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闲篇北纬18度的花香
请问一边的眉毛发白是怎么回事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m/47308.html 三月,每个人都想和春天撞个满怀。 去年北京才迈出疫情笼罩的阴霾,我便抱着相机开启了小区寻花之旅。 扯闲篇:姗姗来迟的四月花香 “遇见一株植物,就要认识一株植物。” 这是“形色”的一句口号,一年多来伴随我认识了不少花花草草。有空的时候翻看这些图片,其乐亦无穷。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不仅局限于人文,就连生长的植物也大相径庭。 来,我们继续赏花。。。 三角梅 小区里最热情似火的植物就是三角梅了。有的一株团团簇簇是艳红色,有的一株密密麻麻是粉白色,还有的就是嫁接而成的混合色。 在“形色”查到这模样的植物是叶子花,做了功课才了解,三角梅与叶子花是同科同属不同种“亲戚”。 她们的区别是叶子花的叶片为卵形,顶部比较圆润,表面有厚绒毛;而三角梅的叶片也为卵形,但顶部比较尖,表面没有绒毛。 各种颜色的“花”其实不是她的花,而是花苞片,一种变态叶。仔细看,真正的花是在枝端向阳而生的白色小花。 一首刘禹锡的《春词》,来描绘大自然此一妙笔,再合适不过了。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鸡蛋花 第一次见鸡蛋花还是在Tahiti,明黄色的花瓣,向外逐渐变浅至白,和水煮蛋的横断面有异曲同工之处。 然而这一株却是红紫色的,和记忆中的鸡蛋花尚有出入。经过一番查询,才发现自己竟是误打误撞遇上宝——这是较为稀有的红鸡蛋花。 鸡蛋花是佛教的“五树六花”之一,又称“庙树”或“塔树”。 落叶后光秃的树枝弯曲自然似盆景,也有一定的观赏性。 朱槿 一溜矮小的灌木丛静卧于围墙之下,绿叶虽不起眼,红花却偏生在其上。一朵朵大红花散落在上面,格格不入,却又浑然天成。 经典老番骤然在耳边炸开:“红花当然配绿叶,这一辈子谁来陪,渺渺茫茫来又回。” 朱槿又称扶桑,好熟悉的名字。据说去掉底部的花萼,可以吸允到甜甜的花汁。不过年纪大了,越来越胆小,路边的东西不能随便吃。 李白曾诗云:“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哎呀,我也很想啊。 蓝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又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难道是最近综艺节目看多了? 不过歌里的兰花草和图里的蓝花草是两样截然不同的物种。前者往往指蝴蝶花,而后者属于爵床科芦莉草属植物。 蓝花草的叶子和柳树的叶子颇有些相似,而茎则像竹节。既有柳叶的柔,又有竹茎的刚。 其花朝开暮落——早上盛开,中午或傍晚则会凋零。因此又得名“日日新”。难怪其形貌好像在同每一个清晨通勤的打工人道一声“早安”! 芭蕉 逛着逛着居然在小区里发现一株芭蕉,瞧着她们就有一种想要尝尝的欲望。 芭蕉和香蕉口感差不多,只是外型上有所分别。 说到种芭蕉,不由得想起红楼梦大观园中,曹雪芹老先生也是用文笔种下了不少芭蕉。 比如黛玉的潇湘馆里种的是芭蕉和梨花,宝玉的怡红院中种的是芭蕉和海棠,探春的秋爽斋里种的是芭蕉和梧桐。 芭蕉常被佛经用来阐释教义,主要是代表“空”的涵义。不同的配搭也体现了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 看芭蕉叶那半卷的叶子,就像人们不开心时萎靡的样子。再看黛玉,从小父母双亡、远离故土、寄人篱下、心性敏感,多愁善感的她,总与落花和眼泪相伴,伤春悲秋。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淅淅沥沥的下雨,黛玉听着窗外雨滴竹梢,雨打芭蕉,于是做出一首秋字环绕的《秋窗风雨夕》。 想起一个笑话,提问:红楼梦中的《秋窗风雨夕》是谁写的?有答林黛玉的,有答薛宝钗的,还有答贾元春的。结果正确答案是:曹雪芹。 琴叶珊瑚 千娇百媚显于面,祸患之毒藏于心。 看到形色上明显的提示,这花有毒!原来她的花芯上的乳汁有毒素,这会引起水泡或脓疱,进而导致皮肤发炎。 小花挺好看,有些樱花的神采。因为花瓣像大提琴,所以又叫琴叶樱。 但是有毒这事儿实在是应该立个牌子说明一下,万一小朋友不懂事,触碰到花芯上可就麻烦了。 龙船花 古人相传十字形状的咒符可以避邪驱瘟,就像十字架可以罩护人们不被吸血鬼伤害一样。 特别是在端午期间,划龙船的人们把龙船花与艾草一起插在龙船上,引得岸上的人抛花以求热闹吉祥,久而久之就叫龙船花了。 都是红花配绿叶,这团小小的龙船花聚在一起格外团结,相比之下,而朱槿则显得尤为傲娇,自成一派,独领风骚。 一首关于龙船花的佳诗作结: “碧叶团花锦簇船,每逢佳节喜开颜。 秋风秋雨秋阳照,彩蝶游人去复还。”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wh/7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广州荷花开啦最美赏花攻略收好,错过等一
- 下一篇文章: 山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