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4442971.html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三候 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角向前;麋,形大,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 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是一种中药材。 夏至·习俗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养生 一、晚睡早起,中午打个盹。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天气炎热,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补充水分。夏至时节,人们往往困倦乏力、头痛头晕,严重的甚至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这是因为夏日炎炎,人体需水量大,再加上出汗过多,极易引起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因此,夏季应多饮凉开水,也可喝些淡盐水或绿豆汤。 三、注意过冷食物的摄入。冷食瓜果当适可为止,不可过食。 四、不做太剧烈的运动。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选择在空气新鲜的地方,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 五、注意卫生,衣物常洗晒。夏季衣物贴身穿的多,不洗不晒就穿很容易感染螨虫。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紫外线可以杀灭螨虫、细菌和病毒等多种有害物质。 夏至·养生夏至·养生 夏季气温虽高,但是空气中的湿度也会偏高,这对于本身湿气就重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大威胁。 怎么样才能彻底跟体内湿气说拜拜呢?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款祛湿茶。 1、陈皮茯苓茶 茯苓5克、陈皮2克 茯苓、陈皮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 2、枸杞薏米茶 薏米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1、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 2、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3、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 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3、二花蜜茶 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 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4、五花祛湿茶 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薏米50克 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薏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5、辛凉饮 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 先用热水煎煮薏米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汤来冲泡另外三种茶材即可。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 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zp/7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吃完鸡蛋别立刻碰它
- 下一篇文章: 国家级名老中医的秘验方,收藏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