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西江古驿道线路上的长寿村鼎湖桃溪
每到周末 很多人希望远离都市的喧嚣 寻找一处宁静的地方 静静度过一段闲适的时光 今天,发布君就 带大家去鼎湖的这样一个地方 一条位于西江古驿道线路上的 江边小村——桃溪村 (桃溪村的巷道) 桃溪村位于鼎湖沙浦镇,先祖何氏自先秦从中原迁徙至韶关南雄珠玑巷,南宋期间又迁至沙浦烂柯山下开基立村,迄今已近八百年。据说,这里和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的何氏还是同宗同源。 桃溪村面临西江,后倚烂柯山 以种芭蕉、粉葛、肇实等经济作物为主 是鼎湖地区最为富裕的乡村之一 长寿的桃溪村 烂柯山有小溪流到村边 人们在清洌的小溪两旁种遍桃花 桃花盛开之日 与丽日蓝天一同倒映在溪水之中 似云霞,似彩锦,如诗如画 此村故名“桃溪” 而村民多数饮用从这条小溪 流下来的烂柯山泉水,长寿老人不少, “七十古稀之人”在该村不稀有了 所以这里又是有名的“长寿村” 讲究的桃溪村 历代先民因地制宜 在村落建筑上讲究风水 桃溪村的主街是桃溪大街沿西江建起,近两里长,街面用长条花岗石铺砌。全村共有8间坊、14座祠、5间厅、2座庙、1间书院。 在大街的南边建起了36条整齐划一的里巷(里弄)。每条巷口都有一座牌楼,飞檐上有灰雕,檐下花岗岩牌匾镌刻着此里弄的名称。上部与两侧绘有各种彩色图画。“仁厚里”“敦睦里”“昌德里”“居贤里”“兴义里”等里巷的命名,就有一股浓烈的儒家文化气息扑鼻而来。里巷的地面也是用长条花岗石铺就。 据说这些古巷还经过特别的设计 如果西江发大水漫堤 水会从巷子一泻而去,不会冲垮房屋 在古村中行走,在屋前地头,随处可见端砚石,有作门前石凳的,有一堆放在路口用烂布盖住的。原来这里附近就是端砚石的开采场,自古就有村民以采石为生,因此在村中能随处可见端砚石的身影。 文雅的桃溪村 桃溪村人历朝历代 都极其重视文化教育 (桃溪村的桃溪小学) 村内有一座历史达多年的桃溪书院,青砖灰瓦,旧迹尚存,前沿是绿色琉璃瓦,大门飞檐正中,是一个古体的“寿”字。两边雕刻着蝙蝠图案,意为福寿俱全。还刻有飘飞向上的白云,喻为读书日后大可“平步青云”。 桃溪书院旧址原有“桃溪书院”牌匾,该匾于道光年间重修,用花岗岩雕刻。年,桃溪村创建桃溪小学,这块道光年间重修的“桃溪书院”牌匾便被移到了桃溪小学,被镶嵌在校园大门上,以之彰显桃溪村历代重视文化教育。 (桃溪村的古树) 桃溪书院旧址前有一棵与书院同龄的鸡蛋花树,树高十多米,虬枝苍劲,饱受风雨雷暴侵袭,多次枯枝发新芽,如亭如盖。据说,该树当属岭南最为古老的鸡蛋花树。 桃溪村的“何真人” 桃溪村东面的还有一座 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的“何真人祠” 以开元庙改建而成 并于光绪三年(公元年)重修 曾任监察御史的爱国名臣苏廷魁所书“真人祠”的真迹镌刻在大门上方,“文坛怪杰”彭泰来所书的“何真人庙碑”手迹石刻现嵌在祠堂大厅里。据说,此两人真迹现存世极少,可见其珍贵。 “何真人”是桃溪村极具特色的传统信仰 相传何真人原名国祥 明嘉靖年间出生,父是长沙府官员 他曾上武当山学道 关于何真人的传说颇多,其中一种就说他法力无边,造福黎民,故老百姓为其专建祠以祀。以前,每逢干旱或有虫灾,村民就抬着何真人的雕像到村中及田间巡游,祈求消灾祛难。 每年何真人的诞辰及春秋两祭,番禺沙湾及四乡同姓宗亲,便会云集于桃溪村联谊祭祀。盛况非凡——白天,超过六十岁的老者穿起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在祠堂接受后辈的祝福,围台聚餐后,晚上则由请来的外江戏班唱大戏,热闹非凡。 关于桃溪村的故事还有很多 但同样吸引人的还有这些 ▼ 桃溪村里的建筑极富特色 中西合璧的风格 是桃溪村里最亮眼的风景线 怎样?鼎湖君 今天介绍的这个地方不错吧~ 大家赶紧去看看吧~ 文:中国南粤古驿道 图:区地方志办 鼎湖发布编辑部 投稿邮箱:zqdhfb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zp/2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要小瞧它,它是水果界的新宠,吃上不仅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