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立夏,永远期待
春去夏来, 西瓜、酸梅汤、小凉菜, 胡同里的大槐树,冰箱里的凉啤酒... 论北京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还要从立夏的这一碗面说起! 立夏:5月5日20:25:46 据说, 咱北京立夏吃面的这个习俗源于晋代。 那时,吃面是为了纪念北方麦收后的喜庆尝新, 又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还有句话说得好:“入夏面新上天”, 意思是立夏吃面可强健体魄,能为人们带来好运。 虽说北京人一年四季都在吃面, 但从立夏开始, 咱北京人就完完全全的离不开面条了, 尤其是到了三伏天, 一回家要是能吃上一碗过了水,凉凉的面条, 那甭提多舒坦了! 黄花木耳打卤“打卤面不费事, 弄点肉末,打俩鸡蛋,放点黄花木耳, 香菇青蒜,使油那么一过, 使芡那么一勾,出锅前淋上点香油, 再放上点葱姜蒜末,齐活了。” 出处:和平他妈 在北京,讲究的人家吃打卤面, 木耳要东北的,蘑菇要口外的, 上好的五花肉切薄片,配上干黄花, 最后再甩上一个鸡蛋花。 煮好了面条挑在碗里,浇上卤, 嘿!就俩字“地道”! 当然这只是低配, 高档一点的 还要有鸡胸,鸭胸,玉兰片等等。 说它是“山珍海味”,我觉得也不足为过~ 酱油汆儿您瞅这酱油汆儿怎么样? 葱花炝锅,酱油往锅里一倒, 随着刺啦一声,酱油的香气弥漫整个厨房。 哈哈哈哈,您眼前是不是也有画面感了? 稍微讲究点的人家, 还会炸一点花椒油或是煎个鸡蛋碎~ 您别瞅它其貌不扬, 但吃起来绝对让人赞不绝口, 小编我啊,每次至少三碗起! 芝麻酱北京人用一碗芝麻酱面, 对抗炎热的夏天。 吃芝麻酱面,面条一定得过水, 不然容易发粘拌不开。 至于澥芝麻酱,绝对是个技术活, 得慢慢加水,往一个方向搅拌, 不然芝麻酱很容易就稀了。 最后再放上点那捣出蒜油的蒜汁儿,绝了! 羊肉汆儿北京人讲究换着顿儿吃, 但您要让北京人顿顿都吃面,那也是完全OK的, 尤其是这羊肉汆儿, 把嫩嫩的羊肉切城薄片儿,再放上点大葱做汆儿, 刚出锅的那一刻,就注定我这顿准又吃多了...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极致哒任性妄为) 老咸汤儿老咸汤儿, 在如今的北京,可真难寻这一口儿了! 但搁过去,它可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家家户户全都腌咸菜, 到了夏天将咸菜汤蒯出来,煮开后浇在面条上, 味道别提多好了! 三合油虽然老咸汤儿不好找了, 但三合油咱还是可以自己做呀~ 香油,酱油,沏(qu)点花椒油, 至于比例还真不是1:1:1,一家一调配法儿, 您要愿意把您家的秘方告诉小编, 我绝对不对外公开! 臭豆腐好这口儿的主,不用我多说做法了吧~ 王致和臭豆腐配锅挑儿, 闻着臭,吃着香! 吃完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是真有这吃法, 别再跟小编杠说没听过了... 烂肉面烂肉面, 吃的就是肉汤里那个味儿, 连汤带肉浇在白坯儿面上, 瞅着香,吃着更香! 茄丁面茄丁面, 一般人都爱肉多茄子少的, 但我偏爱五五分,谁都不耽误。 出锅,再来上几瓣蒜, 您说有什么烦心事, 是一碗茄丁面解决不了的~ (图片出处见水印,侵删!) 小虾米炸酱懂吃的主儿都知道 “五月节”正是小河虾上市的日子, 这时候拿小虾米来做炸酱,特别应景。 将新鲜的河虾用油烹至焦酥 再倒入黄酱炸制, 一定记得要多放葱多放姜,这样味儿才对。 您要说您懒得出门买小河虾去, 咱家准有虾皮吧,用它来替代小河虾, 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西红柿鸡蛋北京人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 首选鸡蛋西红柿面, 咱不说别的,就瞅这配色, 顿时让人食欲大开,临了还得把汤都给喝了~ 扁豆焖面北京人家的扁豆焖面, 色儿重,但味儿好。 扁豆撅成段煸好,喜欢荤的就加上点肉, 把切好的手擀面码在蒸锅里, 大点儿火蒸熟,再点酱油。 吃的时候可以再点点儿醋~ 炸酱面炸酱面,北京人的最爱, 切成小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下锅炸出油, 再用澥好的干黄酱或是黄酱来炸, 锅挑儿的面配上炸好晾凉的酱, 您听,是谁的肚子在叫?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陈很沉) 您看看我, 这一说面条就停不下来了 其实在立夏这天,还讲究吃这些! 扒糕北京人在立夏时还讲究吃扒糕。 用荞麦面制成的扒糕,一般与凉粉同售。 吃的时候切成小块, 再浇上用麻酱、酱油、醋...拌的汁儿, 还可以再放上些黄瓜丝儿。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侵删!) 鸡蛋“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古人认为, 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 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 经受“疰夏”的考验。 那时人们还会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 于是便有了“茶叶蛋”。 再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 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 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 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春卷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 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 春盘始于晋代,初名五辛盘。 据说宋时福州有个书生, 为了温书应试,整天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食。 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 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制成薄饼, 以莱肉为馅儿,包成卷筒形,既当饭,又当莱。 这种小吃后来定名为春卷,并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 夏饼夏饼又称麻饼, 在立夏吃夏饼,有不病夏、不瘦夏之说。 制作夏饼并不复杂,有甜、咸两种, 甜的主要加以芝麻,白糖; 咸的,那原料可就丰富了, 韭菜、肉末、虾米、香菇、胡萝卜、鸡蛋等。 这一通说下来, 您是不是也有点饿了? 立夏,咱家吃什么面啊?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 老北京城整理 ★合作联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9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屋里屋外湿气重,推荐6款祛湿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