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雀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8817.html

不用说,广州人是出了名的会煲汤,且用来煲汤的食材范围之广,令人咋舌。这不,连广州市的市花——木棉花也“未能幸免”,一树火红的花朵令人精神振奋,跌落地面,转身变成一煲汤水,继续滋养着人们的身体。

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黄汉超表示,木棉花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而且对人体保健有作用,它清热利湿,有助于缓解春困。

阳春三月,广州城随处可见火红的木棉花,或立于街边,或伸出庭院,不少老广喜欢随手捡一些刚掉落的木棉花,晒干后煮粥或煲汤。

木棉花祛湿健脾

40多岁的邓女士,医院就诊。她诉说:春季遇上雨天腹泻症状就会反复,并有粘液,多次检查提示大便有霉菌。虽用了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一般,仍容易复发。

接诊的黄汉超说,考虑有“因湿而作”、“湿困肠道”病症,在选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的基础上加了凤尾草、木棉花等中药材,腹泻症状明显缓解,大便外观正常无粘液,检查未查出霉菌。考虑木棉花效果理想,故其后除了开健脾化湿类中药外,还嘱患者日常用木棉花、淮山、扁豆煲汤调理。2周后患者前来复诊,已无腹泻症状,复查大便没有再出现讨厌的“霉菌”二字。于是,再嘱患者继续用木棉花定期调理,特别在梅雨时节更要用木棉花煲汤,在湿热气候明显时用木棉花配绵茵陈,随诊腹泻症状未有再发。

“木棉花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具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等作用。”黄汉超表示。

老广在用木棉花时大多会搭配赤小豆、扁豆、冬瓜一类的食材。值得注意的是,木棉花祛湿主要清解下焦的湿热,尤其是肠道湿热,所以对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春夏用木棉花调理很合适。因为这些病人多为虚实夹杂证,建议搭配山药、扁豆、荷包豆、红腰豆一类具有健脾扶正作用的豆类,这样较为合适。而对于新发肠炎、痢疾或痔疮出血人士,建议选搭凤尾草、绵茵陈、马齿苋等食材。

土生土长于广州的黄汉超,对木棉花耳熟能详。他说,记得小时候在滨江边有许多木棉花树,每年3月,很多婆婆、阿姨便会三五成群地围在木棉花树下捡花。幼儿园阳台、小学操场一角都有阿姨晒木棉花的身影。天气好的时候,木棉花约五天就可以晒干,而天气不好时,晒了一半的木棉花被雨浇了,阿姨们便连拖带抱地把木棉花放到厨房的锅边蒸烘。

木棉花是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树的花朵,喜温喜湿,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味甘性平,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以及湿热泄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木棉花提取物富含多糖、苯丙素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花青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有抗氧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降糖、降脂、护肝降酶、抑制白血病细胞及肉瘤细胞分裂的功效。

木棉花还是广州的市花,通常在每年3月到4月开花。花的观赏性非常高,五片曲线明显的花瓣,包围一束绵密的黄色花蕊,收束于紧实的花托,每一朵都有饭碗那么大,迎着春光自树顶向下蔓延,惹人喜爱。春末采集木棉花,将它晒干,拣除杂质,清理干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祛湿。

木棉花搭配食用更解春困

徐小姐最近感到特别困倦,总是有没睡醒的感觉。早起喝了黑咖啡,仍困得要命,工作无精打采,令她颇为苦恼,这是什么回事?

“到了雨水时节,虽然寒冷已过,但此时雨湿与春困密切相关。”黄汉超认为。

黄汉超还说,加上春节期间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过杂、舟车劳顿等,也会使脾胃受损,继而影响气机升发,出现春困。春节后遵循“少吃、温润、恒动”三大调理原则,十分重要。

“木棉花有助祛湿,尤其是清解肠道的湿热,但单用木棉花解春困,还不够。”黄汉超强调。

黄汉超解释说,春困主要是湿气聚集在体表、脾胃导致,所以用木棉花祛湿解春困一定要配合解表湿、利小便、升提脾气的中药材,例如黄芪、升麻、苍术、葛根、赤小豆等,这样更解春困。

黄汉超说,有位广州的谭女士,最近老是睡不够,出现乏力、头身困重等症状。她虽用木棉花、薏米煲粥调理,但效果并不理想。测量血压、心率、生化等身体指标,皆正常。仔细辨证,发现舌苔偏白,舌神不足,脉偏缓,为典型的春困,光用木棉花还不够力。我给她开了升提脾气的牛大力20克、五指毛桃20克、眉豆30克一起煲木棉花。服后乏力、睡不够、身重症状逐渐好转。

黄汉超表示,用木棉花祛湿,春夏季的用法不一样。春天对应人的肝脏,以风气为主导的时令节气,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所以春天祛湿一定要顾及风这一因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易扰动体内伏邪,和体内的湿气、寒气、血瘀等病理产物相合致病,出现腹痛、腹泻、头晕等病症,所以春天煲木棉花宜和生姜、大枣搭配,因为姜枣能调和气血,有利抵御风邪,此外桑寄生、鸡矢藤、淮山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藤茎类药材有利于宣发肝气,桑寄生有助养血;淮山健脾扶正,寒热适中,和木棉花搭配最有利缓解脾胃湿气;鸡矢藤有助化脾湿,缓解胃肠痉痛,尤其适合青少年。而到了夏天,暑气成主导,但现代人早已习惯夏日吹空调、喝冷饮,因此夏天祛湿一定要注意防阴暑,木棉花除搭配赤小豆、鸡蛋花、冬瓜外,酌情配搭藿香、香薷、荆芥、青蒿、生姜等中药材。

俗语说“春眠不觉晓”。每到初春,不少人变得特别好睡,且睡醒后精神不佳。春困是因为季节转换引发人们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升高,人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导致内源氧缺乏,大脑的供氧量就显得不足了。加上暖气温的良性刺激,使大脑受到某种抑制,人们就感到困倦思睡。

木棉花食疗正当时

“春季湿热多雨,容易让人沾惹上湿气,引起乏力困倦等症状,此时用木棉花进行食疗正好。”黄汉超谈到木棉花养生时强调。

木棉花作为药食两用的材料,最早见于清代《生草药性备要》,在民间应用极为广泛。木棉除了观赏价值高,它的花、皮、根均有药用价值。将晒干了的木棉花煮粥或者煲汤,可以解毒清热驱寒祛湿。

木棉花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若是痔疮出血伴有口臭、脘腹胀闷、大便秘结等症状的人群,可以用木棉花与槐花一同调配药膳食用;对于患有湿疹、小儿痱子等人群,可以用木棉花与金银花、菊花等熬取药汁,湿敷患处均有较好的疗效;木棉花可用于湿热腹泻、急慢性胃肠炎患者的食疗,如用木棉花煮茶饮用,也可以配合扁豆、砂仁等一起食用。不过,木棉花虽好,但性偏凉,对于脾胃虚寒人士及老人不合适。

“挑选干木棉花应以花朵完整、大朵、无杂质者为佳品。”黄汉超认为。

黄汉超特别提醒市民,需注意将木棉花清洗干净并剥开花瓣彻底晒干后方宜入药,因为掉落在地上的木棉花容易掺入杂质和虫卵,花瓣容易发霉。研究表明,木棉花随着掉落时间的延长,色泽变差且腐烂率增高,尤其掉落超过24小时,不少花朵都有部分褐变,因此应尽量挑选新鲜的花朵。另外,木棉花的主要药效部位在花萼及花瓣,此处黄酮类化合物显著高于花蕊。因此必须彻底洗净并掰开晒干,方可有效保存,否则容易霉变。

黄汉超推荐三款春季用木棉花祛湿的食疗方,大家结合自己的体质,不妨试试。

木棉花绵茵陈煲鲫鱼

材料:木棉花10g、绵茵陈20g,蜜枣2颗,鲫鱼1条。

做法: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后用盐腌制片刻,下油后用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水ml,放入木棉花、绵茵陈及蜜枣,小火熬煮1.5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作用:健脾化湿,清热凉血。

适用人群:肝胆湿热证型的慢性肝炎以及应酬过多,容易上火的人士。

木棉花马齿苋凤尾草煲猪横脷

材料:木棉花10g、马齿苋20g、凤尾草15g,猪横脷1条。

做法:猪横脷洗净后焯水备用,上述药材洗净,加水ml,煮开后改为小火文火熬煮1.5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作用:健脾利湿,凉血止痢。

适用人群:青少年儿童,有助预防春季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还有助于缓解肠道湿热引起的水样腹泻、身热口干、腹痛等症状。

木棉花薏米陈皮粥

材料:木棉花10g、薏米15g、陈皮5g、粳米50g。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后加水ml,煮开后文火熬煮30分钟,再放入上述材料,同煮30分钟后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作用:健脾化湿。

适用人群:湿困胃肠的慢性结肠炎人士,症见大便稀烂、下腹胀闷不适等表现。

专家介绍

黄汉超,国医大师陈镜合教授学术继承人,主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擅长运用自创的“五诊四辨”精准辨证理论进行体质辨析,用“五角星养生理论”对高血压、失眠、慢性胃肠病、糖脂代谢紊乱症候群等进行调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食经》杂志社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yy/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