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省长、省级总河长马兴瑞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调研国考断面及黑臭水体整治情况。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资料照片)

马兴瑞实地察看了深圳河口、石马河旗岭、东莞运河樟村段、广州西航道鸦岗等国考断面,流溪河水环境状况及布吉河、石井河黑臭水体整治情况。马兴瑞对各市高度重视水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污水管网等环保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水质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表示肯定,并强调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严格对标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狠抓各项综合整治措施的落实。马兴瑞还充分肯定石井净水厂创新集约节约用地新模式,将水污染治理与城市更新改造、生态景观营造相结合,经验值得在珠三角地区总结推广。

马兴瑞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系统治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胡春华书记关于着力抓好重污染水域综合整治的要求,坚持“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原则,全力以赴打好黑臭水体和国考断面综合整治攻坚战,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如期实现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

马兴瑞强调,要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治水责任、河长责任,加强考核督查,确保重点整治流域水质逐年改善,为年全省消除劣Ⅴ类断面打下坚实基础。要坚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协同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加强工业污水截污、生活污水截污、生态补水,提高河流水环境容量。要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城市景观改造、市政建设相结合,加快建设海绵城市,进一步扩大治水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省领导任学锋、王伟中参加调研。

延伸阅读:

河涌变靓 城市更美

——惠州“一县一河”整治见成效

说起惠州的河涌整治,人们往往就会想起“金山河”“青年河”。经过整治,这两条曾经的“臭水沟”变身为河畅、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的生态长廊,为市民造就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息之地,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以“金山河”“青年河”为治理样板,惠州市按照“每年治理一条河涌”的规划,系统推进河涌整治工作,力争把一条条河涌打造成融合特色景观文化的水生态廊道。经过多年努力,部分河涌不仅消除黑臭,两岸更是繁花锦簇、绿树成荫,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为实地了解惠州河涌治理成效,记者近期深入惠州各县(区)进行采访。

惠东:

黄排河将现花海世界

黄排河,西枝江的支流,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河长21公里。近年来,随着河道两岸生活小区不断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也不断加大,给河水造成不同程度污染。

“随着排入河里的污水不断增加,河水水质不断恶化,加上堤岸杂草丛生,影响城区景观。”惠东县环保局副局长刘庆良提到,黄排河穿惠东县城而过,能否将其整治好,涉及到的是惠东的“面子问题”,考验的是惠东县委、县政府的“执政能力”。

年,惠东县委、县政府开始启动黄排河的整治工作。“前期主要进行规划设计、制定方案,并开展征地等工作。”黄排河整治工程施工负责人张怀军介绍说,由于征地工作涉及面比较广,所以工程进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直到年4月,整治工作才得以全面铺开。

黄排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1.51亿元,整治范围为黄排河河口至广汕公路路段,全长5.6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防洪堤加固、截污管道铺设、景观工程完善等,包括通过加高加固堤防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对部分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新建市政截污管6.8公里,疏通已有市政截污管道3.5公里,新建亲水平台1.7公里,沿河带状景观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

记者近日在黄排河边上看到,河道左边新建的水泥纳污管道沿着河堤一路铺设,部分河道岸边焕然一新,植上了花草。张怀军介绍说,黄排河原有截污管网只建设在河道右边,截污不彻底,而且建设时间比较长,口径比较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河道两边及上游增加了近10个居住小区,原来的排污管道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排污需求。”

本次的整治,截污规模将达到1立方米/秒,基本上可以将河道两边的污水截住,将使该河道的排污问题得到较有效解决,收集的污水统一输送到平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黄排河整治也大大提升了河道防洪能力。”刘庆良介绍说,目前黄排河部分河段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有的甚至低到5年一遇。本次整治通过局部加高堤防,使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在黄排河岸,一条新铺设的人行道已与西枝江公园的人行道相连接,虽然尚未竣工,但已有许多市民在新建的人行道上散步,人行道旁还有好几处新建的亲水平台,部分市民在亲水平台闲聊。据张怀军介绍,河堤两旁将种植黄花风铃木、串钱柳、垂柳,在较宽的斜坡处种植格桑花、蓝花楹、鸡蛋花、银海藻、桂花、美人蕉、万紫千红等,同时种植鸭脚木、香樟等本土树种。“目前种下的花草和树木达数十种,届时,这里将变成花海世界,而且一年四季均可见花。”

黄排河综合整治后,休闲地带长达3公里多,地势比较平坦,休闲地带地处河边,风比较大,空气较好,将为市民再添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博罗:

江东河实现水清岸绿

江东排渠,是博罗县城东南面的一条排洪渠道,主渠(即下游江东河)长约2.3公里。该排渠虽然于年进行了除险加固,但因上游周边种植了大量速生树种,工厂企业和酒楼食肆林立,主渠流经地区人口稠密、商贸发展迅速,经过多年的运行,到年已经杂草丛生,淤泥和垃圾堵塞渠道,淤积情况较为严重。由于河流周边住宅区没有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直排,造成渠道水质较差,不时散发臭味。

在博罗县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苏俊荣等30名代表提出《关于要求综合整治县城江东排渠的议案》,要求通过江东排渠的综合整治,促进博罗县宜居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博罗县政府对此议案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江东排渠整治被提上议事日程。

根据江东排渠的污染状况,博罗县政府提出要从年开始,计划用2年时间综合整治县城江东排渠(博罗县城江东河水清岸绿一期工程),把江东排渠打造成集防洪排涝、休闲观光、人水和谐、亲水宜居为一体的生态之河、景观之河,后因受前期立项招标程序较复杂、征地拆迁难度大、施工汛期雨水多及工程预付款不能按期足额拨付等原因影响,工程延期至年12月底完成。

该项工程总投资约1.65亿元,重点整治2.3公里江东河段的防洪排涝工程,新建截污管道2.公里;改造道路2公里,新增道路2.5公里,增加50米车行桥一座;景观改造工程等。

记者在整治后的江东河上看到,河水蜿蜒流向远方,两岸河堤新栽的树木茁壮成长,斜坡上绿草茵茵,水边还有各种水草、野花,偶尔三两只白鹭在河边觅食。在河道的下游处,一片矮旧的房子散发着古朴的味道,成排的果树彰显出乡野的韵味。“在河道进行景观整治的时候,我们尽量利用两岸原有的景点,进行修缮,尽量使得每段河流都有不同的特色。”博罗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东排渠整治围绕截污、排涝、防洪、生态、交通、景观、文化、惠民8方面,力求把江东河打造成集防洪排涝、休闲观光、人水和谐、亲水宜居为一体的生态之河、景观之河。

“原来靠山边的社区没有截污管,我们建了管网之后把污水接到市政排污管网。河靠山这边建一条15米的两车道市政路,另一边堤围作为景观绿道建设。”博罗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完工后,对县城和东山省级森林公园都起到提质作用。工程还开辟3条登山步道直通东山省级森林公园,与河道亲水栈道相连,形成山水一色的景观。同时,该工程将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让交通更便利。

家住旁边的居民何先生说,家门口的江东排渠整治后,环境一天天变美了,生活更舒心了。居民黄女士说:“江东排渠整治后可以在亲水栈道上散步,沿途可以观赏很多景点,还增添登山步道,可连接东山省级森林公园,对我们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便利,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仲恺:

马过渡河不再黑臭

马过渡河,唯一一条流经仲恺高新区中心区域的河流。

曾经的马过渡河,曲折狭窄、淤塞严重、水体黑臭,内涝隐患大。经过多年的整治后,如今的马过渡河,两岸绿树成荫,临水栈道及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晚风徐徐,清水荡漾、草木芬芳,马过渡河旧貌换新颜,周边居民纷纷夸赞。

年开始,为了解决河水黑臭、河道淤积等问题,仲恺区开始对马过渡河进行整治。到年,仲恺区就已投入约1.1亿元,用于建设截污管网、河道清淤、绿化美化等,并投入了万元完成惠州市第七综合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配套管网工程。

另外,由于仲恺区成立之前城市建设缺乏规划,历史欠账多,而且涉及的地域太广,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未接入排污管网,导致整治后的马过渡河河水水质时有变化,特别是在年的时候,河水再度黑臭引起了社会广泛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