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味苦,平,无毒。泻下通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便秘。

山茶花辛、苦,寒。收敛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旋覆花苦,辛、咸,微温。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红花辛,温。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葛花甘,平。解酒止渴。用于酒醉烦渴。

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洋金花辛,温;有毒。平喘止咳,镇痛,解痉。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芫花苦、辛,寒;有毒。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

辛夷辛,温。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凌霄花甘、酸,寒。凉血,化瘀,祛风。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丁香辛,温。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栀子花性寒,味苦。清肺,凉血。治肺热咳嗽、鼻衄。

雪莲花甘、微苦,温。补肾壮阳,调经止血。用于雪盲,牙痛,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月经不调,崩漏,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

槐花苦,微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凤仙花甘,温。有小毒。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野菊花苦、辛,微寒。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菊花甘、苦,微寒。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合欢花甘,平。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玫瑰花甘、微苦,温。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白梅花酸涩,平。舒肝,和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佛手花微苦;微温疏肝理气;和胃快隔。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桂花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木槿花甘苦,凉。清热,利湿,凉血。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

菩提树花辛,微温。发汗解表,止痛镇痉。主风寒感冒,头身疼痛,惊痫。

枇杷花淡,性平。疏风止咳,通鼻窍。主感冒咳嗽,鼻塞流涕,虚劳久嗽,痰中带血。

百合花甘、苦,微寒。清热润肺,宁心安神。主咳嗽痰少或粘,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

槟榔花味淡,性凉。健胃,止渴,止咳。主口渴,咳嗽。

杜鹃花酸甘,温。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扁豆花甘,平。解暑化湿,止泻,止带。用于中暑发热,呕吐泻泄,白带。

莲花苦、甘,温。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

臭梧桐花味苦,微辛。祛风,降压,止痢。主风气头痛,高血压病,痢疾,疝气。

厚朴花苦,微温。理气,化湿。用于胸脘痞闷胀满,纳谷不香。

鸡蛋花甘,凉。清热解毒,利湿,止咳。用于预防中暑,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小儿疳积,传染性肝炎,支气管炎。

素馨花苦,平。行气调经止痛,清热散结。用于胃痛,肝炎,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口腔炎,皮肤搔痒,睾丸炎,乳腺炎,淋巴结结核。

款冬花辛、微苦,温。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郁金香苦、辛,平。化湿辟秽。主脾胃湿浊,胸脘满闷,呕逆腹痛,口臭苔腻。

蜡梅花辛、甘、微苦,性凉,小毒。解毒清热,理气开郁。主暑热烦渴,头晕,胸闷脘痞,梅核气,咽喉肿痛,百日咳,小儿麻疹,烫火伤。

鸡冠花甘,凉。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蔷薇花甘,凉。清暑,和胃,止血。治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

木棉花甘,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

闹羊花辛,温,有大毒。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顽癣。外用治癣,煎水含漱治龋齿痛。

玳玳花辛、甘、微苦,性平。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千日红甘,平。止咳平喘,平肝明目。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头晕,视物模糊,痢疾。

芙蓉花辛;微苦;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金莲花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明目。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

月季花甘,温。活血调经,散毒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未溃破)。

白兰花苦、辛,温。止咳,化浊。治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妇女白带。

茉莉花辛、甘,温。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

麻花苦、辛,性温,有毒。祛风,活血,生发。主风病肢体麻木,遍身瘙痒,妇女经闭。

梅花性平,味微酸、涩。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三七花甘,凉。清热,平肝,降压。治高血压,头昏,目眩,耳鸣,急性咽喉炎。

松花甘,性温。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主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

蒲黄甘,平。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注:本文转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回复前面对应的数字,自动看热门内容。

1.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净化、诗化的环境与艺术养生

1.中式古典园林建筑意境之作天然而成

1.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一)

1.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二)

1.中国古典建筑的“八大”元素

1.中国园林设计之美

1.苏州园林花木的文化配置

1.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及其组成构思

1.神仙思想影响传统园林建筑

1.古画与古中国造园同根同源

1.境心相遇——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居住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梳理

1.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1.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的文化内涵

1.从《兰亭集序》书文之赏解读魏晋园林文化

1.中国古窗,穿越千年的美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基因

1.浅谈中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差异

1.园林植物与风水

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形式特征的比较

2.探索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构园法则(一)

2.探索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构园法则(二)

2.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的艺术手法

2.仿古建筑设计标准

2.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中的应用

2.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构件详解

2.细致的中国古建筑解构

2.古典中式园林里的游廊设计工艺

2.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营造原则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2.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1)

2.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2)

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营造

2.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

2.园林中地形的营造

2.苏州园林花木的科学配植

2.耐盐碱植物详解

3.中国古典园林的养生方法与思想

3.园林植物的养生保健作用

3.生态保健园林(一)(二)

3.鲜花与养生——盘点十大鲜花养生功效

3.论养生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3.阴阳五行学说与园林植物种植

3.论养生园林的文化构筑

3.文化园林与养生园林

3.药用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3.园林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论养生园林的文化构筑

3.浅谈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药用价值

3.帝都医景——地坛中医文化养生园

3.那些美不胜收的花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yy/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