抖。所以长大后,我变得害怕听到很大的声响。 有一次,我爸妈问我:如果我们离婚,你愿意吗? 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离婚”,我笑嘻嘻地问:“离婚,就是你们分房子睡吗?” 爸妈冷笑了。 他们最终还是没有离婚,只是一直处于“吵架-分房睡-和好-吵架”的无限循环中。而我的状态也在无限循环中——害怕-祈祷-开心-害怕….... 后来,爸妈对我说,因为考虑有你,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在一起。 作为小孩子,还是希望一家人不要分开,所以看到父母没有离婚,我多多少少还是心存喜乐。但是家里的日子,还是一直重复的争吵。 有的时候,我会想:爸爸妈妈是为了我才没有离婚,他们是为了我,才一直陷在争吵的模式里——因此,如果不是因为我,他们可能会更幸福。 心理学上说,孩子是不幸婚姻的纽带,处在其中的小孩会觉得痛苦。小孩本能地爱爸爸妈妈,而在争吵中,孩子会觉得撕裂,父母彼此间说对方的坏话且不愿和好,孩子不知道该爱谁、该恨谁、该帮谁、不该帮谁。只要稍微偏袒谁,另一方就不开心。孩子会感到难过、自责、无力、矛盾,常常限于负性情绪中。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会替小时候的自己回答:“嗯,你们离婚吧。” 还有,我还会对小时候的自己说:“他们离不离婚,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的选择。只是他们没有勇气离婚,而你不小心成了他们的借口。你是无辜的。这,不是你的错。”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其实你笑起来其实很好看。我很无奈地摇摇头,我很想说出来。但是我觉得家庭吵架是让人很羞耻的一件事情,那时的自己没有办法开口说这件事。 除了家庭原因,我本身也是个很内向的人。我不喜欢出去,我总是喜欢一个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自己会躲起来哭泣,也容易只从某个角度去想问题,容易多愁善感。 一个人不开心,会容易产生更多的“痛苦激素”,比如雌激素、肾上腺素。时间一长,人体激素紊乱,这些痛苦激素占据上风,人就更容易得抑郁症了。 Vol.2 虽然我学心理学,但同样会抑郁学了心理学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抑郁体质,情绪状态总是反反复复,容易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总是焦虑未来,总会觉得未来会有一个不怎么好的结果。但以前还是可以调整过来。 从去年到今年的三月,我经历了蛮多事情:外公去世、前司的同事一个个辞职、朋友得了双相、疫情期间看到的消息......这其中,很多是关于分离的事情,而我一下子无法消化。后来我辞职了,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眼见自己的储蓄一点点减少,我的焦虑一点点累积。 到了今年三月,我的状态持续往下坡走,对照自己学到的对抑郁症的评判标准,学心理学的我知道,自己可能得抑郁症了。 ·抑郁情绪持续两周 ·有极端想法/行为出现 ·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自己没有价值 主要是,我无论是在情绪状态好的时候测SDS,还是在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测SDS,我的自测分数都是达70以上。 那些天,我一直躺在床上,无力行动,我能感受到全身有种激素控制着自己,眼泪不受控制哗哗地流,脑海里有一个声音不停地攻击自己: “你怎么这么没用?” “你怎么辞职了,反而去了另一家薪资更低的公司工作?” “你怎么就只想着自己而没有钱打给家人?”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各种的悔恨、不满、难受、抑郁交织在一起向我袭来。我,没法放过自己。 那段时间,我有个意象:有一个发光的东西被一块由雾组成的黑色东西包裹着,在黑暗宇宙中漂浮着。黑色东西很薄,但是发光的东西没法挣脱,因为想撕开但没有手,想呐喊但没有嘴,全身在呼吸但因为包裹而使呼吸困难。 现在回过头看,最让我诧异的是:我抑郁到感受不到任何感受,我从床上爬起来,行尸走肉般去到厨房,拿起了一把菜刀,在手腕上比划,没有恐惧,反而是期待。 菜刀与皮肤贴近,如果我再贴更近,然后划出一个小口,脉搏上的血就会汩汩流出。 但我没有做这样的“如果”。脑海里有个声音说,如果我自杀,我爸妈会很自责,甚至我爸妈会遭到周围人的不理解和埋怨。 所以,我哭着放下了菜刀,打电话给心理援助热线。 Vol.3 这段日子,我尝试了各种方式 这算是我人生中至暗时光。我的情绪已经到了极低点,且有种不受控的感觉。 于是这段时间,我开始了各种自救和他救的旅途。 ①我找了很多有关抑郁症的书籍来看,比如《抑郁症这条黑狗》,《活下去的理由》等等。在书中,我看到了自己,我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原来有人也是这样的性格,也有这样的想法和感受。原来他们也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痛苦,但仍然尝试着用不同方式帮助自己,继续活下去。 “只要活着,还有希望,是不是?” ②我开始画画,之前有参加过绘画疗愈的课程,而且也体验过画画的感觉。在别人看来,画画是很孤独的事情。但我很享受这种孤独,因为画画,让我感到与自己链接。我发现自从抑郁之后,我表达能力极具下降,但是画画可以替自己表达。每次画完,我心境会平和很多。 我最近,每天的画面都几乎要加上一个“死”字,题目也叫《死亡》。我也不敢给爸妈看,因为他们会害怕我出事。但我还是喜欢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评判自己,守护内心的小孩。我觉得平时在外,总因为顾忌其他人,所以我选择忽视自己内在声音。而在画画里,我可以随心所欲。 这,也是疗愈的开始。 ③我会打求助热线,看看遇到哪个合适的接线人员。 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小姐姐说电话时间快到了,可能会自动结束,但我觉得你的情绪状态才刚刚开始,我比较担心你,要不你再给我电话吧。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接线员,她会主动邀请我继续说下去,而不是再找一个新的接线员重新述说。那一刻开始,我觉得,有种被支持的感觉:好像也有人不排斥我的负性情绪,反而会帮助我。 我感觉好温暖。 ④我会逼自己出去走走,尤其是去公园,有很多植物的地方,空气清新,人也少。我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摸着大树,我感觉到大树会给我力量。 最近我还开始晨跑,运动会带来热量,阳光会降低体内的雌性激素,增加雄性激素。每次跑完,我自己也开心很多。阳光照在自己身上,除去身上的黑色雾气。 ⑤我看有关于抑郁症的公号或者知乎文章,我想知道: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抑郁症的特点有哪些,怎么做抑郁症会好些,抑郁症可以治愈吗? 当然,我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告诉我,抑郁症会康复甚至治愈。虽然反复,但是我觉得如果在有效科学治疗方式下,情绪疏通了,认知得到改变,还是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Vol.4 感谢家人朋友的陪伴 除了以上自我调节方式,我觉得家人朋友的陪伴也非常重要。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妈妈还有身边的好友。 ①感谢好友:生病之后,我会找朋友聊天,说我自己的情况,朋友说如果下次还有极端情绪可以再找她。身边也有做咨询师的朋友,我们总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聊。但有时候自己不敢再找他们,因为我担心会消耗掉他们情绪,甚至导致关系的破灭。 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并没有走掉,反而给我很多支持和理解。 ②感谢妈妈:在我最难过的时候,是妈妈天天陪我聊天。她自己是做早点生意的,年龄也大,很容易累,但她依然会每晚和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xx/8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期可甜可攻就是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