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懒妈rdquo攻略一颗
白驳风专家在线 http://www.yimingjj.com/ 6月,全国各地差不多都要开启酷热模式了。上周我体验游轮回来,实打实的感觉到北京的夏天已经到了。 一到夏天,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遛娃。户外温度高,容易晒伤,通常都只能窝在室内,但这样一来,室内各个游乐园的人也更多了。 之前连续出差,我差不多累炸了,加上急性扁桃腺炎还没痊愈,所以端午节期间除了暖暖生日,其他两天我都是计划的家里蹲。 谁知道,周六一大早,暖暖就来叫我了,说:“妈妈,今天我们怎么玩?” 看着她期盼的小眼神,我不想让她失望,但也实在不想拖着疲惫的身体出门,正在苦恼的时候,听到暖姥姥在外面说:“暖暖,来吃鸡蛋啦!”我突然灵光一闪,要不今天玩鸡蛋?! 其实,关于鸡蛋的玩法,还是暖暖先给我启发的。 之前有一天,暖暖放学后,进门就往厨房跑,从冰箱里拿出一颗鸡蛋,还神秘兮兮的问我:“妈妈,你知道怎么能让鸡蛋站起来吗?” 我一听就知道,这是在学校里又学了新技能了。 我拿过她手里的鸡蛋说:“要不我试一试吧?。” 我故意在光滑的桌面上试了很多次,鸡蛋都立不住。暖暖着急地说:“妈妈别灰心,你可以借助工具的,比如说盐。” “哦?”我笑着看暖暖。 暖暖又跑到厨房拿出了调味盒,她小心翼翼地捏出一点点盐,洒在桌面上。 我又试了两次,鸡蛋果然站住了。 暖暖骄傲地说:“妈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摇摇头,说:“请暖暖老师来给我讲一下吧。” “因为摩擦力,桌子太光滑了,所以鸡蛋才会滑倒。你看盐那么细,其实是一粒一粒的,洒在桌子上会增加桌子和鸡蛋之间的摩擦力,妈妈你仔细看,盐粒、鸡蛋和桌子面会形成一个个小三角形呢,就像三脚架一样,鸡蛋就稳稳地站住啦。” “原来是这样,谢谢暖暖老师的讲解”,我故作惊讶地表示感谢,“那除了盐还有什么能让鸡蛋站住呢?” 暖暖感觉小天地一下被打开了,厨房转瞬间变成了她的实验室,油、胡椒粉、糖、醋,各种调料挨个试了一遍,最终她发现,各种颗粒状的调料都可以让鸡蛋成功地站起来。 一颗鸡蛋,让她围着桌子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暖姥姥要上菜啦,她才悻悻地收了手。 等暖暖吃过早饭,我对暖暖说,“我们今天来玩关于鸡蛋的实验吧,你试试用你最大的力气来握住鸡蛋,看看它会不会破?” 暖暖皱了下眉,“鸡蛋很容易破的,我不能太用力,破了就没有办法做实验了。” 我说你想想母鸡孵蛋是什么样的呢?母鸡会不会把鸡蛋压碎? 暖暖想了想,“母鸡会坐在蛋上,但好像真的没有碎。” “所以你也可以试试,用力”,我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暖暖一开始很小心,发现鸡蛋没有要破的趋势,她开始加大力度,鸡蛋依然完好如初。 她抬头问我:“妈妈,这是为什么呢?” 我告诉她说,“鸡蛋的圆弧形结构保护了它,当我们把力量施加在圆弧形的表面时,力量会被圆弧“推”向侧面,压力分散了,鸡蛋就可以承受更大的力量,你看,动物的蛋几乎都是这种形状,就是为了保护蛋里的宝宝啊。” 暖暖突然眼睛一亮,“妈妈,那头盔是不是也是这样?头盔也是圆圆的,如果摔倒,它会把力量分散出去,这样就可以保护我的头啦,难怪带着头盔摔倒时都没有那么疼。” “你太棒了,确实头盔圆圆的也是有这个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小瞧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有时候来一点家庭小实验,就可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建立起日常认知和科学认知之间的连接,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来观察和思考。 这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讨论的“科学启蒙”。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里指出,事实依据、逻辑关系和审辩性思维是孩子科学认知的三大因素。 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时候,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探索并感知事实——分析并推导出结论——怀疑并且再论证——继续新的发现”的科学思维体系。 要知道,熟悉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科学地思考并探索,建立起孩子的科学认知更为可贵。 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从这些“简陋”的家庭小实验中,孩子可以去尝试各种可能,即便失败也没有关系,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学会了自信,他们的发散思维、抗挫和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做完刚刚那个小实验,暖暖来了兴趣,缠着我要继续玩关于鸡蛋的游戏。 我想起来我上学的时候,物理老师跟我们做的一个“鸡蛋跳水实验”。 相比前两个小实验,鸡蛋跳水实验的操作难度可能要大一些,我让暖暖准备了鸡蛋、装满水的玻璃杯、质地轻薄的托盘或是硬纸板和卫生纸筒。 接下来,我跟暖暖像搭积木一样,小心翼翼的把托盘搭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上,托盘上面放卫生纸筒,最上面放好鸡蛋。 准备好之后,我问暖暖说:“你猜,如果我们飞快的把托盘推出去,会发生什么呢?” 暖暖大声说:“那鸡蛋也会被推出去打碎的吧!” 我故作神秘的对她说:“那你要认真观察哦,看看结果跟你猜想的是不是一样?” 我快速的把托盘推了出去,鸡蛋稳稳地落在了我们给它准备的水杯里。 暖暖惊喜地跳起来,不停地说:“怎么会这样?妈妈为什么?” 我依照曾经物理老师的讲法,给她讲了惯性的原理:惯性就是让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见暖暖有点没明白,就解释说:“比如坐公交车时,如果司机猛地刹车,我们也会猛地身体前倾。所以当托盘被推出去的时候,鸡蛋还是习惯性的往下掉的,就掉到水杯里了。” 说到这里,暖暖赶紧抢着说:“骑滑板车时,如果突然停下,身体也会前倾,好像要摔出去,也是因为惯性吧。” 我给暖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接下来,我们又玩了一个“鸡蛋的笑脸”的游戏。 我跟暖暖一起准备了鸡蛋、白醋、蜡笔还有玻璃杯,先让暖暖用蜡笔给鸡蛋画个笑脸。 接着我们把画好笑脸的鸡蛋放进装满白醋的玻璃杯里,然后让暖暖观察鸡蛋的变化。 一开始,鸡蛋沉在杯子底,接着鸡蛋表面开始“穿”上了一层小气泡,随着气泡越来越多,鸡蛋会浮起来,而当它浮到水面上来时,气泡又会破掉,气泡少了,鸡蛋又沉了下去。 就这样鸡蛋一上一下,暖暖盯着看了好久。 然后我俩围在桌边,她一边观察鸡蛋一边画画,我打开一本书,大约2小时之后,我们拿出鸡蛋,把它冲洗干净。 暖暖惊呼说:“妈妈,笑脸更明显啦!” 我问她说还有什么变化呢?暖暖看了一会说:“鸡蛋变干净了。” “对,这是因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它遇到含有大量醋酸的白醋的时会产生化学反应,蛋壳会被慢慢溶解。而蜡笔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并不会被醋酸分解,所以可以在蛋壳和醋酸之间形成保护膜,鸡蛋的笑脸就被保留下来了。” “下次我们还可以把鸡蛋泡上两三天,蛋壳会被慢慢溶解掉,我们就会得到一颗没有蛋壳的透明蛋哦,它还能像弹力球一样在桌子上轻轻弹跳,很有意思。” 暖暖期待的说:“妈妈,那下次我们再玩鸡蛋的实验吧!” 随着孩子的长大,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 天为什么黑了? 月亮为什么有时弯,有时圆? 玩具没电了,为什么就不动了? 在他们的小脑袋里,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苏格拉底说:“我们对万物的理解是基于无知的。” 正是这种无知带给孩子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进行科学启蒙。 那么,究竟该怎样给孩子进行科学启蒙呢? 科学家杨振宁告诉我们“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没有什么比自己亲手做实验更能点燃孩子们对于科学的热情了。 其实,在家做实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既不需要专业的实验仪器,也不需要太复杂的实验原料,即便是常见的调味品也可以成为实验的材料。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盐和糖的各种区别,但说一万次,也不如给他个勺子,让他亲自尝尝,亲身体验会让他对甜和咸这两种不同的味道印象更深刻。 如果说好奇心是火种,能够激起孩子的探索欲的话,动手实验就是助燃剂,他会让孩子的求知之火熊熊燃烧。 其实,科学实验并不全是高精尖,它同样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游戏。也并不是只有工程师和科学家父母才能陪玩,像我这样的文科妈妈也完全可以。 在我看来,带孩子做科学小实验,并不是非要让他们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而是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独立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和尝试,建立起“事实依据、逻辑关系、审辩性思维”的科学认知方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素养。 当然,真正的科学实验绝不仅仅只是操作部分,还要包括材料准备和善后整理。那天中午,我和暖暖炒了满满一大盘西红柿炒鸡蛋,暖暖吃得很满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上周我和品牌方申请的3台海尔小白净水调奶器的中奖名单已经出来了,他们是: 欢儿欢浪迹天涯**蜻蜓**中奖的妈妈请添加我的个人号nnbaby,添加时备注:调奶器+昵称,最好在本周日前添加哦,这样妈妈就能早日收到啦!没被选中的妈妈不要灰心,最近我们还会有这样的活动,妈妈们记得多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4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天咳夜里咳,金昌人先别着急吃药,试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