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li

编辑:Yanyan

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意是一代胜过一代,但当下的解读,更偏向“后浪”对“前浪”造成了冲击。

近年来食品饮料界似乎也出现这样的趋势,新兴品牌高速发展,对一些沉淀较长时间的食品饮料企业发起了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少行业巨头,都面临着发展困局。

达利食品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孟海鹏部长在FBIF

图片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

但成立于年的达利集团在这轮挑战中的表现却十分亮眼。

集团年营收亿元、年营收.8亿元,即使是在疫情冲击巨大的年,达利的营收也达到了.62亿元。

达利是如何在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今天,仍能稳步前进呢?日前,达利食品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孟海鹏部长,在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饮料与零食创新分论坛上,分享了达利集团在创新上的经验与心得。

01

发挥原生优势,在人们记忆的沃土深耕

年轻消费者支持国产,且对经典品牌有着一种情怀。他们对发展时间较久的本土企业有更高的信赖感和支持度。这是这些企业的原生优势。

在新时代,对大企业如何把握、扩大这种原生优势的议题,达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深耕食品饮料行业的28万个小时

新时代下,企业既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要对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有洞察,大企业凭借原生优势“吃老本”是不够的。达利于此采取的对策是“深耕、专注”。

专注这件事情上,有个很有名的概念——“一万小时定律”。它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在这个领域至少专注研究个小时。而达利集团从年成立至今,约有28万个小时都专注于食品饮料领域。这种专注带来的,是多样的产品品类,与遍布全国的销售网。

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如何满足?达利依据深耕行业的经验和消费者洞察,推出了多种适应于不同消费场景,提供给不同身份、偏好消费者的食品和饮料。

年,伴随着“小燕子”赵薇说着“好吃点,好吃你就多吃点”的广告语,达利旗下的好吃点香脆饼干,成为了许多90后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好吃点香脆核桃饼

图片来源:达利集团天猫官方旗舰店

直至今日,好吃点香脆饼干系列在达利集团天猫官方旗舰店的月销量依然有+,评论高达5万多条。

据达利食品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孟海鹏部长介绍,达利集团深耕食品饮料行业,目前已经在三大消费板块树立了7个品牌。休闲板块有大家所熟悉的达利园、可比克、好吃点;在即饮板块有大家所熟悉的和其正、乐虎;在家庭消费板块有豆本豆、美焙辰。

达利是中国民营本土企业,而新生代消费者的成长期正好是达利迅猛发展的时期,其旗下的许多产品都在年轻群体中拥有记忆基础。这种“童年回忆杀”和“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印象,是达利的原生优势。

2、通过一张遍布全国的信息网,倾听消费者心声

遍布全国的销售网,可以提供丰富的终端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

达利的全国布局

图片来源:达利集团官方网站

“达利的销售网点遍布于全国的各个市、县、乡。整个销售网络、业务员已经组成了一张网,通过信息网,达利可以快速触达消费者需求,让产品快速地到达消费者面前。

同时,集团也会根据这张网反馈的信息进行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

比如说有些地区在不同的季节,送礼的习惯比较频繁,达利会针对性推出礼品包的产品;又比如说针对一些便利店、门店,集团会推一些小份量、小包装的产品,来满足、应对消费者需求。”孟海鹏在论坛上说到。

达利在食品饮料行业专注、深耕,发展了多种产品品类满足消费者,又通过多年建立起来的信息网络接收消费者的反馈,洞察消费者需求,适应了新时代的消费者导向趋势。

02

在新消费场,达利玩起了创新的“帽子戏法”

在足球比赛里,同一人一场获得三个进球,称为“帽子戏法”。而达利在新消费时代的场域里,也通过抓住三个重要的核心创新点,不断自我升级和迭代,实现了企业的新突破。

1、通往新时代的秘钥:消费者与市场是创新的基点

食品行业里,消费者的快速变化、市场的变化,都是一直存在的。从一方面来讲,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从另一方面来讲,企业也需要这种变化,从这中抓住机遇进行产品创新。

达利食品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孟海鹏部长

图片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

达利食品集团产品研发中心孟海鹏部长在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提到,产品一直在变化,达利也一直在创新。达利的创新首先是基于对消费需求、对市场的洞察和挖掘。

豆本豆有机豆奶

图片来源:微博

豆本豆豆奶

比如达利在年,推出的国内第一款完全不添加香精和防腐剂的豆奶品牌——豆本豆。

为什么做这个品牌?孟海鹏讲述了研发豆本豆的初衷。

达利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