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Loveoncebegun,willneverend.生者可以死,Theloversdieforlove,死可以生。InChinathedeadinlovemayrevive.《牡丹亭》节选作者:汤显祖翻译:许渊冲刚刚通过直播目送神舟十二号成功升空,激动的心尚未平静,手机新闻上又出现了一条新链接:许老,走好!许渊冲先生,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于6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岁。这个消息让我恍惚了好半天。最早知道许渊冲先生,是在上大学期间。本科读的英语专业,学过他编的英文教材,读过他翻译的诗。许渊冲老师也是我老师的老师,他就是我们心目中英语翻译届的泰斗,所以我们一直对许老很敬仰。但是我对他的了解也仅此而已。直到那一年在《朗读者》节目里,我看到了一个真实可爱的许老。96岁的许渊冲先生坐在董卿对面,侃侃而谈,时而激昂骄傲,时而可爱幽默,动情处又潸然泪下。他对自己的成绩毫不谦虚,自封“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对此,无人会反驳;他对自己的暗恋毫不掩饰,虽然50年后那个暗恋的人才明了他的情意。对此,他依然欣喜!一切皆因爱。许先生翻译的第一首诗是《别丢掉》。翻译这首诗是因为喜欢一个女孩,那个女孩名叫林徽因。林徽因深爱着徐志摩,后来徐志摩遇难身亡。林徽因经过徐志摩的故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别丢掉》。许先生喜欢林徽因,就翻译了这首诗。一样是明月,Themoonisstillsobright. 一样是隔山灯火,Beyondthehillsthelampshedsthesamelight.满天的星,Theskybesprinkledwithstaruponstar,只有人不见,ButIdonotknowwhereyouare.梦似的挂起。ItseemsYouhangabovelikedreams.许先生并没有追到林徽因,这只是一段青春的记忆。如果没有这首诗,记忆应该就在时间的长河里随风飘逝了。可是因为有了这首诗,96岁高龄的许先生回忆起这段故事,再次诵起这首诗时,仍是那么动情,仍是那么心痛,仍会忍不住流下泪水。从那时起,许先生就开始了美的翻译和翻译美的一生。翻译界有很多理论,但是最通行的当属严复的“信达雅”。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写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信”是基础,要忠实原文。“达”需要译文通畅,无过无不及。这两个标准已是极难达到。想起了当年学习同声传译教材时,需要背诵很多固定翻译,其中就有许先生翻译的“三民主义”。年,美国派出“飞虎队”援助中国对日作战。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七十五周年的外宾招待会上,有人提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这如何精准地翻译给外宾?现场包括许渊冲在内去了很多同学做翻译。有同学译成“nationality,people’ssovereignty,people’slivelihood”,外宾好像也不是很明白。许渊冲想到了一个好的翻译,举手说出:“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这个翻译既“信”又“达”,和原文结构匹配,意思精确,无过无不及。外宾一下就懂了。如今我们在学习翻译“三民主义”的时候,依然用的是当年许先生的译文: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至于“雅”,很多人不敢深究,其争议最大,难度也最大。争议在于,原文如不雅,译文要“信”,然何“雅”之有?难度最大,是因为如果原文文学性极高,文字极美,那么要求译者不仅仅是看懂看明白,还需要对译文的文字和文学性有非常高的把握度和审美,实在太难。然而许渊冲先生正是在翻译的“雅”上有着极深的造诣。不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不论是中译法亦或法译中,首先许先生翻译的原作都是文学性极高的经典名作,都是极“雅”的,尤其是中国的古诗词。其次许先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翻译标准和理论:“三美”----意美、音美、形美,所以他的译文必是“雅”的。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先生则把“三美”作为自己翻译的标准。如此他的译文和别人的译文经常就会有很大区别。在有冲突的时候,许先生会坚持自己的理念,在翻译届也是树“敌”无数。但是许先生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要的是文学翻译而非文字翻译。

《红与黑》司汤达

----赵瑞蕻译文:我喜欢树荫。

许渊冲译文:大树底下好乘凉。赵瑞蕻译文:市长夫人去世了。许渊冲译文:魂归离恨天。《风灵》瓦雷里----王佐良译文: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许渊冲译文:无影也无踪,更衣一刹那,隐约见酥胸。中国古诗词韵味深长,意境深远,集意美音美形美于一身。要想准确又传神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难如上青天。但这就是许渊冲先生所追求的:“为了更美,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是不可打破的。”他翻译的诗词对仗工整,音韵皆美。他做到了让外国人不仅看得懂中国的诗词,而且能充分感受到它的意境,它的美。钱钟书说他: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不如来感受一下吧。登高(部分)

诗人:杜甫

翻译:许渊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Theboundlessforestshedsitsleavesshowerbyshower;Theendlessriverrollsitswaveshourafterhour.江雪诗人:柳宗元翻译:许渊冲千山鸟飞绝,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万径人踪灭。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孤舟蓑笠翁,Alonelyfishermanafloat,独钓寒江雪。Isfishingsnowinlonelyboat.许先生对翻译的爱是炽热的,是执着的,是长久的。他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翻译的时候。他觉得时间不够他用来做翻译的,每天还偷时间(少睡几个小时)去翻译。96岁那年接受董卿采访的时候他说,如果他能活到岁,他要把莎士比亚翻译完。这是许先生的一个小目标,在96岁时立下的小目标。带着这个目标,许先生一直也没停下来翻译,直到期颐之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Loveoncebegun,willneverend.生者可以死,Theloversdieforlove,死可以生。InChinathedeadinlovemayrevive.注:图片均来自网络鸡蛋花和牡丹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xx/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