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体会吴哥之美下
十、女王宫,吴哥艺术之钻 女王宫(BanteaySrei),位于暹粒东北约32公里处,始建于公元年,比吴哥寺、巴戎寺都要早,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供奉湿婆神。寺庙规模不大,以红色砂岩建造,色彩艳丽,所有外墙布满了极为精美的雕刻,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 1、女王宫位于效外,距离暹粒32公里。 2、女王宫规模不大,坐西朝东,共有三进门头和院落,这是第一进东大门,比一般的大门要矮些,不太起眼,比起吴哥其它寺来,略显低调。 3、门洞虽然矮小,但门楣上的浮雕花纹一点不马虎。 4、穿过东大门后,是一条用粉红色沙岩土铺成的长长甬道,一直通向女王宫的主建筑群。甬道二侧的“林迦”,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是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神庙,象征着生命力的生生不息。 5、第二进大门,游人如织。 6、门楣的造型和浮雕更漂亮 7、第三进就是女王宫的主建筑群,长米,宽约米,比微缩景观稍大些。这几天看久了灰黑色的吴哥其它古迹,突然看到一片红砂石,顿时令人眼前一亮。 8、主建筑群内有三座中央塔,建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因为塔前有配殿和藏书楼,没有办法从正面完整拍摄三座塔。 9、5年我曾来过这里,那时游客是可以进入建筑群,近距离参观的。现在为了保护文物,任何人只能远观。 10、神庙的东北方和东南方有两座通常称藏书楼的小型建筑。 11、藏书楼局部 12、配殿 13、三座塔及配殿门前各有印度教神话中的神猴哈努曼(Hanuman)守卫着。 14、神猴看起来都比较新,这些都是仿制品,原件部分被盗,剩余的保存在金边国家博物馆内。 15、从基础到立柱、墙壁、门楣、门框、窗棂,所有建筑表面几乎被浮雕覆盖着,令人叹为观止。 16 17、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采用的是一种粘性极强的红土建造,所以色彩极为艳丽。 18、这种红土在半干时,表面粘性好,可随心所欲地雕刻出细腻复杂的图案。建筑建成后,经过晾晒风干,它就会象岩石般坚硬,千年不蚀。建造于公元年的女王宫,居然颜色与浮雕还保存得如此完美,让我们能够在今天有幸一睹千年前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就是得益于这种红土材料。 19、繁复的门楣浮雕,精美绝伦。 20、每一寸墙,每一个角落都雕满了花纹。 21、塔础上的花纹图案 22、门框两旁的仙女浮雕,姿态优雅,栩栩如生。 23、配殿建筑,三层门楣上的浮雕最有看点。 24、刻画了印度教的神话故事 25、假门装饰。无论是门扇,还是门框、门楣、门柱,没有留下一丝空隙。 26、门的局部装饰 27、葫芦形窗 28、建筑上的石雕可以到如此精细的程度,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让人有种在欣赏檀木艺术品的错觉。 29、每一片树叶都雕得如此逼真 30、一个小小的门楣都如此用心,女王宫绝对是吴哥古迹中最精致的建筑,没有之一。 31 32、角落里的蛇神那伽 33、门楣上除了印度神话故事,也有只是些几何图案的花纹。 34、细腻的刀工堪称一绝 35 36、女王宫的规模不大,但小巧玲珑,在不大的区域中,无处不体现那流畅细腻的刀工和纤巧柔美的线条,犹如置身在一座艺术宫殿中,这在所有的吴哥浮雕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一点不为过。 十一、罗洛士群,最早的吴哥风格建筑 罗洛寺群,由巴空寺(Bakon)、神牛寺(PreahKo)和罗莱寺(Lolei)三处遗址组成,寺与寺之间相隔2公里左右,这里有柬埔寨最早的吴哥风格建筑。 1、罗莱寺,正在维修中,不得靠近,所以我们只在外围看了看。这是阇耶跋摩二世于年建造的,吴哥帝国早期的首府。眼前的残垣断壁给人一种落魄和沧桑感。 2、寺院旁有僧侣居住,墙上白板上的中文字,甚为有趣。估计僧侣们在学习一些简单的中文。 3、神牛寺,吴哥最古老的寺庙,供奉湿婆和国王的祖先。也已残破不堪。 4、神牛寺门前的神牛,传说它们是毗湿奴的座骑。 5、塔前静卧的神牛 6、巴空寺,是罗洛寺群中面积最大的寺庙,它是第一座以须弥山为宇宙中心概念的寺庙建筑。 7、石阶旁的雕刻 8 9、守望的石狮 10、在暹粒经常可以看到当地人推着小车挂着竹筒叫卖,那是棕糖树的花汁,可用来制糖。棕糖树结的果子,叫棕糖果。我们尝试了一下,并不好吃。 11、据说棕糖树有雌雄之分,哪个雌,哪个雄,你懂的。 十二、崩密列,依然沉睡的古城 崩密列(BeangMealia),位于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处,建于12世纪的苏耶跋摩二世朝代,是一座供奉湿婆神的印度教寺庙,规模几乎等同于吴哥城,但与吴哥城不同,它没有进行过修缮,依然沉睡在密林中,主建筑已基本倒塌,到处看到断垣残壁。不过,正由于它的原始风貌,才更能让人感受到它那神秘的气氛与一种“废墟美”,也给人以一种遐想,有一种探索的冲动。 崩密列并不包含在吴哥通票里,需另外单独买票,门票5美元。 1、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崩密列。城门塔楼形状依稀可辨,但大部分已经坍塌,乱石散落一地,让人无法靠近城门。 2、蛇树,虽然没有塔普伦寺粗壮,但从其周围崩裂的石块来看,依然感受到其对于寺庙建筑的巨大破坏力与杀伤力。 3、支离破碎的建筑,逆光下的树叶给了这里一点生机。 4、相比较还算完整的建筑 5、由于地处荒僻,崩密列内的大部分的浮雕和塑像都已被掠走。这是尚存的浮雕,由于在密林中长期见不到阳光,上面布满了青苔,给人一种极其静谧之感。 6、只剩下几根立柱的建筑,掉落下来的石块杂乱无章地堆积着。 7、看游记上介绍,以前来崩密列是没有栈道,没有路可走的,游客须在导游或当地人的带领下爬上爬下穿过这片巨大的废墟。凡事都有二面性,现在的栈道虽然方便了游客,但却少了一份探险的意味。 8、比起塔普伦寺的树,这里的树要小些,树根缠绕寺院时也显得柔情一些。 9、喜欢这样的树根,让人有厚重的历史感。 10、乱石堆中,仔细找总能有所发现。 11、从栈道高处可以看到主殿。门扇、门楣、门柱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12、随处可见的残垣断壁 13、石缝中倔强的生命 14、被植物的藤蔓和树根包围的藏经阁,从中仍然可以窥视到吴哥王朝曾经的辉煌。 15、据说,过去崩密列曾经是红色高棉占领的地区,他们为了防止敌对势力的进攻,在附近埋设了大量的地雷。红色高棉失败后,经过德国政府多年的援助,好不容易才在年把地雷排除干净,对外开放。所以现在在景区开放的范围内旅游还是安全的。但个人觉得还是不要擅自离开崩密列范围去探索周边的林地或草地,万一有漏排的地雷呢。 16、乱石前竖立的浮雕梁,述说着这里的繁华。 17、被藤蔓缠绕,长满青苔的建筑,很有岁月的味道。 18 19 20、废墟中的仙女 21、废墟中的的那迦 22、眼神清澈,单纯可爱的姐妹俩,除了会说“我爱中国”外,还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令人有点意外。 23 24 25、从崩密列的南门出来,前往停车场,路边的人文景观给了我们意外的收获。猪仔是这样躺着奔赴刑场的。 26、中午时分,正值学生放学,送学生回家的“校车”就是这种拖拉机。 27、骑单车在马路上穿行的小学生 28、从我身边呼啸而过的摩托车 29、排球二传技术相当标准 十三、空邦鲁村,悠然的水上人家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同湄公河相连。湖上有很多水上村庄,比较出名的有三个:空尼也称越南浮村(VietnameseFloatingVillage)、空邦鲁(KampongPhluk)、空邦克亮(KampongKhleang)。越南浮村离暹粒市区最近,据说比较商业化‘,空邦克亮比较远,所以我们选择的是去空邦鲁。 1、车子在颠簸的公路上行驶,因为是旱季我们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售票处,买完票后,汽车又行驶了一段路,到达了一个“码头”处停了下来,在这里我们要乘船进入水上村庄。 2、“码头”处黄色混浊的河水上机动船一溜排开,我们被安排上了其中的一艘,船向河内陆驶去。 3、岸边不时掠过一排排的高脚屋,这就是空邦鲁村的水上人家。 4、与空尼的越南浮村不同,空邦鲁居住的都是贫穷的柬埔寨人,他们的棚屋是固定的,是长久的落脚之地,所以屋子建得离地面很高,而且还要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因为雨季到来时,这里的大部分地方仍会被水淹没。 5、远处的“十字”告诉我们,这是一座教堂,建在村里地势较高的一片高地上,即使是在雨季也不会被淹没。 6、船越行越远,二侧的高脚屋也越来越密。细细的木条支撑着的铁皮高脚屋参差错落,一间挨着一间,想必这里就是人口最密集,最“繁华”的居民区了。 7、也有看起来比较整齐、美观、色彩艳丽的高脚屋,据说这在当地属于富裕人家的房子。 8、村民以打鱼为生,船是这里每家每户赖以生存的工具。 9、船上的村民,筐内装着刚打上来的小鱼。 10、“人行天桥”,村民可以通过它往来于二岸。 11、独自过桥的小女孩,下面就是混浊的河水。这在中国的城市中家长是绝对不会放心的。 12、在污浊的水中泡澡的村民。除了泡澡,当地人洗菜、淘米所用的水,居然也是来自于这些水,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沉淀而已,令人难以置信。 13、叭在船头睡觉的男孩。环境造就了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身怀绝技。 14、驶入洞里萨湖中心的船只,激起阵阵“黄色波浪”。 15、为了能更多地了解水上人家的生活状况,我们决定上岸进入村庄走走,船在原地等我们。 16、高脚屋的底层,四面通透,不住人。雨季时这里将完全被水淹没。旱季时,可以用来存放杂物等。村民正在炒着虾皮,飘出阵阵香味。 17、高脚屋的二层,卧房、厨房都在这里。干净利索的长者让我另眼相看。 18、我们站的陆地,当雨季时,就是一条水道,那时,这里才是一个真正的水上村庄。只有旱季时,我们才能脚踩沙地行走在村庄里。19、房子虽然简陋,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村民们用鲜花点缀着窗台、露台,生活的情趣丝毫不因为贫穷而减弱。20、一家似补习班中的大眼睛女孩,令人印象深刻。 21、母女俩,悠闲而无忧。 22、睡得正香的女孩,吊床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烤香蕉,生活简单,快乐。 24、见我镜头对着他,害怕得哭了起来。 25、光着屁股玩沙的孩子 26 27、学校 28、老师与学生 空邦鲁因为交通不便,所以游客稀少,保留了比较原始的风情。他们的生活较为贫困,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常人无法想象,但他们却简单、快乐、无忧无虑。 十四、金边皇宫,承载一个半世纪的荣辱 金边皇宫(RoyalPalace),坐落在金边的中心,湄公河的西岸。始建于年,曾于20世纪初扩建。内有大小宫殿20多座,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先后有六位柬埔寨国王居住于此(包括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西哈努克国王和莫妮卡王后)。目前西哈努克的儿子,现任国王,年轻英俊的西哈莫尼是皇宫的主人。 1、皇宫前的草坪广场,买些玉米粒抛洒,引来无数的鸽子,非常壮观。正对的建筑是皇宫检阅观礼台,位于皇宫东面围墙的中央,面向湄公河,这里是国王加冕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 2、皇宫围墙 3、进入皇宫,豁然开朗,眼前是幢幢典型的高棉传统建筑,金光灿灿,尽显皇族特有的贵气。 4、从皇宫里面看到的检阅观礼台。建筑左侧即皇宫的北面部分,因有王室居住,游客必须止步于此。这也是皇宫内的一个分界点。 5、皇宫加冕厅,这是皇宫里最主要的建筑。不对游客开放,游客只能站在厅周围的走道上向里面张望,不允许照相。这里是会见外宾、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重大活动的场所。0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柬埔寨时,就是在这里与西哈努克国王会见的。 6、屋脊两端尖尖翘起,据说那是龙的形象。每一根柱子上方都雕塑着一位女神托起屋顶,造型非常美观。 7、加冕厅北侧的鸡蛋花树,开满了鸡蛋花。鸡蛋花树是一种强阳花卉,日照越充足,生长越繁茂。柬埔寨的气候条件正好适合种植。 8、盛开的鸡蛋花 9、御宴厅,皇室招待重要贵宾的宴会厅,也是皇家芭蕾舞团表演古典和传统舞蹈之处。 10、御宴厅侧面 11、皇家休息室 12、皇家休息室屋顶,色彩明艳、视觉感极强。 13、整个皇宫内有大小宫殿二十余座,错落有致,整体风格统一,以黄、白两色为主。黄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罗门教。在柬埔寨的历史上,佛教与印度教都曾成为国教,这与国王的信仰有关。 14、皇宫的正门,外国领导人来和国王进出才开。门窄且高,据说是方便国王骑大象通过。 15、满园的红花绿叶与金色的皇家建筑相得益彰 16、不时有僧侣缓步走过 17、鸽子无处不在 18、屋脊两端流畅的线条 19 20、很有艺术感的窗户 21、银殿,皇宫中另一著名的建筑。是收藏国家宝藏,展示皇室财富的地方。整个宫殿的地面用多块纯银砖铺成因此得名。 22、银殿的西侧摆放着吴哥寺的微缩模型 23、银殿的东侧有几座不同风格的灵塔,那是供奉国王骨灰的墓塔。几任国王的骨灰都被安放在这里。我们所熟悉的前国王西哈努克的骨灰也安放在这里,这座皇宫见证了西哈努克一生的悲欢,也承载着柬埔寨一个半世纪的荣辱。 24、灵塔,从其精致度便可预知它的主人非同一般。 25、灵塔 26、灵塔周边的回廊内绘满了以印度神话为主题的大型壁画,是由40位艺术家于年精心绘制的,被柬埔寨人视为国宝。 27、从这些壁画中,我们能够领略到当年柬埔寨的繁盛。 28、小巧玲珑的建筑 29、繁复的细节 30、精致的屋脊 31 32、水潭里盛开的蓝莲花,传说是佛祖的化身。 摄于年3月 全篇完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wh/1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虎门各村历史大全,好珍贵的资料各位童鞋
- 下一篇文章: 2015年度最受欢迎室内设计,一定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