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刚刚着陆马约特岛。而我还在幻想:这座热带风情的岛屿,在炎炎烈日的折磨下无精打采,远处的海平线就是湛蓝的潟湖。自从我与一位供货商兼好友让-皮埃尔?珀蒂迪迪埃(Jean-PierrePetitdidier)在留尼旺岛短暂逗留之后,我们决定继续前进:前往“芳香之岛”马约特,见见当地的依兰种植商。当时的“香水联合会(LaFédérationdelaparfumerie)”主席、前省长米歇尔?莫泽(MichelMoser)是马约特岛众议员亨利?让?巴蒂斯特(HenryJeanBatiste)的老朋友——要知道,马约特岛只有两名议员席位。于是,我们相约在机场见面。结果一下飞机,就看到了盛大的接机仪式,脖子上挂着鸡蛋花装饰的花圈。1.马约特岛年,马约特还是一座普普通通的非洲小岛,和今天大相径庭。就在我们抵达前,隆戈尼(Longoni)港刚刚落成;而通向港口的道路颇似林间小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最后一位苏丹将马约特岛割让(其实是出售)给法国时,马约特岛就成了法国海外大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小型集体领地。马约特岛在历史、地理(与大科摩罗、昂儒昂、莫埃利登群岛共同组成了科摩罗群岛)、宗教、人口等诸多方面都与科摩罗群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包括两部分:小陆地岛(前省会藻德济所在地)和大陆地岛(现省会马穆楚所在地)。要想往返两座陆地岛,需要乘坐一种类似渡轮的当地驳船。所以在马约特岛上,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回家!最开始,我住在大陆地岛的Trevani酒店。后来,我又在小村庄科巴尼(Combani)搭建了一座小木屋。为了庆祝我的莅临,马约特省长在小陆地岛举办了一场晚宴。为了不麻烦我乘坐驳船,省长直接为我安排了一艘官方快艇。结果到了晚上八点,快艇停在大陆地岛的码头前,“突突”地响着。它外表光鲜亮丽,格外醒目。但不知怎么,有几块电池居然没电了!几经失败的尝试,我们终于成功“启航”——但是船上的水手们担心中途没电,于是干脆“节约能源”,取消了船前灯。于是,我们只好在一望无际的漆黑中穿行。我划着十字架,祈求上帝不要撞到树干或其他漂浮物。两名全副武装的宪兵正站在码头上等我。他们纹丝不动、神情戒备、趾高气昂,和我并排前行,护送我抵达省长住宅。那是一座白色建筑,距离登陆地不到米。虽然高大坚固,但也有其可爱迷人之处。2.蒸馏厂次日,我参加了一场圆桌会议。这是一间专业的会议室,里面聚集了当地的小型依兰种植户。所有与会人员都身穿洁白无瑕的Lanz(男式长袍)、头戴Kofia(传统圆帽)。会上气氛热烈、讨论积极。借此机会,我组织了明天的丛林徒步旅行。我又在种植园与这些种植户见面。虽然我试图评估每公斤依兰花精油的产量,但实际异常困难,因为这些蒸馏器没有搭载任何后续容器,这就导致我无法获悉一整天的实际精油产量。不过,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主意:就是用毫升的啤酒罐作为测量工具。两天后,我遇到一位种植户,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老板,现在的精油更好了,我们装了四瓶!”我们边走边谈,显然,他对新生产的精油非常满意。他递给我毫升的精油(用的是1升容器,装了四分之一)!我竟然忘了:马约特岛的主要居民是穆斯林,他们不能饮酒(除了某些时候可以饮用当地人生产的朗姆酒)。之后,我开始评估依兰精油的密度,从而判断品质。刚刚蒸馏出来的精油最为珍贵,品质卓越。通常,这个操作过程轻而易举:将一枚密度计(模样类似温度计)浸没在装着珍贵液体的试管中,然后读取数据。但是,马约特岛上没有这种测量工具,因此我不得不找一些手边的东西替代。尽管算不上十全十美,但是有一种竹子非常合适——但是,我不得不将其灌满,这就导致精油会不可避免地流到手上!而后多年,我又数次飞往这座幸福的小岛。因此,我决定找个固定居所。年,我买下了科巴尼村的一处地产。这里位于大陆地岛的中央地带,多年之前曾属于班宝(Bambao)香料公司,是法国希里香精香料公司的分公司,主要出售来自科摩罗群岛和马达加斯加的天然依兰、香草,声名鼎盛。后来,随着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科摩罗联邦纷纷独立,班宝香料公司也停止了商业活动,留下了一片废墟。三十多年里,这里生长了14公顷的树木,与不断入侵的野草顽强抵抗;而这些野草的高度足以淹没成年人。对于自己的新“遗产”,我感到骄傲、兴奋,因为我非常清楚:这种近乎疯狂的收购让我不断接近理想目标。首先,我“复活”了传统蒸馏技术,即铜制蒸馏器。在班宝香料公司关门后,一些小型生产商开始使用镀锡铁锅,结果一年后就氧化成红色,导致提取的精油也变成难看的橘红色,品质平庸、没有竞争力。问题无处不在:脏兮兮的敞口瓶、孤高的热带室温……我排除万难,找到一名当地的手艺人,用镀锡铜薄板打造了两个蒸馏器,再用大木槌定型,最后用燕尾榫连接、用旧焊枪固定。证明手艺人曾担任班宝香料公司的铜匠,而他的儿子则在年拥有马约特岛上唯一投入使用的铜制蒸馏器。制造完成后,我聘请马穆德(Mamoud)先生。他是当地的一位蒸馏厂老板,也是村里的伊玛目。3.依兰花依兰(CANANGAODORATA)花开在树上。这种树喜欢火山地带,体型高大,不易接近。因此,树干的尺寸对于采摘工作至关重要。而且依兰树毫不吝啬:你摘下的多少花,它就又结出多少花。平均每棵树一年可产鲜花约8公斤。每到黎明时分,附近村庄的妇女就成群结队地采摘依兰花,一朵又一朵。人们凭着花瓣连接处的细细红线来区分是否成熟。经过整整一上午的劳作,椰树叶编成的篮子里装满了依兰花。绿色的篮子点缀着金色的花瓣,相映成趣。待太阳升至正午,空气中弥漫着依兰花的芳香。在一双双采摘者的双眼的注视下,我的经纪人弗兰克(Franck)会过来组织称重。马穆德先生则兴高采烈地往蒸馏器里注满了水,并且定时补充干木柴燃烧。现在,我们要将这些珍贵的花朵倒进去了。在高温的作用下,花香迅速变得浓郁强烈,几乎令人眩晕。我们采集了第一批蒸馏的精油:质地更加浓稠、品质更加卓越,用于娇兰的产品。当时,这些精油的售价约为欧元/公斤(相当于今天13,人民币)。接下来,我们就会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精油,品质(和价格)也逐步下降。蒸馏全程约12小时。通常公斤鲜花瓣只能提取不到1升的精油。毋庸置疑,在科摩罗群岛中,马约特岛的依兰是我们遇到的最好的!许多娇兰香水、产品都添加了“百花之花”,令人陶醉。虽然我自己生产的依兰精油品质不错,但对娇兰来说还是太少了。多亏了中间商兼好友卡里姆?卡尔凡(KarimKalfane),我才能从其他马约特种植户手上采购最好的依兰精油。有时候,我会直接在他们的种植园约见面;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前往卡里姆?卡尔凡先生的办公室,在那些杂乱无章堆放的瓶瓶罐罐里挑选产品,然后在这些乱七八糟的破烂里称重。这台称重器大概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以至于钉子都生锈、被误以为是皮重。在那么多样品中,我选得少之又少,因为我只想采购“顶级”原料。有时候,我也会立即发现有些精油由于氧化或粗劣蒸馏而变质。我怀疑卡里姆?卡尔凡先生可能会偶尔给我拿一些普普通通的依兰精油,考验我的反应;然而这种做法并不会减少我的热情。4.夜泳记我早已将西方的生活习惯抛在脑后,尽情享受马约特人营造的欢乐生活。我的小船一直停在Trevani酒店前。多年里,我一直住在酒店号房——这是酒店经理沙尔庞捷(Charpentier)夫妇为我特意准备的;后来我才搬到自己搭建的小木屋里。多年里,我的物品都摆放在固定位置,以便我每次出访时能迅速找到。但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不太愉快的“意外惊喜”——我发现自己的洗澡拖鞋(拖鞋非常必要,以免我踩到珊瑚后摔倒)里住了一家子蟑螂!它们已经占据了那里!直接定居于此,根本没发现我已经回来了!酒店外有一大片树林和藤本植物。青釉般的叶片叠成树荫,挡住了酒店前的沙滩。黑色的沙子则时时提醒着人们:脚下是一片火山地带。马约特岛周围有一圈巨大的珊瑚礁,保护着小岛免受来自公海的“敌人”,让人们可以安心游泳几个小时。有一天,我和当地朋友共进晚餐,交谈甚欢。晚餐结束后,我决定独自悄悄“放松”一番。当时应该是晚上十点,壮阔而清澈的夜空看起来一点也不真实,而海水也愈发深邃幽暗、神秘莫测。璀璨的群星中,勺子形状的北斗星在夜空中格外清晰。夜色渐深,但是我却毫无察觉。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看见海岸渐渐离我远去,分不清自己身在何方。时不时有轻柔的海浪提醒着我,自己一点也不孤单——究竟是昨天看到的那条嘲笑我的鱼竿的石斑鱼,还是想要跟我走的海龟?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误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焦虑的心开始慢慢消融……贝尔纳?阿尔诺接管了娇兰、次日晚宴的菜单、上一次我研究的香水(我称之为“依兰-香草”)……突然,一阵乱哄哄的喧嚣声将我的所有注意力吸引了过去。海岸上发生了什么?后来有人告诉我:岸上出现了一场大骚乱!我的那位朋友担心我迟迟未归,于是通知了酒店经理。经历马不停蹄地警告了我相熟的一位马约特省议员。最后,他们派来宪兵和几艘船前来“搜救”我。但当时的我并不知晓。此时此刻,我正随着海浪起伏,时不时望见远处舞动的灯火,仿佛闪着磷光的萤火虫在海面漂浮。我决定去瞧一瞧这些摇摆的灯光。“他在这儿!”一声惊叫令我如梦初醒。很快,我就被几艘船团团围住,船头挂着探照灯。然后,我就离开了那个美好的“失音症”世界,在几艘搜寻船面前放声大笑。此时已是凌晨一点。5.拖车记我在依兰种植园里遭受了种种“磨难”,让我进一步发现了这座非洲小岛的方方面面。我对马约特岛的痴迷,源自无法抗拒的嗅觉引力、一种绵延至今的香氛之爱。我爱依兰花。对我而言,将自己沉浸在如烈日般热辣的依兰花香中,感受着那奇妙、温柔的气味,仿佛沙滩上反射着阳光的珍珠。这种体验无可匹敌。但在马约特人的土地上——确切来讲,是火红色的土壤上——我又发现了潮湿的非洲之夜和隐藏其中的活力激情。这片大地赤裸裸地接受阳光的炙烤。我在这上面修建了自己的小木屋,虽然过程颇有难度。我和土地所有人维瓦斯(Vivas)先生相约一起去参观地产。我很聪明,早早从巴黎寄来一辆铃木的“维特拉”系列4×4越野车;而维瓦斯先生则选择了一辆小型本田巴士,而不是全地形车。这些年里,我多次穿越这座小岛,早已熟悉这里的每个角落以及各种危险,所以才有先见之明。我瞧了瞧维瓦斯先生的车,嘴角露出了微笑:我知道他根本不可能进入科巴尼村,因为通向那里的道路都覆盖着红土。一旦下雨,这些红土就会出现噩梦般的变化,原先的车道会成为危险的滑坡,就像冰块一样。果不其然,我预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辆本田巴士开始打滑,一下子蹿到了路沟里。万幸的是没有什么危险,但是车已经陷了进去。我们没有牵引绳,没办法把车拖出来,只好无聊地等待;而夜幕也开始降临,那些夜行动物准备出来“夺回”自己的领地。幸运的是,这片地区是瘤牛的领地;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脖子上挂着一根挂绳,便于主人抓住它们。于是,我们弄到了两头瘤牛,从它们的脖子上取下绳子用来拖车。这可真是一场驯牛比赛!因为这些动物表面上看似沉着冷静,其实一点也不好驯化、难以接近。最终,在两名马约特人的帮助下,我们固定好“临时牵引绳”,开始拖车。我全程都注视着这辆小巴士,直到它彻底安全地回到柏油路面。还有栖息在芒果树上的狐猴家族也参与了全过程。这些小家伙并不野蛮,极易驯化。它们为马约特人的生活增添了许许多多的乐趣与笑话。我掏出一根香蕉,其中胆子最大的家伙马上跳过来把它抓走了。此时,月亮已悄悄爬上了夜空,皎洁明亮,向高大的竹林和芳香的依兰洒下一汪月光。我的脑海里不断回忆起当年读到的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诗句:走近自然,就好像你是那最初的人类,写下你的所见与所感,所爱与所失。夜色渐深,我也赶忙赶回自己的小木屋。6.垂钓记当我住在马约特岛的时候,我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就是钓鱼。许多野孩子撒了疯地沉浸于捞捕鳗鱼,而我则从不离开自己的小船,在海上安静垂钓。我的小船可不是什么豪华游艇,但扁长的船身配备了一个舷外马达,足以让我前往马约特岛各地——这对我等季节性“渔民”至关重要。我通常都选择在傍晚钓鱼。有一次,马约特渔民捉到了几条大鱿鱼,于是人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些鱿鱼体型硕大、肉质肥美,刚离开海水就朝我喷射墨汁。马约特也不乏鲷鱼和小鲣鱼,它们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地围着我的鱼竿。望着它们游动的身影,我竟觉得如此亲切温柔;它们的鳞片闪烁着银光,在我放空大脑、胡思乱想的时候陪在我身边;即使离开时两手空空,我也心满意足。马约特人天生就是技艺精湛的渔民。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钓鱼的时候,自己是如何遭遇火辣辣的嘲笑。那天,我钓到了一条大鲣鱼,重约15公斤;但我却假装成“善意的魔鬼”,决定放弃——显而易见,我“最先进”的鱼竿、卷线器都无法战胜这条为自由而战的大鱼。我的脸因为阳光和体力不支而涨得通红,双手也渐渐麻木。正当我准备就此放过的时候,一支马约特岛常见的撑杆平衡独木舟饶过我的船头:上面有两个男孩子,大约十五岁,尝试赤手空拳降服那条几乎和独木舟一样长的大鱼!两个少年没有别的工具,只有一条旧绳子和他们的双臂。我感到羞愧难当,于是走到船尾,艰难地将“我的猎物”拖到船上。没过多久,我又见到这两个男孩。他们拖着当天的猎物成功上岸:一条重约40公斤的巨大金枪鱼。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一群年轻女子,准备祝贺年轻的渔民。她们身着五颜六色的传统服饰Lambona,头发编成一根根辫子,脸上涂着M’zinzano(一种美容面膜,用檀香木摩擦珊瑚礁、再混合番红花)。人们戴着马约特人社交必备的面具,或是日常使用的款式、或是精心设计的阿拉伯藤纹。7.饮食记马约特岛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快乐。马约特人定期会朝麦加方向朝拜,祈求心愿实现、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对于一个西方人,自己建造小木屋听起来可能惹人发笑;但在马约特岛,每个年满15岁的男孩都必须自己建造、装饰小木屋,划定自己的“领地”。小木屋竣工后,少年要召集好友参加小木屋外的聚会。当我的小孙子们来到科巴尼村时,就住在花园后的小木屋里。他们乐此不疲,即使给他们任何东西,也不愿意交换这座小木屋。除此之外,轮胎比赛和足球比赛也是当地的重要节日,没有哪个马约特人想要错过这样的盛会。几年前,娇兰公司赞助了马约特岛的HobieCat双体帆船比赛,属于法国锦标赛。我邀请了一些朋友乘坐我的“旗舰号”围观了比赛。等颁奖仪式、鸡尾酒会结束后,我邀请了六位帆船舵手在大陆地岛的种植园共进晚餐。我的实验室助手兼厨师哈迪查(Hadidja)当时并不在场,于是我亲自下厨。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开始享用两瓶当地生产的朗姆酒。在花园的灯笼下,笑声此起彼伏。伴随着香草的芳香,时间飞逝,夜色沉沉,众人也准备起身离开。但两座陆地岛之间的驳船早已休息。于是,我和经纪人弗兰克邀请我们的嘉宾乘坐我的小船,返回他们居住的小陆地岛。真是一个无比愉悦的周末!在马约特岛的诸多欢乐之中,有一件如此亲密。最近,我在科巴尼种植园附近购买了六公顷土地。这座新的“伊甸园”坐落于群山之间,河中鱼群不绝。每天晚上,一大群果蝠就会“莅临”这里的芒果树——它们体型巨大,附近还有一头小毛驴,我们叫它“卡迪雄(Cadichon)”。番薯、木薯、菠萝、椰子、香蕉、辣椒、丁香、肉桂、异域花朵、品种各异的棕榈树……“伊甸园”里的万物都洋溢着喜悦、幸福。每天的特定时刻,炎热的高温就会增强这些复杂而持久的气味——它们源自种植园周围的鸡蛋花树。多亏了我的经纪人的一双“绿手”,这座宏伟的花园才能始终生机勃勃。我们把香草、丁香和肉桂送到马约特机场出售,上面标记着“J.P.G.-科巴尼”的字样;唯独辣椒只留给少数几个朋友。它们香甜可口、气味浓郁,最适合搭配本地菜肴。我的厨艺灵感源于这些香料和水果的独特个性:比如,我会用香草搭配龙虾、或者鸡肉搭配箭叶橙招待亲朋好友。8.回忆马约特岛的宅邸是一口“香气大熔炉”,混合了各种气味,比如我在烹饪时令人欣喜的香气、蒸馏器中加热的依兰花香……我的小木屋周围则是一片花园,栽种着棕榈树、黄澄澄的芒果以及高大的九重葛;葡萄柚和菠萝令人垂涎欲滴;哦对,还有旅人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叶柄基部储藏着水——它们舒展着如棕榈般巨大的叶片,反射着明亮的光芒。距离小木屋几米之远的泳池则波光粼粼,与四周高大的深绿色竹林相得益彰。宅邸装修的声音回荡在这片静谧的花园中。无论是客厅还是其他房间都是无暇的纯白色。比起我在旅行期间收获的各种非洲面具,屋内的几把藤条扶椅则增添了阳光般的温柔。我的近邻就是科巴尼村民。这里四周环绕着依兰树,距离大海和首都马穆楚有几公里远。我的生活节奏也随着依兰精油而展开;这里没有行政管理之忧,即便是繁文缛节也无法浇熄我对这朵金花的爱,它们浓郁、甜美的香气覆盖着整座小岛。马约特岛也像依兰花一样,在我的生命中占据着无数回忆。这片非洲小岛拥有一千张不同的面孔。我又如何抗拒那些永远令我惊奇的音容笑貌?然而,或许在某一天,我会敞开双臂,追随在空中翻腾的无边白云,送我来到昂儒昂岛——它的“表弟”的岸上。——让-保罗·娇兰——————第七章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往期相关文章sunillusion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yy/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