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夹竹桃科鸡蛋花属植物)

鸡蛋花(PlumeriarubraL.cv.Acutifolia),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肥厚多肉。叶大,厚纸质,多聚生于枝顶,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

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状,径约5~6cm,5裂。

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香。

花期5~10月。鸡蛋花夏季开花,清香优雅。

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其状甚美。

适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可入药。

原产美洲,中国已引种栽培。

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被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其树形美观,奇形怪状,全株茎干含有乳汁,在温室栽培时冬季会落叶,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现,但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约5米,最高可达8.2m,胸径15~20cm;

枝条粗壮,带肉质,具丰富乳汁,绿色,无毛。

叶厚纸质,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0~40cm,宽7~11cm,顶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

中脉在叶面凹入,在叶背略凸起,侧脉两面扁平,每边30~40条,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

叶柄长4~7.5cm,上面基部具腺体,无毛。

聚伞花序顶生,长16~25cm,宽约15cm,无毛;

总花梗三歧,长11~18cm,肉质,绿色;

花梗长2~2.7cm,淡红色;

花萼裂片小,卵圆形,顶端圆,长和宽约1.5mm,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

花冠外面白色,花冠筒外面及裂片外面左边略带淡红色斑纹,花冠内面黄色,直径4~5cm,花冠筒圆筒形,长1~1.2cm,直径约4mm,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喉部无鳞片;

花冠裂片阔倒卵形,顶端圆,基部向左覆盖,长3~4cm,宽2~2.5cm;

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基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3毫米;

心皮2,离生,无毛,花柱短,柱头长圆形,中间缢缩,顶端2裂;

每心皮有胚株多颗。

蓇葖双生,广歧,圆筒形,向端部渐尖,长约11cm,直径约1.5cm,绿色,无毛;

种子斜长圆形,扁平,长2cm,宽1cm,顶端具膜质的翅,翅长约2cm。

花期5~10月,果期栽培极少结果,一般为7~12月。

生长习性

鸡蛋花是阳性树种,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但也能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

只是荫蔽环境下枝条徒长,开花少或长叶不开花;

而黄花鸡蛋花在荫蔽湿润环境下,枝条上会长出气生根。

适宜鸡蛋花栽植的土壤以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土为佳;

这样生长的植株健壮,花量大,花色鲜艳。

土壤瘠薄时鸡蛋花生长发育不良,花形小,花色暗淡。

鸡蛋花耐干旱,忌涝渍,抗逆性好。

但是,干旱不利于植株发育,严重时生长不良;

渍水则容易造成根系腐烂。

鸡蛋花耐寒性差,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6℃,越冬期间长时间低于8℃易受冷害。在中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城镇,露地栽培一般可安全越冬;华中、华北地区只宜盆栽,冬季入温室越冬。

分布范围

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在云南南部山中有逸为野生的。

原产墨西哥;现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品种分类

1、红花缅栀(P.rubraL.),原产墨西哥到委内瑞拉及西印度群岛,花粉红色或红紫色。

2、黄缅栀(P.rubraL.formaacutifolia(Poir.)wood.cv.“Gold”),园艺栽培种。

3、鲜红缅栀(P.rubraL.cv.“Cerise”),园艺栽培种。

4、暗红缅栀(P.rubraL.cv.“HiloBeauty”),园艺栽培种。

主要价值观赏价值

鸡蛋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整株树显得婆娑匀称、自然美观。

成龄鸡蛋花的多年老树干,自然形成的形状苍劲挺拔,很有气势;

其树冠如盖,满树绿色,自然长成圆头状。

鸡蛋花的花期为4-12月。

每年4-5月开始开花,鸡蛋花在光秃的枝条顶端先长出花蕾,或花叶同时抽出生长;

每一串花序抽出的花渐次开放,而不同的枝条也先后开花,经久不衰,优雅别致,满树繁花,花叶相衬,流彩溢光。

鸡蛋花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花开后的香气清香淡雅;且花落后数天也能保持香味。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鸡蛋花同时具备绿化、美化、香化等多种效果。

在园林布局中可进行孤植、丛植、临水点缀等多种配置使用,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中国南方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优良树种。

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庭院、绿带、草坪等的绿化、美化。而在中国的北方,鸡蛋花大都是用于盆栽观赏。

经济价值

鸡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还有有红、黄两种,都可提取香精供制造高级化妆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剂之用,价格颇高,极具商业开发潜力;

在广东地区常将白色的鸡蛋花晾干作凉茶饮料;

木材白色,质轻而软,可制乐器、餐具或家具。

药用价值

鸡蛋花经晾晒干后可以作为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暑、润肺润喉咙还可以治疗咽喉疼痛等疾病。

在广东地区常将白色的鸡蛋花晾干作凉茶饮料,很受欢迎。

鸡蛋花是中药略带甘苦味,治疗夏季的中暑情况、夏季经常发生的痢疾病症、腹痛肚子疼等疾病,都可以搭配其他的中药一起进行治疗。

还可以治疗秋季转凉之后的咳疾,有化痰清肺的作用。

药理作用

从埃及产红鸡蛋花(Plumeriarubra)及粉红鸡蛋花(P.Rubravar.alba)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鸡蛋花素(plumericin)等,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结核杆菌都有明显抑制效果。

鸡蛋花甙对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也有显着抑制作用。

此外,鸡蛋花甙还有明显通便作用,对小鼠通便的ED50为0.12g/kg,患者于睡前服0.2~0.3g,次晨可泻下1~2次,剂量大于0.3g还有利尿作用。

红鸡蛋花茎、皮、叶及带皮茎的水提取液对兔、豚鼠、猫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痉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暑。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①《岭南采药录》: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止咳。

附方

治痢疾,夏季腹泻:鸡蛋花干品四至八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5~10g;茎皮10~15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化学成份

树皮中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鸡蛋花甙(plumier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等。

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3-O-咖啡酰鸡蛋花甙(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鸡蛋花甙(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β-dihydroplumericinicacidglucosyles-ter),1α-鸡蛋花甙(1α-plumieride),原鸡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8-异鸡蛋花甙(8-isoplumieride)。

植物文化

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花语

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

鸡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芳姿,却有着很简单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组成了一个清新,充满希望的花语。

国花市花

鸡蛋花是老挝国花,也是广东省肇庆市的市花。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在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wh/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