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的过去了,我用味蕾怀念它
大家都在忙跨年。本来我也想写一篇新年献辞什么的。毕竟在媒体待了那么些年。一到这种时候,几乎是巴甫洛夫的动物条件反射一样,动不动就“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牛满面”。或者“古老中国的全球担当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耀眼”。矫情得很。不过,这悲欣交集的年确实令人感到蛋疼。但是。放心吧。没有任何一次晚餐是免费的,迟早总有人会买单。然鹅。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所有的怀念,还是用味蕾来呈现比较合适。从电脑里拉了几张照片出来,算是一个怀念。年12月31日,草草。 ▲年1月24日。杭州。雪。龙井山上,茶园里铺起积雪。 ▲年3月5日。海南,陵水县,中国水稻研究所南繁基地。采访结束的最后一天清晨,水稻科学家沈博士带我去逛那里的菜场。拍了很多鱼和水果的照片。那天早餐,我们吃的是特色的陵水酸粉。 ▲年3月7日。杭州余杭,径山脚下。竹园里有妇人掘笋。当晚,在农家乐吃饭,其中有腊肉片蒸春笋。 ▲年3月25日。浙江兰溪,柏社乡新宅村。当地特色的灰汤粽。这一年“父亲的水稻田”与当地合作设立了一块基地,讲述梯田与农人的故事。 ▲年4月2日。浙江常山县,我老家屋后园子,有一棵“小娘儿脚”,也叫“鸡蛋花”。这种花儿是清甜的,新鲜采来即可食,可用来炒鸡蛋。拍了照片之后,我写了一篇短文《槐花与小娘儿脚》,收在年末出版的新书《草木滋味》里。 ▲年4月8日。杭州临安,雨后一杯清茶。几位作家朋友一起坐在院子里,就着一张老船木桌子喝茶。桌子的树坑里还有些许的积水。 ▲年5月7日。杭州萧山,诗人许志华的村庄。他带我们穿过村庄,去钱塘江边玩,路边有一棵枇杷树。我们去看一处水边的土地,那里种着一些油菜。许诗人为他的三棵油菜写诗,他也为自己学校即将退休的门岗大爷写诗。后来我们在一个饭店吃江鲜。 ▲年5月14日。浙江开化。夜。临时起意,约上朋友去那里看另一位朋友。然后我们在某处吃饭。这令我想起雪夜访戴的典故。 ▲年6月18日。陕北,子长县。宾馆客房每天奉上一碟水果。在那之前,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杏子。 ▲年6月20日。依然是陕北子长县。一个农户家院子里有一个石碾,好奇的客人纷纷上前,去推那个碾子。石碾子能把豆子碾成扁平的样子。 ▲年7月9日。浙江嘉兴图书馆,在一楼的秀州书局,等待一次讲座开始,然后喝了一杯咖啡。那次是跟大家交流“父亲的水稻田”的故事,以及我对乡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喝咖啡的时候,还看到桌子上有人写了一行字:“你小心一吻便颠倒众生,一吻便救一个人。” ▲年7月10日。杭州富阳桐洲岛。我们在那里划皮艇,看富春江。岛上风景美极,农田甚多,小树林的路边上见到一根树枝上,天然地长了许多菌菇。我也不知道这个能不能吃,只是觉得漂亮而拍了下来。那天吃饭时,当地领导讲到当地一种特色的酒酿馒头,叫“十八捏”,弹性甚好,再用力捏实也会很快弹回复原。 ▲年7月18日。兰溪。带一群城市孩子回到村庄,在那里做一场短暂的乡野夏令营。大家上树摘梨子,下田摘茄子,也去溪里玩水,回来后听童话写作文和读书。这一篮篮的梨,是当地土品种,汁水丰富,肉质细腻。 ▲年7月27日。浙江常山县,梅树底村。在溪涧边上见到一丛丛的地稔。认识这个野果的人,应该不多吧。我在《草木滋味》里有一篇,写到“少年的脚边,有很多成熟的地稔”,就是这个东西。很多年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了。当时见到,果子还没有成熟。地稔的花也漂亮,怪不得它另有一个别名叫“铺地锦”。 ▲年8月13日。浙江,常山县,我的老家。天气很热,我去稻田里拍照。自从种了田以后,稻田对我几乎有不可挡的吸引力。什么事也没有,也愿意去田里待一会儿,看看野草,看看虫子,也觉得有意思。当时看到路边,一树枣子接近成熟了。 ▲年8月24日。日本,京都。在高濑川二条苑,吃一顿正宗的怀石料理。那里是一处极为有名的日式庭园,我在园子里流连很久。这顿料理很是丰盛,而这一碟小菜,及餐垫纸张上的字画、筷架的设计,令我印象深刻,觉得日本每于小处显出其精致之美。 ▲年8月30日。甘肃兰州,黄河大铁桥边。有老妇在提篮卖大核桃。那一双因剥核桃而染成乌黑的手令我印象深刻。 ▲年8月31日。带着孩子一起,从兰州走青海,一路西行到敦煌。那几天正是杭州开廿国集团大佬的会议,不宜居,遂远游。这是青海白塔寺边上,卖烤土豆和甘薯的人。那土豆真大。 ▲年9月2日。甘肃境内,西行途中一道大盘鸡。那么大的份量,可以感受一下。 ▲年9月18日。临安。地上晒着山核桃。 ▲年10月1日。兰溪。水稻收割。柿子也成熟了。 ▲年10月15日。杭州四眼井,一杯咖啡里放了许多干桂花。那是我第一次在咖啡里吃到桂花。桂花简直是杭州的情人。 ▲年10月21日。浙江开化,高田古村。村民把辣椒、板栗、索面放在门前的架子上晒。 ▲年10月30日。浙江嵊州,胡村。也就是胡兰成的老家。和两位朋友一起寻去胡兰成老家看看,迷路后,进一院子,刚好看到有人在蒸酒。这酒是高度的白酒,空气里飘荡着香气。遂用小矿泉水瓶跟人买了一点尝尝。胡村地方不错。胡兰成曾居的老屋已然颓败,也没有任何指引或标牌。 ▲年11月13日。安徽,徽州。诗人禾子带我们吃早餐,这是一处最有名的小吃店,很有怀旧气息。他们家的饼不错,也上过央视的节目。禾子在那里复建一处大礼堂,做得有味道。吃过早饭后,我们去逛逛,在路边捡了一块人家丢弃了的残坏老砖。 ▲年11月26日。富阳。中国水稻研究所。这是一个“阳光房”。它可模拟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候。外面已经很寒冷,刮着风,这个阳光房里模拟的是夏天南方的气候。科学家们在这里,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试验。在这个回忆吃的短文里,为什么要说到这样一个设施。这是因为,水稻是我们的主粮。透过这个房间的玻璃门,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塑料桶里栽培着各种水稻。 ▲年12月3日。温州乐清。去一个古镇的路上见到这样的米粉。这让我想起,四川绵阳的一位朋友,给我寄了一箱子当地的特产,绵阳米粉。那绵阳米粉,麻辣,够劲爆。我每每吃得满头大汗,大呼过瘾。 ▲年12月22日。广东中山。农人院子里晾晒的生牦干。我很怀念它。 拉拉杂杂,文短情长。言有尽而吃无涯也。 罢了,还是一起在年继续约起来胡吃海喝吧。 为稻米君筹集吃饭经费 打赏 ▼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9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亚植物2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