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来了,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这也意味着到了夏季最热的时候。

“入伏”后,

广州持续着

“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

但是,

地处花城的人们

有着与花儿有关的避暑妙招,

那就是——吃掉它!!!

现在就让花城君

来告诉你能消暑清热的

“八朵金花”

和它们的烹调秘方。

鸡蛋花

鸡蛋花是广东盛产的植物,因为花开里黄外白,像鸡蛋白包裹着鸡蛋黄所以叫鸡蛋花。鸡蛋花的树就像一顶绿罗伞,在巴掌大的绿叶间开满一簇簇五瓣柔圆的乳白色花,花瓣肥美润泽,花心是一圈晕染荡开的,带着甜腻的奶油黄色。它性稍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解暑的功效。

菊花

清香宜人的菊花花瓣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还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清热解毒。

冬瓜向来是炎炎夏日的消暑利器,但市面上卖的冬瓜茶总感觉其甜味有余,冬瓜味不足。因此用清热的菊花和利水的冬瓜相结合出一款消暑糖水既好喝又健康。

夜香花

夜香花,又名夜来香、千里香,味甘、淡,性平,是广东增城市独有的半野生蔬菜。

它无毒、味甘、性温、清肝、明目。广东人常将香气酷烈的夜香花植于露台或窗台之前,作为驱蚊防虫的绿篱,

它还可以用来做菜吃,口感嫩爽,馨香悠远,与其它食材一搭配就碰撞出浑然天成的清新风味。

所以,夜香花现在已广泛用作汤料、粥面配料及一般蔬菜烹饪,有清肝明目、疏风除湿的作用,对于急慢性结合膜炎、角膜翳、目赤肿痛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苹果花

苹果花可能平常比较少见,在一些卖花茶的地方会有。这种苹果花能生津止渴,避免了高血压患者大量饮水。

苹果花既然是花茶,所以用来煮汤也不需要太长时间,稍微滚一下就好了。

而玉米须则有利尿的效果,可以促进体内的水湿排出,减轻液体负荷。

金银花

金银花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清热解毒类药之一,有名的五花茶正是以它为主角的。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它有抗炎、抗病菌及解热的作用。

同时,它性味甘、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常用于血热毒痢、风热感冒、痛肿疔疮等。

木槿花

木槿花花期从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深秋,大多是早上开花,晚上凋谢,因此又被称为朝开暮落花。木槿花因为色彩艳丽多姿,生命力顽强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很少人知道,木槿花不仅可看,还可以作为中药入药用及作为蔬菜食用。

现代医学证明木槿花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钾等等,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硒和铬元素,对糖尿病及增强免疫力都有一定的好处,营养价值比较高。

木槿花味微苦,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疮肿及小便不利等。

温馨提醒:过敏体质人群不宜食用。

灯芯花

灯芯花又名灯芯草,味甘、淡,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的作用,与清热除烦的葫芦瓜以及滋阴惹味的瑶柱,煲成一款具有清热祛暑、降火利尿作用的靓汤,正是解暑必备佳品。

南瓜花

南瓜花都是夏天消暑的美味佳肴。南瓜花最好选择未开花或刚开花的,口感会更脆嫩。

南瓜花用来滚汤,清爽可口,味道清甜。但是,需注意的是,南瓜花花蕊比较苦,花托比较硬,所以煲汤的时候通常会先去掉。

而南瓜花花柄可以撕掉表面粗糙的一层以后用来炒菜,也是相当不错的。南瓜花味甘性凉,能清湿热,消肿毒。

三伏天如何养生?

防晒避暑养心气

避暑|再热也不能贪一时凉快

高温天气应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一般来说,晴日里,上午九点以后或者下午四点之前就不宜外出。

夏季高温也不能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凉过夜或阴冷无度,可能会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当在室内感觉凉意时,一定要站起来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补水|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

防暑很重要一步就是先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啦,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消耗,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开水和茶水。

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需要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水分,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含水量高的蔬菜有:冬瓜、黄瓜、西红柿、丝瓜、苦瓜

含水量高的水果有:西瓜、柠檬、橙子、梨

防晒|不要成为一个“肤浅”的人

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霜。

遛弯可以在傍晚时分,不过需要带上清凉油、花露水用来防止蚊虫叮咬。

祛湿|防暑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湿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

暑湿之气乘虚而入,老人、儿童和体虚气弱者很容易心气亏耗,出现中暑症状。

对策:豆蔻煮水喝:豆蔻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好饮品,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

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jz/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