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了。雨下了好几天。天不冷也不热。除了偶尔想念日出,没啥不好。昨天发现前几天播种的葱发芽了,还闻到了若有似无的桂花香。前几天拼的小苍兰,香味好闻得让我不时后悔今年夏天没有买30个种球回来。今天看到一张仙客来的图,我就想买仙客来了,还有报春花之类的,但目前所处环境还不熟悉,又不太敢轻举妄动,毕竟今年搬家之后好几种植物因烈日强风还有我的照顾不周死掉了。我再去种点香菜试试,这个比较便宜,种得好还能吃掉。

刚才想到了一件事。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做了比没做更好。因为做了,即使不太完美,都能成回忆和故事,而不做,就永远是未完成、焦灼的渴望与遗憾。感谢八月与我同行的YQ1与YQ2,第一次爬上了大山,第一次看到了海上日出和那么大的仙人掌,完成了约定,留下了回忆。

接下来小学生作文,看图说话。

8月23日下午去黄山北途中,经过千岛湖站后看到的景象

黄山北站会合后看到的天空

夜晚到得月楼吃饭,来来往往的游客向我们竖起大拇指

8月24日早上五六点起来,民宿看到的景象。应该更早点的。

早晨的月沼

宏村随处可见攀爬的凌霄花还有紫藤。这是紫藤

喜欢这马头墙

村口南湖旁边的树

南湖边上六点半不到就开始写生的艺术生

南湖

又是紫藤花(如果春天紫藤花开的季节来,会更美丽)

人家的狗狗,看起来有点疲惫的样子

巷子里走着走着就能发现的景象

紫茉莉开得到处都是。

8月25日早晨看到的蓝雪花。

起早了,天气不如预期。

还好我带了小黄,配个色。

8月25日一早,从宏村坐车到黄山风景区。一人一个包,背了自己的衣物还有水和自热饭。看,蓝天白云。忽略渣像素。

往上爬,天有点热,半小时就休息一下。途中遇到挑山工,挑着农夫山泉,爬一会,然后支撑着担子站立休息。一天往返两趟。返程途中还看到挑酒店床单被套、蔬菜水果还要垃圾的。

这张已经是吃过了午饭的样子。毕竟山更近了,天更暗了。

已经雨要来的感觉。

这是要遮天?

好不容易,到了迎客松。

还是这样蒙蒙的天。

松树也不是绿色了。

云里雾里,石头都成了爱心。一直到光明顶上,我们都没有看到云散开的样子。自然也没有看到心心念念的日落。晚饭过后,见到一丁点云散开,游客都恨不得惊叫欢呼,好像太阳要露个脸来和我们问个好。好吧,自作多情了。

因为累,我是睡到四点多醒,她因为周遭的声音加上认床属性,睡得不是很安稳。天气预报说可能下雨,还要去看日出不?去,可能看不着,不去,万一出了怎么办。

五点多在迷雾中前进,靠近光明顶,人声多了。都在坡上坐着呢,怕是自己朝着哪个方向都不特别清楚。

后面旁边都是人。日出会出现吗?

干嘛要等奇迹呢。雨开始下了,人陆续散。

回去住的地方吃早餐,雨越来越大。索性休息一下,等雨停。

只要太阳露一下脸,就有欢呼声。

已经没看到日落日出了,好歹让我看看蓝天白云的光明顶吧。不枉我爬上爬下。

八九点,雨停了,出发去西海大峡谷,据说美的。

下面是我能拍到的最清晰的了。是美的。

松树终于从黑乎乎一片,变得有了颜色。

那个云是要散开了吗?山要露出真面目了吧?

这个花叫啥名?挺好看的。我查过,我忘了。远处的山,完全看不见。云里雾里,我们上上下下。

就感觉这中间的石头与松树,造型挺好看的。不记得是不是神农采药了。我觉得同行的她可能清楚。

好不容易,感觉云要散开的感觉

太阳出来了。我们已经又上了一次光明顶之后,下山了,已经下了快一半了。

绿色和蓝色还蛮搭。

这颜色过渡得也很美。只可惜全在近山脚处。

下黄山比爬黄山轻松,也快得多。后面她腿脚还很利索,我的步态有点怪异了。毕竟运动强度比我平时大多了。这是黄山北站看到的花,幸福树开的哟。第一次见。后来在厦门万石植物园也看到了。KFC的肥牛饭也不错。

为了防晒,为了减负,也为了山上御寒,我们基本穿着冲锋衣爬上爬下。爬山途中隔一会就喝水吃东西,为的是重量再轻一点。感谢为我负重前行,感谢做攻略,^_^,也许下次能碰到晴天。

爬完山,就去看海。中间休息了两天。

上午10点多一点高崎机场外面去坐公交的路上。天气不错的样子。坐车去厦门站与YQ2会合。

午饭后,酒店休息片刻。下午四点过后去南普陀寺看到的“下心含笑,即是布施”。

鸡蛋花,夹竹桃科。枝条粗壮,带肉质,叶片纸质;中脉在叶面凹入,侧脉两面扁平。鸡蛋花,也叫缅栀子,是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树六花”之一。其中五树有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糖棕,六花有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与地涌金莲。

后面去了猫街与沙坡尾,吃了四果汤。无图。

火山岛的海水,天公不作美,不算蓝。不过也不算太坏,不是灰色的。

这张就厉害了。报了个团,到了目的地,自由活动,我选了条最近没有人走过的路。休闲游变成了穿越游戏。

漳州火山岛的火山石。龙舌兰一路都是,还有那个五色梅。都是野蛮生长状态。

从火山岛赶到镇海角。相比火山岛,镇海角相对更原生态。天气不是特别好,据说本来可以更好看。风是相当大,没有发型、完全没有发型,帽子都要用手扶住。

镇海角的灯塔。行程有点赶,离开的时候过滤掉人匆匆拍的一张。我知道,别人拍出来的美图也确实是实景。只不过要等天气还有光线。一般游客并不能全都做到。

厦门的船真厉害,连客车都一起过海。下船后就是海湾公园。听厦门的朋友说,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没看错,我们又没看到日落。不是我们不看,是天公不作美。最后一天会不会有日出可以看?天气预报不是很明朗。万一她出来呢?

8月31日一大早,四五点起来,洗漱完毕,就打车传说中适合看日出的黄厝海滩。

天色有点不一样。不晓得以前物理老师教过没,第一次发现这种现象是去年夏天傍晚在东湖。

太阳要出来了

阳光照射下,海水是蓝色?

有的人要去晨泳,有的人已经游完返回。

海上还有人工作。

厚藤,学名马鞍藤,表面有一层很厚的革质,可以避免水分的散失,性状就像马鞍一样,才叫马鞍藤。是无毛匍匐藤本植物,茎极长,蔓茎平卧,向四面拓展。是滨海地区理想的防风固沙植物。花朵紫红色,夏秋季最盛,有“海滨花后”的美名。

才6:40,已经很晒了。有老人在打太极,还有位大叔在徒步?希望我三四十年之后还能健步如飞。

热到人想撤退。我们赶紧去吃早餐了。

植物园里见到的黄槿。据说在台湾乡间其叶常用作包裹粽饼之用,所以又叫糕仔树。更常见的是黄花。

黄槿的叶子呈心形。

万石植物园里的雨林区。常见的网红植物这里都有,比如龟背竹、春羽、竹芋、各种蕨类、散尾葵、琴叶榕。

坐着里面的小巴士,从雨林区出来后到达沙生植物区。要么是没见过的,要么是没见过这么大的。

上图是辣木,初次见到。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又称鼓槌树(drumsticktree),原产印度北部,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树。除了作为观赏树,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种子可净化水,根可食用,辣木叶是国家新资源食品。有“奇迹树”之称。根有辛辣味,难怪叫这名字。

这种在武汉植物园的温室景观花园里见过。名叫霸王鞭。第一次见这么大的。

异木棉。原来是叫这个。长得太高,看不清楚。在武汉植物园见过,不高大,也没见开过花。这在自己的地盘,居然这么大。

回酒店路上看到的招财猫。招财猫附近有一株黄花夹竹桃,有毒。

厦门的市鸟是白鹭,市花是三角梅,市树据说是凤凰木。我们去的季节,凤凰花还在开,橙红色,好看。不过没能拍图。三角梅和鸡蛋花是随处可见。所有电缆箱表面都画了上了画,有的与环境融合,有的独自美丽。

一起逛过两次中山路,吃了鸭肉面线、沙茶面、炸五香、鱼丸、花生汤、海蛎煎,没敢尝试土笋冻,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试一下的。逛了八市,没买海鲜。因疫情原因,没能去成厦大。时间整体有点赶。希望下次时间能更充裕点,天气更好一点。我纠结了三个小时的酒店,有了YQ2的参与,十多分钟就搞定了。我又不是天秤座呀。期待下一次同行更从容。

最后,猪宝宝们的秀。

等到桂花开了,就带他们去秋游!

无聊的人总是会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乐趣。

谢左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5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