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秋色广州公园里的木芙蓉景观
北京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10/8833326.html (供图:邱巧玲) 秋风起,广州迎来新一波百花争艳,其中最变化多端的便要数“一日三变”的木芙蓉了。从清晨的雪白、午间的浅红到傍晚的艳红,盛开的芙蓉花耀眼夺目,引得人们纷纷前往探寻打卡。 本期我们就一起发掘它的奥秘,去寻觅广州公园里那抹魅丽的身影! 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 锦葵科木槿属 (供图:邱巧玲) 落叶小乔木,高达2~5m。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掌状3~5裂,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花瓣近圆形。蒴果扁球形,种子肾形。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主要品种有白花木芙蓉、醉芙蓉、黄芙蓉(又叫黄槿)、重瓣木芙蓉、鸳鸯芙蓉、七星芙蓉等,其中黄芙蓉和牡丹比较相似,是比较珍贵的稀有品种。 重瓣木芙蓉,花红、粉红、白色皆有(图源网络) 鸳鸯芙蓉(图源网络) 木芙蓉花色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名“木芙蓉”;其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木芙蓉原产我国,黄河流域至华南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四川成都一带为盛,故为成都市花,成都亦因此有“蓉城”之称,在国外,木芙蓉还是刚果(金)国花。 木芙蓉的文化寓意 木芙蓉在古典文学文化中常寓意品性高洁、不畏严寒、傲霜怒放的君子品德,在民间还被赋予了大富大贵、美满如意的美好寓意。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赞誉木芙蓉“八、九月间,次第开谢,深浅敷荣,最耐寒而不落。总之,此花,可称俟命君子”。 民俗文化中的木芙蓉 史料记载,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便广种木芙蓉;唐末诗人谭用之赋诗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国"之雅称。年5月26日,成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正式命名芙蓉花为成都市市花。 木芙蓉因其音与“富”“福”相近,“蓉”与“荣华”的“荣”相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荣华富贵的吉祥含义,常与桂花、牡丹、白鹭等组成吉祥图案,如常见的“一路荣华”寓意行人此去将会交上好运;“夫荣妻贵”寓意夫妻之间荣辱与共,比翼双飞。 “一路荣华”(图源网络) “夫荣妻贵”(图源网络) 文学及艺术作品中的木芙蓉 木芙蓉以其优美的姿态和高洁的君子品德赢得了古代众多诗人的厚爱,涌现出许多歌咏木芙蓉的诗词,如: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白居易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褥彩寒露浓。 ——《巽公院五咏·芙蓉亭》柳宗元 宋代亦不乏歌咏木芙蓉的诗歌,如: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 ——《拒霜花》王安石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和陈述古拒霜花》苏轼 木芙蓉也是传统的绘画题材,最有名的当属宋徽宗赵佶创作的绢本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芙蓉锦鸡图》了,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表现出平和愉悦的境界。 宋·赵佶芙蓉锦鸡图(图源网络) 广州公园中的木芙蓉 流花湖公园·芙蓉洲 芙蓉洲入口(供图:谢钧婷) 芙蓉洲景区是流花八景之一的“芙蓉三醉”,位于流花湖公园北面。此处三面环水,波光涟漪,景区内种植了上百株木芙蓉,种植方式以丛植为主。单瓣木芙蓉和重瓣木芙蓉交替种植。花开时节,芙蓉洲上芙蓉盛开,流花湖中花影明灭。 行走于园内小径,两侧木芙蓉缀满枝头,白花纯洁,红花娇艳。木芙蓉丛中间种大红花,白色木芙蓉与红色大红花交相辉映,更是风情万种。 湖畔木芙蓉(供图:谢钧婷) 园路两旁的木芙蓉(供图:谢钧婷) 木芙蓉与大红花交相辉映(供图:谢钧婷) 晓港公园 晓港公园两处木芙蓉均滨水种植,靠近园路。一处采用丛植的方式,充当小乔木,搭配龙船花、朱蕉等低矮灌木和木棉、鸡蛋花等乔木,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 余霞成绮,花影入波,重瓣木芙蓉朝白夕红,美艳的花色为水体多增添了一分生机与韵味。 大乔木枝高叶疏,保持了中层空间通透,突出了木芙蓉的观赏效果,再加上木芙蓉纤细直挺的枝干,营造了质感细腻、意境清幽的整体氛围。 小径旁的木芙蓉(供图:梁倩瑜) 引人驻足的对岸景色(供图:梁倩瑜) 另一处则是玫红色的重瓣木芙蓉,搭配修剪成球形的黄金榕,加上远处高大的木棉,形成尺度协调、枝叶疏密有致的富有节奏变化的景观。走在宽阔的园路上,欣赏两旁艳丽的花色,令人心生愉悦。 园路两旁的木芙蓉(供图:梁倩瑜) 木芙蓉与木棉的高低错落搭配(供图:梁倩瑜) 东山湖公园 在靠近东山湖公园北堤的半岛上,玫红色的重瓣木芙蓉紧密地丛植于绿地中央,充当底层灌木,其种植区域与园路稍有距离,使游人有充足的观赏视距。 背后种植宫粉羊蹄甲、丝葵等大乔木组成巨大的绿色屏障,前面配以平整的草坪,使盛开的木芙蓉成为万绿丛中的一抹红,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夺目。 阳光下的木芙蓉耀眼夺目(供图:梁倩瑜) 东湖公园中的重瓣木芙蓉((供图:邱巧玲) 但也因与人拉开距离,人们若需近赏则必踩踏草坪,在公园管理人员的阻止下,如无法触及的珍藏品,使游人产生遗憾。 远离道路种植的木芙蓉引人不惜踩踏草坪接近 (供图:邱巧玲) 华南植物园 华南植物园生物园内西侧设有锦葵区,种植了多种花色与形态各异的木芙蓉,种植方式以孤植、列植和丛植为主。 孤植(供图:王艺文) 列植(供图:王艺文) 园区入口处和园区西侧均在中央孤植白色、粉色单瓣的木芙蓉,阳光透过疏散伸展的枝叶落下斑驳的光影,浪漫的氛围使人流连忘返。 园区入口处的木芙蓉(供图:王艺文) 园区西侧丛植玫红花色的中型木芙蓉,与中小型的美丽决明、高大的蓝花楹、修长的闽楠和调羹树形成色彩和层次上的过渡,富有动感。 西侧角落设有约20平方米的小型木芙蓉栽培种园,育有单瓣、重瓣,白色、粉色等形态和花色的木芙蓉。 (供图:王艺文) 小结 1.结合木芙蓉的实用功能进行园林应用 木芙蓉茎皮含纤维素达39%,茎皮纤维柔韧而耐水、洁白柔韧、耐水湿,可供纺织、制绳、缆索、作麻类代用品和原料,也可造纸等用。古人还用木芙蓉鲜花捣汁为浆,染丝作帐,即为有名的"芙蓉帐"。 木芙蓉花亦可烧汤食,软滑爽口,如与鸡肉一道可制成芙蓉花鸡片;与竹笋同煮可制成雪霞羹;与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还可与面粉调合,放入油锅中炸后与软骨煨汤等。木芙蓉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的药用价值。 在打造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等项目时,可作为文化创意挖掘的植物品种。 2.结合木芙蓉的生态功能进行园林应用 木芙蓉在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防护中作用十分显著,其拥有盘根错节的根系,有助于边坡稳定性的增强。小枝、叶片、叶柄、花萼上密被的星状毛和短柔毛能有效地吸附大气中飘浮的固体颗粒物;另外,对SO2抗性特强,对Cl2与HCl也有一定抗性。因此它还是工厂周边环境绿化净化的理想树种,可作为生态、乡土景观营造的优秀植物品种。 3.结合木芙蓉的生长习性和文化功能进行园林应用 古典文化习俗中对木芙蓉也尤为喜爱推崇,对打造文化精品、经典景观起指导作用。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记载“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植它处,绝无丰致。”总结了木芙蓉的最佳应用方式和栽植环境。 清代陈淏子的《花镜》中也记载木芙蓉“清姿雅致,独殿群芳,乃秋色之最佳者,昔蜀后主城上尽种芙蓉,名曰锦城,俗传:“叶能烂獭毛,故池塘有芙蓉,则獭不敢来,沤麻做线,织为网衣,暑月衣之最凉,且无气”。高度评价了木芙蓉的观赏特性、生态环境平衡关系。 参考文献: [1].芦建国.木芙蓉的观赏特性及其文化内涵初探[A].中国花卉协会、东南大学、南京市人民政府. [2].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花卉协会、东南大学、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3.) [3].陈策.世界国花与名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5. 图 邱巧玲梁倩瑜谢钧婷王艺文 文 黎晓姗王艺文梁倩瑜谢钧婷 编辑 黎晓姗 ▼ 花语岭南 LNYLZWJ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yy/8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儿花8婴儿水泄真的不能大意,严重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