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这么多的美食小吃,你都吃过么
1、昆阳钱承恩馄饨店 钱承恩馄饨店,由钱承恩于年开设,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馄饨恩”是许多昆阳人的童年记忆,从小吃到大,味道难以复制。每次经过馄饨店,那一缕缕馄饨香都会直窜鼻子,让人食欲大开。 其清澈的汤水中,飘浮着一个个馄饨,馄饨上面摆放着黄色的蛋丝、翠绿的蒿菜以及深色的紫菜。皮薄馅多、圆润剔透的馄饨入口,鲜而不腻、清而不淡。 美食之地昆阳镇汇水河路号。 2、昆阳普音堂咸菜饼 每日下午,昆阳镇普音堂的小巷里,会有“老食客”寻味而来,在咸菜饼店门前有序地排起长队,翘首盼着热腾腾的咸菜饼出锅。 店主老余婆,会动作麻利地揪面团,取菜和肉末,捏拢后按压成型,放入油锅内翻过几回,不一会儿,焦黄脆口的咸菜饼就出锅了,咸菜酸酸的味儿随着热气四处散开,惹得等候的人猛吞口水。 美食之地昆阳镇普音堂11—8号。 3、鳌江无名烧烤 无名烧烤的老板,是一位美食爱好者。爱吃之人,才会懂得食物的精髓。这家开了5年的店铺,除了有紧抓味蕾的美食外,还有着巨大的幕布。食客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还能吃个酣畅淋漓,来一场快意人生。肥美、新鲜的生蚝,放在铁架上,利用铁良好的导热性,让其从内而外受热均匀,再撒上老板自制的蒜蓉,香味冉冉,沁入鼻腔。入口,富有嚼劲,鲜嫩多汁的生蚝肉中透着蒜香。 此外,该店的烤鲫鱼也值得推荐,肉质鲜美而有弹性,毫无鱼腥味,鱼肉夹杂着孜然、辣椒的味道,慢慢地在嘴里化开,渗入味蕾,忍不住多夹了几口。 美食之地鳌江镇邮电路号。 联系 4、鳌江特色炖鸡 特色炖鸡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若是未留心注意,过店也不知。若是老板娘开始烹制炖鸡时,只要寻着醉人的香气寻找,这店就变得显眼多了。在店铺里,老板娘将鸡肉与黄酒、香菇、姜块放入高压锅中,彼此融合,让肉的鲜在黄酒里得到最大限度的提炼。上桌后的炖鸡,一定要喝口鸡汤,酒香从喉头蔓延至鼻腔,舌尖余下了鲜美的甜。再一口咬下,鸡肉肉质细腻、嚼而有劲,鲜味、甜味逐渐占据味蕾。那份口齿间翻涌的幸福感,是最熟悉的家的味道,仿佛正在问候一声:好久不见。老板娘说,这手艺源于自己的家人,有着传承的意味。37年来,鸡汤的味道一直未曾变过。 据了解,特色炖鸡店主要以外送为主,市民若想吃炖鸡,可提前与店家联系预订。 美食之地鳌江镇平化路号。 联系 5、鳌江糯米饭 说起糯米饭,平阳人多半会指向鳌江老电影院斜对面这家小店。店铺虽小,确是宾朋满座。每日早上,老板炒制糯米饭时,灶台边总是围着一群等候的人。热锅,放猪油,加入鸡蛋,“滋啦”一声,香气四溢。再倒入炊熟的糯米饭,淋上肉末汤左右翻炒两下,撒上葱花,金黄的鸡蛋花,翠绿的小葱段,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就出锅啦。此外,店内还有肉沫糯米饭。晶莹剔透、充满嚼劲的白糯米上,配着爽脆可口、香气四溢的油条碎末,及那咸鲜适中、肥而不腻的肉碎汤,香气直钻鼻腔。记者一勺接着一勺,由着牙齿搅拌着它们,那种吃完糯米饭饱胃暖心的感觉,久久萦绕心间。 美食之地鳌江镇朝阳街与塘古北路交叉口老电影院附近。 6、水头中街排骨泡 水头镇中街的这家排骨泡店已开了30多年。每天清晨约摸5点,老板娘就会上街选购新鲜排骨,回家后将肉切成薄长条,加入调料腌制2小时后,放入适量地瓜粉搅拌均匀。待排骨油炸好后,外酥里嫩,口感极好。 刚炸出还冒着热气的排骨泡口感更好,咬下去,表皮的油流溢而出,酸味紧跟其上,接下来就全都是排骨本身的肉香味了,余味中,微微还带着些甜。 美食之地水头镇中街号。 联系 7、萧江桔坡山烧烤 萧江烤鱼的店家是一位爱好钓鱼和美食之人,他家的烤鲫鱼远近闻名。15年前,在云南的一次旅游,启发了他开店的念头。回家后,他多次研究烧烤秘诀,悟得美食经。 在自家后院处,他搭起三四个红砖烧烤架,用其代替传统的铁质烧烤炉。四方形的红砖烧烤架里是黑色的木炭,上面平铺着方形、圆形的镂空烧烤铁架。店内的所有烧烤食材,均未穿着铁丝或木条,被直接放在烧烤架上烹饪。据老板介绍,这种做法能起到受热均匀,以及最大限度锁住食材原味的作用。 在店铺后门,有着一方人工打造的水池,里面灌注着山水,游着几条鲫鱼。经了解,该店的食材均是当天购买,除羊肉属于冷冻外,其它皆是新鲜的,新鲜购买的鲫鱼会任其在水里游玩两天,去除杂质。当天,记者点了几种该店的特色菜,薄薄的牛肉片入味、软嫩,它的肉香伴着孜然像“强盗”般侵入鼻腔,入口后肉汁的甜味带着丝丝辣味蔓延在齿间,随着牙齿的咀嚼,味蕾被鲜、香逐渐占据;烤过的鲫鱼,牙齿还未施力,鱼肉就已化在口中,咸香味是它的主打色,却又能品尝到鲫鱼原味,没有过多的调味料冲击着味蕾;猪软骨吃起来的第一感觉是新鲜未冷冻过,没有一股冰箱里混杂的味道,脆骨边夹杂着一丁点焦掉的精肉,烤制出的肉汁浸润着芝麻和香油,吃起来脆中带着几分鲜;玉米油光发亮,上面撒了一点点细盐,咬上一口,其内汁喷发而来,水份足、甜度高,层次丰满、美味。 美食之地萧江镇桔坡山东面山脚下 联系 8、万全阿国酒店盘香鳝鱼 提起万全美食,您的脑海中,是否会立马浮现盘香鳝鱼的影子。条条烧熟的鳝鱼,形如盘起的蚊香,栩栩如生,香气扑鼻,令人忍不住先尝为快。据该店老板介绍,盘香鳝鱼的吃法也有一番讲究。洗净双手后,一手抓住鳝鱼嘴上颌,另一手用筷子或牙签伸入鳝鱼口中,将其从头到尾上下撕开,动作要一气呵成,去掉内脏后,即可食用。咀嚼中,香、脆、酥、嫩、鲜,一一滑过味蕾。 此外,该店的五香干、清汤包头鱼的味道,也独具风味,值得一尝再尝。 美食之地万全镇宋桥社区前街38—1号后。 联系 9、万全刁鹰寨烤全羊 万全刁鹰寨生态园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而且还有可口的美食。尤其是著名的“刁鹰寨特色烤全羊”,远近闻名,是游客光顾的必点菜。刁鹰寨拥有在温州地区最具规模的专业烤羊房中,一支以烤全羊为专业的技师团队,只用野生放养至6个月大的羊羔,去头、蹄、内脏,再用特制酱料涂抹全身,经木炭数小时的细火慢烤后,根据顾客的要求烤制出各种不同口味的全羊。 美食之地平阳刁鹰寨生态园区 联系 10、腾蛟家兴饺子店 家兴饺子店里的煎饺、芋头汤,与老板熬煮多时的骨头汤有着切不断的关联。糯香的芋头放在骨头汤中熬煮,其内浸润着肉汁。 包好的饺子,放在平底锅上煎炸,待底部微焦后,浇上一勺骨头汤,让汤汁渗透面皮,化在饺子的馅料里。吃起来,分不清是馅料的味道,还是骨头汤带来的美味。 美食之地腾蛟镇腾龙路2号。 联系 11、腾蛟道鑫饼店 道鑫饼店的芙蓉糖、炒米技艺,已传承了百年之久。在店内,摆放着木头雕刻而成的模具,还有一些磨盘、旧时的橱柜等用具,与饼店历史和店内古朴风格相得益彰。清早,糕点师傅开始制作芙蓉糖和炒米。糯米制成的年糕,放油里炸后,晒干变成薄片备用。制作芙蓉糖,师傅首先在锅中倒入黏稠的麦芽糖,并加少许盐,搅拌成糖水后,再放入年糕薄片。翻炒时关火,待麦芽糖渗入薄片后,再将炒制的薄片倒入模具成型,稍凉后切块装包。刚出炉的芙蓉糖吃起来,不会过甜,也不会粘牙。凉后,甜度稍有下降,但也更加有嚼劲。在店里,记者还品尝了炒米原料,十分清甜。这些炒米加入麦芽糖、冰糖,经炒制后,入口脆、香。与别家炒米店相比,这里的炒米还多了黄油的香味,不会发腻。据老板介绍,加黄油属于他自创的配方,能让大米本身的味道更加诱人、香甜,且甜度刚刚好,适合大人、老人和小孩食用。 “从老一辈开始,家里就经营传统小吃生意,百年来,技艺代代相传,美食的记忆也亦然。”今年37岁的店老板表示,他的手艺是由父亲手把手教授,15岁时独立制作糕点,年开了自己的店,22年来,一直坚守着这行业。此外,其店内还有着其他品种的糕点,如曲奇饼干、花生酥、红糖桂花糕等,十分美味可口。 美食之地腾蛟镇亭子路37号。 联系 12、腾蛟五香干 在腾蛟镇腾蛟街与半边街的交叉路口,有一家手工制作的五香干作坊,这里出产的五香干,深受当地市民喜爱。据介绍,镇上原有五六家作坊,目前大部分搬到了附近乡村,剩下的这家是徐金德两兄弟在经营。徐金德说,他们家的手艺已有百年历史。年,父辈曾经和镇上有手艺的20多人一起创办过腾蛟水作合作社,专门生产五香干,但后来解散了。之后,在腾蛟街上开起了这间作坊,至今有30多年。每天清晨4点钟,兄弟俩早早起床开始做五香干。从泡豆、磨豆、煮豆、过滤、成形、挤压、手压、手包,到最后调味,一共要十几道工序。其中,成形和调味最关键。 经过3个多小时的制作,一锅色、香、味俱全的五香干出炉。这些五香干呈酱棕色,清香而不腻味,沁人心脾。吃起来,味浓、有韧劲、嚼头好,与其他地方生产的五香干相比,口感较硬,味道会更加浓郁些,不用蘸料吃或烹饪,就已十分入味。 美食之地腾蛟镇腾蛟街与半边街的交叉路口。 联系 13、麻步志团牛排档 麻步镇邮电街夹杂着人声、车声,空气中还混杂着各种味道,大排、包年糕……香味浓郁,但却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很是出挑。寻味而去,志团牛排档内,店老板正削着牛骨上的肉,浅黄色的牛筋,深色的牛肉,中间夹杂白色的脆骨,盛满盆中,肉香四溢。据了解,志团牛排档已有20来年历史,3年前,老板子承父业,从其父亲手中接棒经营。老板的老家在麻步镇岭头尾,那里宰牛行业发达,村民深谙选择牛肉和熬煮牛肉之道。八角、桂皮、牛骨、牛内脏、牛肉等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熬煮,再配以简单调料辅助,让牛肉香味从骨头中流淌而出。 记者拿起一块削骨肉,先闻浓郁肉香,未被其他香料味所掩盖,再入口,从牙齿的咀嚼中,发现出更多层次味道,淡、甜、香,逐一占据味蕾。 美食之地麻步镇邮电街52号。 联系 14、麻步正明黄牛肉 正明黄牛肉店铺的老板,是一对80后的夫妻档。他们说,当初开店的初衷,不是为了卖出有多好吃的牛肉,而是让人们找回儿时的味道和思念。在麻步,人人都爱那口牛肉味,每当有客来临,牛肉必会出现在餐桌。在外面忙于生计的他们,后因想念家乡的味道,故而回家开了这家记忆中的黄牛肉店。开店至今,已有6年有余,原汁原味、用心做事是他们的经营信念。店老板说,黄牛在麻步镇西村进行宰杀后,立刻运回岙底村,在肉质新鲜的状态下,把牛肉、牛肠等食材放在一起熬煮,利用相辅相成的原理,让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没有添加任何香料、香精,只放了些许盐。 记者拿了块牛肉和削骨肉,牙齿轻咬,牛肉的肉香在嘴里弥漫,不会无味、过淡,自有一股鲜甜感,适合爱好饮食健康的人士。 美食之地麻步镇岙底村五七省道沿线。 联系 15、麻步老树下黄牛肉 老树下黄牛肉,是一家开了10来年的店铺,父母占主力,孩子在一旁帮忙,属于家族用心经营的小店铺。店老板的儿子说,自家食材均来自山上放养的活牛,凌晨3时宰杀,6时出锅,新鲜现宰,这就是该店掌握的美食精髓。姜片、黄酒、味精、盐,再加水、食材,一起烹饪。黄酒、姜片带走了牛的腥味,煮出来的食物有淡淡的酒香,新鲜、肉质Q弹、没有添加剂和香料,这就是他从小吃到大的味道。10余年间,未曾变过。他说,除了食材新鲜,火候也是至关重要的,火不够,容易失了口感,一般会熬煮四五个小时,让牛肉、牛骨、牛内脏等食材的味道,焕发得淋漓尽致。因此,食材好还得仰仗这熊熊烈火,以及掌火之人的功力。 记者品尝了一块削骨肉,肉片蘸上醋,让醋慢慢溶入肉中,才迫不及待地开吃。酒香、醋香和着肉香,绵绵然的,在嘴里绽放。 美食之地麻步镇岙底村五七省道沿线 联系 16、麻步第一家原色原味春亭牛肉店 谈起店名,许春亭有着说不完的话,年12月,她和老公在岙底村五七省道沿线路边摆了第一家售卖削骨肉的摊子。第二年,取了原色原味的店名,哪知别家店铺也跟风而起。在顾客的建议下,加了“第一家”三个字,但是情况亦然,只能再加上自己的名字,才有了如今这有别于他家店铺名字和长度的店名。许春亭说,自家婆婆原是做牛杂批发生意的,在她的启发下,他们开了这家店。店内食材来自于越南、缅甸那边的牛,买来活牛后,在岙底村老家宰杀、熬煮。一般是凌晨2时许开始烹饪,7时许出锅、分类、晾干。期间,不加任何的色素、香料,不漂白牛肉,才能保有食材的美味。 她告诉记者,店铺内出售的食物,之所以会吸引许多老顾客的持续关顾,主要是靠原汁原味的口感。 美食之地麻步镇岙底村五七省道沿线。 联系 17、麻步岭头尾牛肉店 岭头尾牛肉店的店老板,是麻步镇岭头尾村土生土长的人,他经营生牛肉批发已有10多年。3年前,他在岙底村开了自己的牛肉店。因长年批发牛肉所致,店内货源充足,食材新鲜。据其儿子介绍,店里出售的食物口感偏传统,以桂皮、八角、辣椒,和盐、味精等调味品为主,没有添加香精,熬煮出的食材均有着本身的香甜。此外,还有着其他店铺所没有的新鲜牛尾巴、脆骨、牛肾等产品,并能进行真空包装。他说,自家一般在24时许宰杀活牛,4时许熬煮,6时许出锅,再用刀仔细剔下骨头上的肉。 记者品尝了店内的牛肉和削骨肉,肉质伴有牛肉本身与八角特有的香气,此时嗅觉的愉悦,无与伦比。吃进嘴里,微有香料味,每吃一口,满嘴都是肉香,咽下后,有种香甜的余味,融进了脘腹深处。 美食之地麻步镇岙底村五七省道沿线。 联系 18、海西黄梅海鲜厅 黄梅海鲜厅的海鲜,均来自南麂岛。那里的好水,加以厨师的用心烹饪,造就了一盘盘美味佳肴。“马蹄饼”入口,颗粒状的马蹄冲淡了油腻味,丝丝鲜甜占据味蕾,随后与虾皮的咸香汇合,升华了口感;“蟹肉炒蛋”的口感十分独特,蛋中有蟹,蟹中有蛋,咀嚼时,蟹肉饱满、Q弹;“沙蛤粉丝汤”则是用了南麂岛的特色贝壳,肉质鲜软嫩滑,汤汁鲜甜;还有辣螺、鳗鱼干、生蚝……吃到嘴里的只有一种味道——鲜。 若是你觉得吃得不够尽兴,还可以到店里购买自家晒的海鲜干货,带回家慢慢品尝。 美食之地海西镇滨海新区海豚湾水上乐园旁。 联系 19、顺溪拓胜黄年糕 陈正锁是顺溪拓胜黄年糕加工厂的老板,他说,黄年糕发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当年,陈氏家族迁移至顺溪时,这里还没有年糕。族人为了祭拜先祖,摸索制作出了画眉峰形状的黄年糕。随后,代代相传,黄年糕成了顺溪的一种美食记忆。陈正锁12岁时,顺溪交通还以船运输为主,他和父亲把黄年糕放置在竹排上,运往街上。途中,吸引了许多人观看、讨论,驻足岸边的村民纷纷喊话,“小孩,那年糕多少?”“小孩,年糕闻着很香,切一块给我吧。”到了街上的姑姑家,家中长辈把年糕切成一块一块,分送给附近邻居。大家脸上的笑容和满足感,一直停留在心上,促使了他日后的决定。长大后,在外面四处闯荡的他,偶然间,听到别人对顺溪黄年糕的评价,“现在黄年糕不好吃了,越来越差……”之类的话语,让他下了决心,放弃外面的生意,回家开了黄年糕加工厂,传承祖辈的技艺。 在其厂内,师傅们正在制作黄年糕,空气中散发着一股甜香。据介绍,原材料中的草木灰,是老一辈人从棋盘山上寻找、砍伐而来的山槭树等树种的枝干,烧成灰后,作为增香、添色之用。之后,将精选的优良大米放入草木灰浸泡出的碱水里,大约泡8小时后,沥干打成粉,制成条状年糕,再晾干、包装。在现场,记者拿了一块热乎乎的黄年糕,入口柔韧嫩滑,微甜,咬起来弹性十足。与别家黄年糕相比,口感好些,回味香甜;与白年糕相比,则多了淡淡的草灰香和独特的嚼劲。此外,黄年糕还具有煮而不糊、水藏不烂的特点。 美食之地顺溪镇兴顺路~号。 联系 20、顺溪什锦汤圆 几百年来,只要是逢年过节或是逢十祝寿,顺溪镇余思坑村村民都会包一种名为“什锦汤圆”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这种汤圆需要十种食材,故而有着“十全十美”“团团圆圆”的意蕴。据介绍,“什锦汤圆”俗称“油圆”,其内包有7种馅料,汤里放有桂花、白糖和薄荷香精,是该村和周边村庄的特色小吃。 在余思坑村俞大放家里,记者参与了制作汤圆的过程。猪油渣、橘饼、花生仁、瓜子仁、白芝麻、黑芝麻和白糖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来回滚压,使其融合在一起。期间,能闻到阵阵香味,十分诱人。馅料准备好后,将其包进糯米团子中。待出锅时,撒上桂花、倒入薄荷香精等食材,即可食用。该汤圆比我们平常吃到的要大些,约有乒乓球般大小,入口软糯且油而不腻。首先占据味蕾的是猪油渣的肉香和油香,之后酸甜的橘饼冲淡了猪油渣的油腻感,花生仁、瓜子仁的碎颗粒则增添了口感,黑白芝麻则属点睛之笔,越咀嚼,香气越发浓郁。 美食之地顺溪镇维新社区余思坑村 联系 21、顺溪维新番薯粉 天气晴朗的冬日,村民们便将一些家什搬到太阳下晾晒。而在顺溪镇维新的路旁桥边,农户们晾晒的却是洗好尚未干透的“番薯粉”。这些番薯粉块细腻雪白,门道里的人一看便知,这是极好的品质。 维新的番薯粉都是农户自家种植的番薯做成的,个个都是酥香粉细的山地番薯。他们先将番薯洗干净,除去污泥,切去坏边,并轧成渣状。处理好番薯后便可开始“洗粉”工作。农户们在大木桶上搭上架子,放上米筛纱布,倒上轧成渣状的番薯,用清水多次冲洗,将粉和渣分离出来。经过一夜的沉淀,番薯粉就沉淀在底部,把下层淀粉取出吊成粉砣,晾晒一段时间后便固定成块,切成小块继续晾晒至干成粉。晒好的粉收起来便可开始“煮粉”了。将晒干的粉按比例用凉水兑好后放入盆中,隔水打成浆糊。经过充分晾晒,在番薯粉半湿的状况下搓碎,就是农家的番薯粉了。番薯粉可以用来做粉丝,还可以与剁碎的菜肉一起,熬成稀糊,味道极佳。 美食之地顺溪仙都酒家等农家乐和新鑫度假酒店均有制作提供。 22、南雁五十丈粉干 五十丈粉干制作工序颇有讲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五十丈粉干,必须选用存放2至3年的早稻米,经过“两碾两蒸”等二十几道加工工序才算完成。有经验的粉干师傅,在生产粉干的整套流程中,无论是大米品质、山泉水水质,还是压丝温度和力度,以及风向、太阳高度到后续天气变化等,通通都要加以白癜风医院在哪里早期白癜风是否能治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史上最全中国各城市市花,你家乡的市花是什
- 下一篇文章: 植物集这些植物界的奇葩,你可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