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的植物园第期粉花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喜欢背着相机游走,悠闲自在,逮到什么收拍什么。目标主要是植物、鸟类和风景。 、粉花鸡蛋花 拍摄时间:年6月29日 拍摄地点:珠海 拍摄工具:NikonD 鸡蛋花 拉丁学名:PlumeriarubraAcutifolia 俗名:缅栀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鸡蛋花属Plumeria 落叶小乔木,高约5米,最高可达8米,胸径15-20厘米;枝条粗壮,带肉质,具丰富乳汁,绿色,无毛。叶厚纸质,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0-40厘米,宽7-11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凹入,在叶背略凸起,侧脉两面扁平,每边30-40条,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叶柄长4-7.5厘米,上面基部具腺体,无毛。聚伞花序顶生,长16-25厘米,宽约15厘米,无毛;总花梗三歧,长11-18厘米,肉质,绿色;花梗长2-2.7厘米,淡红色;花萼裂片小,卵圆形,顶端圆,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花冠外面白色,花冠筒外面及裂片外面左边略带淡红色斑纹,花冠内面黄色,直径4-5厘米,花冠筒圆筒形,长1-1.2厘米,直径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喉部无鳞片;花冠裂片阔倒卵形,顶端圆,基部向左覆盖,长3-4厘米,宽2-2.5厘米;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基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3毫米;心皮2,离生,无毛,花柱短,柱头长圆形,中间缢缩,顶端2裂;每心皮有胚株多颗。蓇葖双生,广歧,圆筒形,向端部渐尖,长约11厘米,直径约1.5厘米,绿色,无毛;种子斜长圆形,扁平,长2厘米,宽1厘米,顶端具膜质的翅,翅长约2厘米。花期5-10月,果期栽培极少结果,一般为7-12月。 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在云南南部山中有逸为野生的。原产墨西哥;现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花白色黄心,芳香,叶大深绿色,树冠美观,常栽作观赏。广东、广西民间常采其花晒干泡茶饮,有治湿热下痢和解毒、润肺。繁殖方法,可插条或压条,极易成活。 中文名:鸡蛋花 拉丁学名:PlumeriarubraAcutifolia 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鸭脚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捩花目 科:夹竹桃科 亚科:鸡蛋花亚科 族:鸡蛋花族 属:鸡蛋花属 种:粉花鸡蛋花 品种:鸡蛋花 观赏价值: 鸡蛋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整株树显得婆娑匀称、自然美观。成龄鸡蛋花的多年老树干,自然形成的形状苍劲挺拔,很有气势;其树冠如盖,满树绿色,自然长成圆头状。鸡蛋花开花后,满树繁花,花叶相衬,流彩溢光;香气清香淡雅;且花落后数天也能保持香味。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鸡蛋花同时具备绿化、美化、香化等多种效果。在园林布局中可进行孤植、丛植、临水点缀等多种配置使用,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中国南方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优良树种。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绿带、草坪等的绿化、美化。而在中国的北方,鸡蛋花大都是用于盆栽观赏。 植物文化: 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被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花语: 鸡蛋花花语是孕育希望,复活,新生。它没有神秘的传说,却浑身充满优雅、高贵气质,花开时芬芳满树,简简单单的五片花瓣,让人感到清新、充满希望。 、霸王棕 拍摄时间:年6月29日 拍摄地点:珠海 拍摄工具:NikonD 这棵不是杂草,是一棵可以长到几十米高的霸王棕幼苗。 霸王棕 拉丁学名:BismarckianobilisHildebr.H.Wend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棕榈科Arecaceae 霸王棕属Bismarckia 霸王棕(学名:BismarckianobilisHildebr.H.Wendl.)是棕榈科,霸王棕属植物中的珍稀种类。霸王棕植物高大,在原产地可高达80米。茎干光滑,结实,灰绿色。叶片巨大,长有3米左右,扇形,多裂,蓝灰色。原产于马达加斯加西部稀树草原地区。中国在华南地区栽培。霸王棕高大壮观,生长迅速,喜阳光充足、温暖气候与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 中文名:霸王棕 拉丁学名:BismarckianobilisHildebr.H.Wendl. 别名:俾斯麦棕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初生目 科:棕榈科 属:霸王棕属 种:霸王棕 形态特征:霸王棕植物高大,可达30米或更高,在原产地可高达70-80米。茎干光滑,结实,灰绿色。叶片巨大,长有3米左右,扇形,多裂,蓝灰色。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雌花序较短粗;雄花序较长,上有分枝。种子较大,近球形,黑褐色。常见栽培的还有绿叶型变种。霸王棕的果实为核果,其种子个体较大,单粒种子重达14-17克,具有坚厚的种壳。种子基部有3孔,其中,l孔与胚相对,萌动时胚根由此穿出,其余2孔为假孔。果腔内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吸收。 生长环境:霸王棕生长迅速,喜阳光充足、温暖气候与排水良好的生长环境。耐旱、耐寒。种子繁殖。霸王棕成株适应性较强,喜肥沃土壤,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 休息一下,点根烟,喝口茶水,仔细观察一下,捡了几粒种子。 雌雄异株,雌株结果,雄株开花后就成了下图这个模样。 微距镜头拍景观的效果。(图片也被压缩) 鸟类收拍:编号No.12夜鹭(亚成鸟) 拍摄时间:年6月29日 拍摄地点:珠海 拍摄工具:NikonD 亚成鸟,一般是指那些在出生后一年或一年之内不能达到性成熟的鸟种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时期),人们对其身体发育和性发育程度的一种介定与描述。 夜鹭 鹈形目(Pelecaniformes) 鹭科(Ardeidae) 夜鹭属(Nycticorax) 夜鹭(学名:Nycticoraxnycticorax,英文名:Black-crownedNightHeron)是鹭科夜鹭属的水鸟,又名水洼子、灰洼子、星鸦、灰洼子、苍鳽、星鳽、夜鹰(浙江)、夜鹤、夜游鹤(海南)。数量丰富,是很常见的水鸟。头顶、后颈、枕、羽冠及背部黑色,枕部具2-3根狭白色冠羽;下体白色;翅及尾羽灰色。注意夜鹭亚成鸟全身棕色,具有纵纹和点斑,和成鸟羽色差异非常大,模样相近绿鹭。 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61厘米)、头大而体壮的黑白色鹭。 成鸟:顶冠黑色,颈及胸白,颈背具两条白色丝状羽,背黑,两翼及尾灰色。亚成鸟具褐色纵纹及点斑。雌鸟体型较雄鸟小。繁殖期腿及眼先成红色。 虹膜-亚成鸟黄色,成鸟鲜红;嘴-黑色;脚-污黄。 幼鸟嘴先端黑色,基部黄绿色,虹膜黄色,眼先绿色,脚黄色。 亚成鸟和成鸟的辨识: 夜鹭的成鸟和亚成鸟羽色差异非常大,请注意识别。亚成鸟具褐色纵纹及点斑。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一、夜鹭亚成鸟和池鹭亚成鸟的区别: 池鹭亚成鸟和夜鹭亚成鸟的相似之处在于胸部都有褐色纵纹,区别在于翼缘和背部:池鹭亚成鸟双翼和背部无点斑,翼缘白色;而夜鹭双翼具白色点斑。 二、夜鹭亚成鸟和绿鹭亚成鸟的区别: 绿鹭亚成鸟和夜鹭亚成鸟上体翼上都具白点,但绿鹭为羽缘白色,远不如夜鹭的粗大白斑; 绿鹭亚成鸟快长为成鸟时,顶冠为黑色。 迁徙: 在中国,夜鹭为部分留鸟,部分迁徙。繁殖于海南岛、台湾、广东、香港、福建等南部省区的种群多为留鸟,不迁徙。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繁殖的种群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夏候鸟。北方地区繁殖的种群全为夏候鸟。通常于3月中下旬即陆续迁到北部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离繁殖地。常在傍晚或夜间鸣叫,傍晚和黄昏三五成群飞行,偶尔也见有单个飞翔的,特别是雨前或阴雨天的下午以及晚上迁徙最为频繁。飞翔时2-5只排成一行,边飞边鸣。 生活习性 夜鹭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行性。 喜结群,常成小群于晨昏和夜间活动,白天结群隐藏于密林中僻静处,或分散成小群栖息在僻静的山坡、水库或湖中小岛上的灌丛或高大树木的枝叶丛中,偶尔也见有单独活动和栖息的。常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也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 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肋,一般不离开隐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时才突然从树叶丛中冲出。边飞边鸣,鸣声单凋而粗犷。飞行时发出似wok或kowak-kowak的深沉喉音,受惊扰时发出粗哑的呱呱声。 食性 夜鹭主要以鱼、蛀、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通常于黄昏以后从栖息地分散成小群出来,三三两两的于水边泼水处涉水觅食,也常单独伫立在水中树桩或树枝上等候猎物,眼睛紧紧的凝视着水中。清晨太阳出来以前,则陆续回到树上隐蔽处休息。 生长繁殖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各种高大的树上。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也常与白鹭、池鹭、牛背鹭和苍鹭等其他鹭类一起成混合群营巢。群巢的数目少者一棵树上几个至十几个,多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 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巢由枯枝和草茎构成。结构较为简单,形状为浅斑状,大小直径为外径30-51厘米,内径28-32厘米,巢高12-15厘米,巢深8-9厘米,也有利用旧巢的习性。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和椭圆形,颜色为蓝绿色,大小为41-48×31-37毫米,平均44×35毫米,卵重22-27克,平均24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1-22天。 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大约经过30多天,雏鸟即能飞翔和离巢。 保护现状 夜鹭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三有保护鸟类。目前夜鹭野外数量非常丰富。 鸟类收拍:编号No.13鹊鸲 拍摄时间:年6月29日 拍摄地点:珠海北山 拍摄工具:NikonD 感觉鹊鸲的头上长了天线,其实是一棵小草。 鹊鸲(学名:Copsychussaularis):为雀形目、鹟科、鹊鸲属的鸟类,体长约21厘米,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两性羽色相异,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翅具白斑;下体前黑后白。但雌鸟则以灰色或褐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地有“四喜儿”之称。出没于村落和人家附近的园圃,栽培地带或树旁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庭园中。食物以昆虫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 、凤尾丝兰 拍摄时间:年7月3日 拍摄地点:珠海一中 拍摄工具:NikonD 凤尾丝兰 拉丁学名:YuccagloriosaL. 俗名:剑麻、凤尾兰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天门冬科Asparagaceae 丝兰属Yucca 凤尾丝兰(学名:YuccagloriosaLinn.)是百合科、丝兰属常绿灌木,有明显的茎,叶剑形、坚硬。圆锥花序,花乳白色,下垂,钟形。果椭圆状卵形,下垂,不开裂。花期9-10月。原产北美东部和东南部,世界各地有引种栽培,中国长江流域各地普遍栽植。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阴,耐旱也较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凤尾丝兰是良好的庭园观赏灌木,可布置在花坛中心、草坪中、池畔、路旁和建筑物前,也是良好的鲜切花材料。叶纤维韧性强,可供制缆绳用,也可作造纸纤维。 中文名:凤尾丝兰 别名:菠萝花、厚叶丝兰、凤尾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天门冬目 亚目:百合亚科 科:百合科 属:丝兰属 种:凤尾丝兰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茎短,有时可高达5米,只分枝。叶剑形,质硬,挺直向上斜展,粉绿色,长40-80厘米,宽1-6厘米,顶端长渐尖且其坚硬刺尖,基部稍扩展而抱整,边缘全缘或老时具白色丝状纤维。顶生狭圆锥花序,长1-1.5米,花下垂,乳白色,花被片6,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具突尖,长4-5.5厘米,宽2-2.7厘米;雄蕊6,花丝扁,上部较宽厚且向外折,长2厘米,宽2-4毫米,不伸出花冠外,花药长约4毫米,箭头状,子房上位,二棱形,长约1.5厘米,径7毫米,3心皮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柱头3裂,每个又2裂。果卵状长圆形,长5厘米左右,不开裂。花期9-10月。 生长环境:凤尾丝兰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阴,耐旱也较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 主要价值:凤尾丝兰常年浓绿,数株成丛,高低不一,开花时花茎高耸挺立,繁多的白花下垂,姿态优美,是良好的庭园观赏灌木,可布置在花坛中心、草坪中、池畔、路旁和建筑物前,也是良好的鲜切花材料。叶纤维韧性强,可供制缆绳用,也可作造纸纤维。 、姜花 拍摄时间:年7月3日 拍摄地点:珠海香山湖公园 拍摄工具:NikonD 走着走着闻到芳香,闻香搜寻,原来有人工种植的一小片姜花正在开放。 姜花 拉丁学名:HedychiumcoronariumKoen. 俗名:峨嵋姜花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姜科Zingiberaceae 姜花属Hedychium 茎高1-2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4.5-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急尖,叶面光滑,叶背被短柔毛;无柄;叶舌薄膜质,长2-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4-8厘米;苞片呈覆瓦状排列,卵圆形,长4.5-5厘米,宽2.5-4厘米,每一苞片内有花2-3朵;花芬芳,白色,花萼管长约4厘米,顶端一侧开裂;花冠管纤细,长8厘米,裂片披针形,长约5厘米,后方的1枚呈兜状,顶端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长圆状披针形,长约5厘米;唇瓣倒心形,长和宽约6厘米,白色,基部稍黄,顶端2裂;花丝长约3厘米,花药室长1.5厘米;子房被绢毛。花期:8-12月。 产我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和台湾;生于林中或栽培。印度、越南、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亦有分布。 花美丽、芳香,常栽培供观赏;亦可浸提姜花浸膏,用于调合香精中。根茎能“解表,散风寒,治头痛、身痛、风湿痛及跌打损伤等症”。(《四川中药志)》) 拍摄时间:年7月3日 拍摄地点:珠海香山湖公园 拍摄工具:NikonD 公园就应该是一个植物园,一个绿树成荫的地方。下午想去收拍鸟类,走了一圈,先用广角镜头拍了一组我镜头里的珠海香山湖公园。原生态植物已经基本被铲除,大部分是建公园时人工种植的植物。(图片太大,压缩后上传) 学术文字拾自互联网,其余文字图片均为原创。 欢迎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元宝的植物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yy/8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夏至科普之ldquo色香味俱全rd
- 下一篇文章: 城管微讲堂第三十五讲路边的鸡蛋花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