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IBALI平行世界的相遇一
据说对岛屿痴迷的人不少,现代英语甚至为此新创造出来一个英文单词(islomaniac)。大概是海岛的相对与世隔绝,让大部分长期生活在大陆的人产生新奇感,时不时去海岛消失几天简直是现代人标配的梦幻田园诗。 虽然冲马桶水流方向南半球顺时针北半球逆时针可能是个伪科学,但穿越了赤道来到了南半球,到达巴厘岛有种奇妙的仪式感。几年前和好基友曾去过巴厘岛,热带岛屿的沙滩丛林,印度教信徒的雕像寺庙,浮光掠影印象深刻。几年后和同事们再来,鸡蛋花海神庙依旧,由于中国逐渐替代澳大利亚成为巴厘岛第一大旅游输出地,从乌布市集里商贩讨价还价的“便宜便宜”到库塔沙滩上冲浪教练节奏感十足的“趴下站起来”来看,80%从事旅游业的当地居民中文水平显然有了长足的进步。 佛晓推开酒店楼顶阳台的门,蓝色的屋顶泳池氤氲着暗粉色云霞,太阳缓缓升起,远处的印度洋和巴厘岛唯一的跨海大桥慢慢被晕染成暖金色。像北上广的早高峰一般,汽车/卡车/摩托车流从村落的分支汇入主干道。我作为一个暂时脱离搬砖的游客,用金钱买到了当下的悠闲和美景。而大多数岛民们生活在此处,却并非都拥有享受阳光海滩度假酒店的奢侈。 李光耀观天下中写印尼这章标题为《偏离中央》。大意是印尼虽有庞大的人口(人口2.48亿、世界排名第4)和广阔的海洋领土面积(.6万平方公里,中国万平方公里),但其在世界经济(年人均GDP美元,中国人均GDP美元)和政坛上的地位却远配不上其身家。原因在于印尼分散的群岛地理结构(全境由个岛屿组成)和糟糕的基础建设。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通过修建跨海大桥,将二者用公路、铁路连接到一起外,其余各岛之间,只能通过航空和海运方式交流。也就是说类似于中国的长三角、环渤海、珠江三角洲等等经济圈,规模效应产业链协同在印尼都是不存在的。 而在巴厘岛上交通唯一畅通(在乌布堵,在库塔堵,半小时几公里,堵得人完全没有脾气)全长12.7公里的跨海高速公路,连接着库塔、机场和登巴萨地区,也是年为迎接在巴厘岛开的APEC会议才落成。 巴厘 雨后巴厘 乌布星巴克 徒步 某海滩 几年前的乌布皇宫 cheer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2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倒数第一的苏步青
- 下一篇文章: 多肉植物的夏型种冬型种春秋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