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荆德军童年的记忆地衣菜
这几天雨水多,走到黎明湖畔花卉基地的后身,看见一帮人在草地上寻找着什么,出于好奇,我和爱人走了过去,一问,在寻找地衣菜,听到这个名字,一愣,地衣菜?看着几个人手里拿着的黑绿色的地衣菜,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出现在眼前......地皮菜,又叫地衣,可以说是菌类植物木耳的孪生姐妹,但是木耳是大大方方开在朽木桩上的花朵,而地皮是羞答答的开在腐殖质中的花蕾,花期超短,雨停就销声匿迹。小时候,雨水格外充沛。记忆中雷雨隔三差五就来。得益于这样的天气,地皮菜就分外的多。阴雨连绵的日子,最有趣味和意境的就是顶着细雨霏霏到草甸子上去捡地皮菜。为什么要冒雨去呢?母亲告诉我,地皮菜是伴雨开放的花朵,若雨停太阳露出笑脸,地皮菜就会和人们躲猫猫,不知去向。当淅淅沥沥的雨水将偌大的草甸子浸润透之后,村人就相约挽着柳条筐,淋着蒙蒙细雨到屯子东南的草甸子上去捡地皮菜。八九岁,还有些懵的年岁,经常会跟在大哥哥大姐姐后面去捡地皮菜。挽着小土篮,跟着壮硕的哥哥的后面。一边听稀稀落落的雨声,一边踢踢踏踏的走着。大人的脚步总是那么的急促,每隔一会就会吼一句快一点。时而也会被恐吓,甸子上有野狼,走慢了就把你叼走了。畏惧中,一路小跑,气喘吁吁。我也累的迈不动脚步,眼看着大哥哥们蹲在地上拾捡着地衣菜,这时邻家大姐姐总会指着某一个地方,让我去捡。连拖带拽的在草甸子上寻找着。偶尔发现刚冒出地面的蘑菇,兴奋地捡到篮子里,显摆的拿给大哥哥们看,却告知那个不是蘑菇,叫狗尿苔,不能吃有毒,只好不舍的扔掉,望着篮子里遮不住底的地衣菜,心里是各种的纠结。愁眉苦脸,脚步也慢了许多。邻家大姐姐极细心,总会偷偷的往我的篮子里抓一把。走了大半天,附近的地方也捡的所剩无几,我们开始返程。走到屯子东侧的河沟旁,邻家大姐时不时的把篮子浸在水里面,我不敢效仿。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冲走这辛辛苦苦的成果。夜色悄然来临,一到家里,母亲看见我捡到了一小篮子地衣菜,脸上充满了笑意。只见她立刻动手洗清起来。她先从灶台旁边的大水缸里盛出一飘又一飘的井水,倒进一个洗菜的大铝盆里;然后,把地地衣菜倒进水盆一半,轻轻地抓起一把、放下,再抓起一把、放下……接着,捡岀里边的草叶、木棍;最后,倒掉脏水,换上干净的水……这样清洗了好几遍,终于清洗好了!炒地衣菜。母亲从盛着猪肥油(夏天,融化成汁液了;冬天,它呈现出乳白色的固体。)的坛子里盛上半勺猪油倒进大铁锅里;我急忙往灶坑里添口柴火,不一会,油在铁锅里滋滋地响起来了;母亲把洗好的地衣菜全部倒入烧热的铁锅里,用小小的锅铲子翻搅了半天;然后,撒入一小勺压碎的盐粒,用力搅拌均匀。用葱蒜爆锅,把地衣菜和艳红的辣椒丝、洁白的土豆片、翠翠的韭菜放在一起翻炒,加入米醋、精盐等调味料,待到出锅时再撒上香菜末,一盘色彩纷呈的地衣菜就做好了。颜色掺杂在一起让人赏心悦目,嗅一嗅这味道垂涎欲滴,入口更是嫩滑,鲜脆、清香……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舒爽自舌尖传遍全身。记得那时我家七口人,每人只能盛上半碗地衣菜品尝美味。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吃着,好像是享受一桌美味佳肴!吃着母亲炒的地衣菜,即使吃到了小草、树枝,即使有泥土的腥味,可我仍觉得香气十足、美味可口,好像吃了半碗炒猪肉!毕竟,换了新鲜的口味,毕竟添加了一星点猪油,毕竟是我自己的劳动果实嘛!以致于当时吃完地衣菜,刚放下碗筷,我就仰望着蓝天,默默地祈盼早日再下一次大雨!捡的多的时候,母亲会用它来包饺子。做成地衣菜鸡蛋馅的素饺子,我和弟弟妹妹们总会把自己的肚子吃的滚圆。间或做成汤,磕两个鸡蛋,汤里轻快的飘着油花,淡淡的鸡蛋花,黑褐色的地衣也在尽情的开放,那滋味,馋哭了我们跃动的心灵。这实实在在的野生美味,不说是在那个物质匮乏清贫的年代,是人们生存的一大保障,就是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能食到如此美味,也是人生大美了。如今人们吃腻了鱼肉荤腥,愈发的想念儿时的乡土野菜,那细雨蒙蒙捡地皮菜的美好记忆又岂止是单单为了口福,更是一种饶有趣味的童年游戏呀。地衣别名地踏菇、念珠藻、地木耳、地皮菜等,小潮菌的家乡话是叫:地衣。地皮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的功能,富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吃起来有种泥土的气息,但很爽口。地衣也是夏天雨季才有的东西,而且要在雨后比较容易找寻,一般成片生长,只要去就可以采到,但就是比较难清洗,但为了美食,这些都不是问题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粮食不充裕,食物不丰富,群众渴望过上吃细粮,用大鱼大肉下饭的日子。随着经济的发展,财物的丰富,在餐桌上,很多人不仅注重营养,还追求保健、养生。一些靠激素催生出的食物不仅没营养,反而含有毒素。倒是以前被人忽视的野菜野果大受人们青睐。现在,人们又流行吃黑色食品。黑色食品营养丰富,多有补肾、防衰老、保健益寿、乌发美容的功效。因为黑色食品含有黑色素,它能清除体内毒素,抗氧化,降血脂的作用。常见的黑色食品中,动物类的有乌鸡、乌鱼、甲鱼,植物类的有木耳、海带、紫菜。以前被认为上不了餐桌的地衣也是一种黑色食品。地衣菜,以前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农家菜,如今出现在大酒店的餐桌上。在大鱼大肉吃腻了口之后,那些无污染的天然食品反而吊起了人们的胃口。在七八十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夏季的地衣菜无疑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地衣炒韭菜,地衣炖豆腐,都是家常菜。炒时,先把锅烧红,倒上菜油煮沸,然后放进地衣,撒上葱花、碎辣椒、蒜籽,加上少许猪油,无需加水,过一下火就可食用。吃起来比黑木耳嫩滑,柔筋筋,鲜中透着一丝甜味,想在嗓子眼里多留一会都难。现在,对我们来说,更多时候,地衣是用来怀旧的。眼下的城里人,原本多为农家子弟,对地衣并不陌生。而许多成功人士,当年也一定没少吃过地衣。如今,个个吃腻了大鱼大肉,吃多了生猛海鲜,脑满肠肥之际,想念过去的食物,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暗合了饮食潮流。地衣虽然外表看起来很不讨喜,甚至有些让人反感,但它却是内心很丰富的食物。一起来了解一下地衣的营养成分吧。地皮菜富含磷、锌、钙等矿物质,是儿童缺钙症的补充食物,对人体补铁养血也极为有利。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好友分享地皮衣文章,才知道它是那么倔强而独立的生长。后来认真查询了一番,原来那小时候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植物竟是那样的神奇。记得小时候,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的让我们这群小孩子流连忘返、痴迷于家东侧和南边的草甸子上的一切。大人们也趁机拿起篮子,到草甸子上捡地衣。看着大人们捡地衣我们也便跟了去,心里面琢磨每种植物生长都会有根,它为什么好端端地生出来了,问问长辈,得到的答复是羊粪生的,很不干净。于是,又开始疑惑不解,既然是羊粪生的还用它包饺子干嘛?再问便是一顿臭骂,小孩子问这么多干嘛?于是心中就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疑问。疑问和答案随着岁月被渐渐地淡忘,可那片蓝天下的山山水水从未忘却,犹如童话世界一般封存在记忆的深处。雨后的天空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也带来了天地孕育的地衣。干净的只剩下童年以及手里捏的所剩无几地皮包子,这或许就是童年的味道、童年的记忆、童年的最深沉的梦。如今想想,人生若如那片蓝天、那片大地,那份纯真、那份倔强,就如地耳般不惧风不畏雨、不喜浮躁、不染尘不入世,只做独立、干净的自我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唉!回忆起吃地衣菜,就情不自禁地想念起天堂里的父母和英年早逝的二弟、大妹来了,忍不住泪流满面。愿他们:天堂里无病无灾,一切安好!!!作者简介:荆德军,大庆市林甸县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人生格言:每天都是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个人,每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林甸往事ll荆德军:写在母亲节后林甸往事ll荆德军:写在六一前夕林甸往事ll荆德军:又是榆钱儿飘香时林甸往事ll荆德军:春深野菜香林甸往事ll荆德军:回忆我的阅读 林甸往事公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8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溅了油的白衣服有救了10款澳洲洗衣液,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