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这种东西

没有的时候可以连着一两个月都没有

有的时候

又能连着下个不停……

佛山最近这一个星期

都在下雨

并且大有继续下到下个星期的趋势

每天湿哒哒的

除了出门不便

还需对湿气做好防范

毕竟广东人生病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太热就是因为太湿

既然注定“湿气重”

那还是跟医院中医科医生

来学学如何祛湿

一起搞定这个广东人的“万病之源”

01

为什么要祛湿?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

邪湿不去,吃再多的补品、养生的药都好像治标不治本,好像力用不到正确的地方。

02

如何诊断自己是否有湿气?

起床时——看感觉

当你早上起床时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者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人觉得很不清爽,这就是很明显的有湿气的症状。

洗漱时——看舌苔

当你刷牙的时候会出现恶心干呕,这时你不妨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是不是很黄很腻。“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侯”,舌头能第一时间反应人的健康状况。

如厕时——看大便

当你大便的时候,你会发现往常两三张纸就够了,但是却需要五六张,而且还擦不干净。再比如平时一池水能够冲干净的大便却黏在马桶上,这说明体内有湿了。

03

泡脚、艾灸祛湿

中医有“中药洗脚,湿邪可祛”的说法。如果你的身体一直是湿冷的状态,不妨每天晚上睡觉前泡脚,让温水浸泡过自己双脚的三阴交的地方,泡到微微出汗即可。湿随汗出,达到祛湿效果。

艾灸祛湿,可以选足三里、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肺俞穴、膏肓穴等几个祛湿要穴。这几个穴位功效也有所不同:

足三里、中脘可健运脾胃中焦,增加人体对水湿的消化吸收运转能力;

关元、气海可以固本增元,补益肾气,增强人体排除水湿的能力;

肺俞、膏肓穴可补肺阳,强卫气,增强人体对外界湿气的抵抗能力。

04

祛湿食谱

淮芪茯苓炖排骨汤

材料:北芪20g、淮山50g、茯苓20g、枸杞3g、红枣4粒、排骨g、生姜适量(3-4人份量)。

做法:先将排骨块汆水去掉血污,与北芪、淮山、茯苓、红枣、枸杞、生姜放入炖盅,加清水1.5L,武火炖开后改文火继续炖1-1.5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适合脾胃虚弱、神倦乏力、脾虚食少以及春困的人群。

五指毛桃莲子芡实煲猪展

材料:五指毛桃20g,莲子(干)10g,芡实(干)15g,猪展g(2-3人量)。

做法:把所有材料洗净,猪展切大块,放入汤煲中,加水0ml。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适合平常容易感冒,身体比较虚弱的人群。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干品)30克,鸡蛋花30克,薏米30克,槐花30克,瘦肉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瘦肉、薏米、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脾虚湿热者饮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1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