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背后马尔代夫漫游记
感谢品阅于聪原创作品,欢迎分享 天堂背后 这是一篇迟到的游记。 游历过很多地方,却很少写游记。太爱“三毛”,每当看到她笔下的陌生国度,如身临其境。而我自知,再妙笔生花也写不出像她一样的文字。只能望笔兴叹,随便写写,也算给美好的记忆一个交待。 早上 “最近想出去玩”, “去哪”, “哪都行,最好是个可以装x的地方”。 晚上 “我订了下个月去马尔代夫的机票”, “……” 这是我和我家先生某一天的对话。我想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没有烦腻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臭味相投”,两个赚10块花8块的人,对物质没多大追求,却要保证要玩好。也是,一辈子这么长,如果话不投机,又不能玩到一起去,那可怎么熬。 我用两天时间就订好了度假岛,一个四星级的岛,没钱倒是有一点好,选择范围小,交了钱,再花两周时间买买需要的东西,看看注意事项,坐等出发。听说有人去马尔代夫前花半年时间选岛,看来和我的风格实在不同。无论旅游还是度假,享受的就是把想法立马付出到行动的快感,折腾那么久不会把热情消耗没吗? 向三毛学习,每去一个地方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综合各种信息,总结一下就是: 1.马尔代夫多个岛屿,个有人居住,首都是马累,为当地居民聚集地之一,建有机场岛。对外有80多个度假岛,多为外国财团所有,除了大岛,基本是一岛一酒店的小岛。度假岛大概分五星四星三星,根据手里钱的多少,就可以选择不同星级,高级的岛到底有多奢华,可以去问“度娘”。我还挺喜欢这种明码标价的做法,谁也不必藏着掖着,这可能是资本主义社会最赤裸的坦荡吧。 2.大概5-11月是雨季,而5-7月是价格最低的时候。如果选择这个时间段去,就要看运气如何了,有可能每天狂风大雨,也有可能艳阳高照。 3.天气热,太阳大,要做好防晒措施,否则轻则晒成“包公”,重则脱皮灼伤。 4.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不能在居民岛上喝酒,男人不能穿大裤衩,女人不能裸露胳膊之类。但是在度假岛上可以无所欲为,脱光了也没事。 5.小费国家,出手至少1美金,钱多可以多给,不限量。 6.主要交通工具是快艇和水上飞机,从机场岛出来后,乘坐各个度假岛派出的快艇或水上飞机就可以愉快的去度假了。 当你经历长途跋涉落地到马累机场的时候,除了被一股热浪席卷之外,还是会震惊一下,这机场简直和“天堂”扯不上一点关系,破败、落后,都比不上中国某四线城市火车站,我称它为“天堂背后”。 这是接机的“小黑”,从照片背景就可以感受机场朴素的气息。小哥是孟加拉国人,因为去马尔代夫的中国人实在太多,小哥能听懂很多简短的汉语,不过他的英语有一股浓浓的印度味。和小哥相谈甚欢,他说他坚决不在马尔代夫找女朋友,因为这里工作的人男女朋友都太多了,他要找纯洁的女友,真是可爱。他问我们信仰什么,原谅我一时语塞,因为我忘了“共产主义”怎么用英语表达了,又不能直白的说我信奉人民币,最后急中生智,说我信自己,小哥表示惊叹,说没有信仰的人生该多么无助。我们打趣小哥该来中国找个女友,他说不行,因为中国丈母娘太难搞定,OMG,中国丈母娘已然闻名世界。最后他帮我们换了美金的零钱,解了燃眉之急。我特别喜欢闲逛的主要原因就是可以碰见很多有意思的陌生人,听听他们的人生,或有趣或悲伤,说的人不必防范,听的人不必认真,简单、松散。 机场到处是中文,可以看出他们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所做的努力,相对比去香港时的遭遇,未免有些感慨。中国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走出国门,会发现中国真的强大了,也会真正体会到祖国母亲虽然面临着很多急需解决的病痛,但她还是努力的为在外漂泊的人遮风挡雨,国强才有家。 不过当你乘着快艇或水上飞机到达度假岛时,就开始了醉生梦死的生活,机场的破败一扫而光。 蓝天、白云,与像绿玛瑙一样的海水交相呼应。在中国看到的海都是厚重的,如爷们般的深邃,而马尔代夫的海是清透的,如小家碧玉般温柔。阳光、沙滩,与椰子树一同入镜,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明信片。沙屋、水屋,各具特色,里面或是情人的哝哝私语,或是一家人的欢歌笑语。不用穿鞋,拥抱自然,热辣的比基尼,销魂的人鱼线,蓝眼睛、红头发,各色人种,尽收眼底。美食琳琅满目,虽然“徒有其表”,但也心旷神怡。在屋前的沙滩椅上一卧,选在上午时分,看上一本闲书,待到太阳微弱的下午,换上浮潜装备,沉浸在印度洋里,感受热带鱼亲吻你的额头,而趁着太阳落山之前,冲进海里,嬉笑、游泳、玩闹,如孩子般。 不禁感慨,天堂也不过如此。 在这里,心是自由的,身体是自由的。 一日,我们在晚饭后到沙滩散步,对着充满诱惑的海面,清风略过耳畔,海的味道扑鼻而来,我们坐在沙滩上,他拉着我的手合着潮水涛涛给我唱了一首“情非得已”,那一刻,真想让时间停滞。老夫老妻,需要的已经不是刻骨铭心的激情,一霎那的感动立马就能唤起尘封已久的浪漫。 夜晚更是令人痴迷。酒吧里暧昧昏暗,伴着乐队轻快的乡村民谣,或起舞或饮酒,每个脸上都挂着笑容。待乐队一散,狂野音乐来袭,真是脱缰野马的放纵,我早就按耐不住,和黑妞白妞一起狂high到爆,把来自中国女博士的狂放散落到印度洋上,真是快哉。在某一天晚上的“赛螃蟹”环节,我家先生选的小螃蟹被旁边的法国人嘲笑要睡着了,没想到,后发制人,竟然名列三甲,我们捧着3罐啤酒满意的对饮,这几十美金真是从天而降。 在这里,爱是无限的,激情是无穷的。 当时我在朋友圈矫情的写到:不出去走走,仿佛那些个物质羁绊就是人生;不出去看看,好像那些个扰乱心房的人和事就是全部。趁着年轻,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有一个在路上,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的张先生,你我就一直这样潇洒的行走吧,无关风月,只关爱情…… 也许,亦或欢歌笑语亦或抑郁寡欢,唯有文字解千情。 我是三毛的忠实粉丝,所以我接受她对旅行的所有定义。她曾经说过,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要去菜市场和公共厕所,这才是真实的陌生。所以我留出时间一定要去这世界上最小的首都之一“马累”去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 离开度假岛,登上机场岛,再由机场岛乘“公交快艇”去马累居民岛,票价很便宜,1美金。 顺利登上居民岛,并靠导航找到了预定好的旅馆。岛上很多这样的旅馆,家庭模式,房间小的可怜,但是干净的出奇,老板对中国人很热情。 从旅馆顶楼俯瞰,是的,这就是马累居民岛的一隅。不禁感叹,这里犹如天堂背后,度假岛的奢华与当地居民并无交集。 老板精心准备的早餐,当地的食材基本都靠海运,物资并不丰富。我开始想念大中华琳琅满目的美食。 居民岛最繁华的闹市区,我的心还是震动了一下,这和度假岛上各种奢靡形成鲜明的对比,看的出来,当地人并不富有。当地通用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满大街的摩托车,但是当他们和行人狭路相逢时,还是礼貌的优先让行人先走。 这座比较像样的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援建的,所以马累居民对中国人很热情不是没有道理的。 “公园”里捡到的“鸡蛋花”,很爱这种花,满足了对吃和美的所有幻想,这是我在居民岛上见到的最心旷神怡的美。 作为一个走到哪吃到哪的女人,怎么能错过当地的小餐馆呢。很多外国游客都会选择专门面向老外的餐厅,但是既然都来了,一定要真切感受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才行。我们选了“马尔代夫大学”旁边的一间小餐馆,桌上就是他们平常的晚饭,3美金不到两个人吃的很饱,只是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小餐馆里的人都和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们,可能没有黄皮肤的人会坐在这里吃饭吧,终于当了一把纯粹的“外国人”。照片背景是就读于马尔代夫大学的女学生,没有照到脸的那位是个美女,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红嘴唇。只可惜,再美,也被黑色掩盖了不少。 这不是在中国小商品城拍的,而是在马累繁华的购物街上。可见,马累人民对中国人的重视程度。老板实在太热情,没办法,买了4条珊瑚手链。和他砍价,他说,不要砍价,你们中国人都太有钱了。我说,我是穷人。老板说,你看你钱包里那么多美金,还说自己是穷人,我们都很少见到美金的。好吧,我这穷样子也算给祖国长脸了。但当天朋友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xx/8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天津花友之家ldquo贱贱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