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

排名不分先后

母亲坐在春光里

与冬夜的距离/孙梧

母亲之歌/雪弟

送母亲坐高铁/同意

思故乡/雪兰

茄子/蓝叶子

木梳/胡益

不止一次写到黄昏/巫仕钰

落叶帖/燕归来

领地/渡

喜鹊/木头

天上住着两个月亮

母亲,一想到你……/韩景生

在一粒米饭中看见我的母亲/李秀莲

外婆/楚天舒

春天,遂想起/心上秋

母亲的绘画/张喆

隐喻/离若

我多想做个好人/张采洱

指月亮/宛兮

最深情的歌/石华

哦!亲爱的小孩/娄军

母亲,以炊烟的样子呼唤着我们/胡海荣

风里有你的味道

母亲/轶星

母亲节,她们全都来了/心帆

归程/李鹤影

母亲的母亲节/王书理

老柳树/安心

午夜两点/天佐

母亲/祥子

预言/空灵

我从未以温柔笔触写过她/飞雪

听/柒零年代

最好的夏夜/天晴了

与冬夜的距离

孙梧

若灯熄灭的晚一些,一定有燃烧出的咳嗽声

能够守住深夜的,一定是我的母亲

在乡下,在草屋,温度是慢慢下降的

舍不得烧的火炉会熄灭。关节里多余的骨刺

会伸进深夜一寸,再伸一寸

会刺醒屋外:已经没有肉体的草垛

藏几只麻雀。天井的冰冻会加厚几分

也刺醒此时此刻的我

在暖气里辗转反侧,在深夜里失眠

窗外的雪藏在风里

风用去了我的睡意,替我测量城市与山村的距离

它每走一步,雪会覆盖一步

吹到草屋前,我就能听见

我的母亲埋在夜里,不肯说出一个冷字

母亲之歌

雪弟

应该是从六十岁开始

母亲的人生出现了转机

这年,高大、暴躁的父亲

坐在了轮椅上

他开始仰起头说话

一句一句“雪娘”,满含温柔

母亲说

——这老天啊

母亲一边说

一边哭了起来

送母亲坐高铁

同意

母亲坐在椅子上。母亲坐在微风里

春光把她的笑浅浅漾开

每顿餐食,还可以两杯小酒

每一杯,分三次喝完

她已是八十六岁高龄

脚步蹒跚了,一次只能走十余分钟

对于她来说,似乎每一种离别

都蕴藏着深意

孙子开学离家,她就开始哭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就是牵挂”

要去女儿家了,高铁站的电梯

玻璃门合上,缓缓上行

她慌忙摘囗罩,门外送行的儿子

一瞬间消失在她的泪光中

思故乡

雪兰

那弯弯的月亮是你的眼睛吗

母亲

夏日的夜晚

萤火虫点亮乡愁

仿佛你又回到我的身旁

为我摇扇,为我驱赶蚊虫

春意融融的山坡上

你接过素不相识的阿婆肩上的重担

你的美丽

葳蕤了漫山红艳

那爱意浓浓的小屋里

你为邻村的孤寡老人熬汤煎药

满屋子都是你的芬芳

那穿越苦难

穿透时空的光

是你留给人世永远的温暖

茄子

蓝叶子

母亲的小菜园

入二伏达到鼎盛

西红柿,单蹦地红

豆角隔一天能摘一柳条筐

黄瓜妞妞说长大就长大

不起眼的茄子,一垄接一垄开花

生茄子涩涩的,吃了还黑牙齿

如果不是饿得慌,没人去招惹它

没有鲶鱼也没有肉

母亲做酱茄子,快出锅时

把切好的葱花,蒜末香菜末放进去

没等到家门口,喷香的味道扑鼻

可是小时候,没觉得母亲的厨艺有多好

长大后,她托人带来的茄子干

开春会被扔掉

“紫色树紫色花,紫色瓶里装芝麻

今年是她离世十八周年

我稍一用力想

掉一地眼泪疙瘩

木梳

胡益

常常想,在大巴山找一块地

栽一棵小叶黄杨,做一把黄杨木梳

再叫母亲回娘家,再做一次新娘

木窗下,长头发梳三遍

喊声起轿,反身抱住外婆哭

我也哭

有一回看到母亲头上落满了雪

有一回看到母亲双腿泥泞

有一回,天黑尽了,母亲也没回来

突然想起,她走时

忘了把她陪嫁的黄杨木梳

放在她手里

不止一次写到黄昏

巫仕钰

过去。每当写到黄昏时,太阳就要落山了

炊烟就从那有些老旧的瓦房上升起

这是童年里最温暖的符号。母亲

这时,我与小伙伴们追逐着,模仿鸟儿归巢

秋天越走越深。稻谷黄了,桔子黄了

八月的桂花也黄了,用它的香

铺满了我们曾经住过的院子与瓦屋

母亲,我知道您已离开了瓦屋

——住到深山里,去了人间的那一头

母亲,我也离开了瓦屋,混进了城

城里不见炊烟,楼房高于树木

跟着时光走,我也走到了人生的秋天

今天。当我再次写下黄昏时

那轮夕阳,将自己印在玻璃幕墙上

像一只巨鸟,迟迟无法归巢

落叶帖

燕归来

弯腰。流泪。念悼词

空轮椅上堆满叶子

我和患有臆想症的婆婆一样

经常喋喋不休

每一天都长刀子,每一天都有树叶被刺中

公公在念大悲咒

日子随叶子飘落

领地

母亲守着乡下老屋

五年来,她只留一点光晕空间给自己

做饭点一眼灶孔

吃饭用一小桌角

其它大部分封存、遮盖

每次回来,我们先要

掀开积满灰尘的灶台、桌面

和锅碗瓢盆上的遮布

一边擦一边发着无可奈何的牢骚

她好像做错事,站立一旁

小心翼翼

递来干湿抹布或扫把

我们离开,她又覆盖

并主动缩小自己的空间

成为这间老屋的妥协者。我们再次回来

还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帮她收复

这日渐沉默的领地

喜鹊

木头

它们的情报有时很准确

前天一大早

就登上门口的大杨树

预告了几个时辰后张生家婴儿的啼哭声

更早之前

麦子返青时迟到的雨

更早更早些时候

柳莺收到来自鸡鸣寺附近的录取通知书

从今天起,它们都是大骗子

母亲说

我昨晚梦到你回家了

天刚亮,喜鹊又登上了大杨树,叽叽喳喳

母亲坐在门口的老石墩上

空等一个上午

一个中午

再加一个下午

母亲,一想到你……

韩景生

母亲,一想到你就像走进了梦乡

我听惯了那支美妙的摇篮曲,是用鼻音哼唱的

拽着你的衣襟,我没歇气,从童年一直走到大学

母亲,一想到你就像在听一支牧歌

我如一只风筝,总是被你放飞天际

漂流,漂泊,飘荡,却永远飘不出你的天空

母亲,一想到你就像在浏览一幅画

天边,一抹残阳写照回味不尽的情愫

你羸弱的身影,靠在老屋门口

倚成田园的深秋

在一粒米饭中看见我的母亲

李秀莲

在一粒米饭中看见我的母亲

她把一生放在淤泥里

深一脚浅一脚

一手秧苗,一手插扦

不断弯腰,后退

手指成为泥土的亲戚

高出的稗子是母亲的眼中钉

把田鼠麻雀当成盗贼

饱满金黄的稻穗是她嘴角的阳光

多皱的脸上开出灿烂花朵

一粒米饭中看见母亲一滴汗水

一碗米饭中母亲用多少汗水浸泡

她滤去苦涩,让晶莹剔透的米饭香喷喷

在一锅米饭中看见我的母亲

她把稻草当成了火焰

把灰烬当成生命

外婆

楚天舒

外婆在天上,在云里安家。

我没见过她

妈妈会烧一手好菜,说你外婆教的

妈妈会女红,说你外婆教的

妈妈会读书识字,说你外婆教的

妈妈也去天上了。外婆

想她了

春天,遂想起

心上秋

篱笆墙是否需补插,葡萄枝要不要

修剪,燕子窝下面的木板

该不该加固一下

这些,曾经都是我极少想起的

自从母亲走后,它们

却成了我每个春天必会念及的

而且,我还会迫不及待地想

母亲一辈子爱干净,清明节一到

就得把坟前墓后的杂草统统拔掉

母亲的绘画

张喆

返城前,母亲拿上麻袋

想把园子里的整个春天装进去

一一萝卜,莴笋,蒜苗,香菜,小葱......

这些乡村纯洁的事物

伸展着一种墨绿的平静

除此之外,一块黄心菜

窝在园子一角,正在生长温暖和甜意

我知道,这些时令菜蔬

都是母亲的爱和心血

在大地这张宣纸上,绘制出来的水墨丹青

隐喻

离若

母亲在菜地里浇水,除草,摘菜

头顶上洁白的团云

从清晨飘到黄昏

这些年,她越来越轻

步子越来越缓

岁月托着她老小的身子,从灶膛移到堂屋,移到院墙

再到菜园子

我知道,有一天,还会把她移到更远的地方

她越来越像一朵云

柔软,温和。透过湛蓝的背景

像雪一样寂静燃烧

烘焙着我中年的生活

她的寂静是一朵干枯的花

一个人默默整理房间,反复擦拭旧家俱和空杯子

院子里的蒲公英开了又落

她的目光常常追随它们去了天边

我多想做个好人

张采洱

在公交车站,

我一大早的在等班车上班

一个外地老人

操着方言向我问路

打听几路公交车,

可以去南镇

我指了指马路对面——

告诉他对面直走

有可以到达。

他茫然无措,也许他不知道是多少。

我多想做个好人

给他带路,可是

我不能错过上班的班车

一想到

错过一个做好人的机会

不免有些悲伤。

指月亮

宛兮

小时候,母亲对我说

不能用手指月亮

否则,月亮会割痛我的耳朵

后来,我不用手指月亮

我只抬头,抬眼望着月亮

月亮有时在,有时不在

它不在的时候,我就在梦里画一个月亮

母亲,你看

我有多么听话

想您的时候,月亮总挂在天上

天上住着两个月亮,一个在心里

一个在纸上

最深情的歌

石华

母亲没读过书,更不说懂音律

她一生只会唱一首歌

对姐姐唱过,对妹妹唱过

对我唱过,对弟弟唱过

母亲用襁褓包裹着这首歌

哄我们睡觉时,便抖落出来

只有一个歌词

是那种拉长的、舒缓的声调

“哦…哦…哦,哦…哦…哦……”

欢喜、忧虑、孤寂

无助、焦心、期盼……

饱含着一个母亲全部的情感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是我母亲

我哄我孙儿睡觉时

就唱母亲的这首歌,他仿佛懂了

祖父的心思。很快入梦

哦!亲爱的小孩

娄军

汛期来了

忧伤是连绵不断的雨水

顺着草房子嘀嗒下来

妈妈,你去了大海

大海在什么地方,妈妈

可以捞到一个男孩的地方

要走个日夜

妈妈,你带上笊篱

带上我的父亲

留下我的姐姐和妹妹

还有一只年迈的羊

多温驯的羊啊

和善的目光

像极了乡下所有温良的妈妈

可是,那不是我的妈妈

妈妈,我想你

一个人躲在黑暗的角落

孤独到想哭

多少年了

妈妈,我还是当初的那个孩子——

青草的肉身,石头的骨骼

苦菜花的气味

一个人进山,寻找月光取暖

一个人坐在在荒原上,对着落日出神

我游荡在大地上,把自己放逐到乡野

往返在麦子和雨水之间

母亲,以炊烟的样子呼唤着我们

胡海荣

母亲总以甜甜的样子

升起炊烟

和每一个日子

小时候,年代虽苦

母亲身边,总是围着一群

大大小小的年月。如同

我们满心欢喜

紧跟母亲身后的兄妹

母亲

轶星

五月是属于母亲的季节

蔷薇进入尾声茉莉开得正艳

感觉母亲一直不老

哪怕步履缓慢白发满头

父亲走了二十年的岁月里

不知母亲怎么打发那些时光

那些孤寂岁月如何慰籍母亲

那片老院子如何守护母亲

不知去哪儿的时间呀

忘记了母亲曾经也是一个

漂亮的姑娘

母亲节,她们全都来了

心帆

今天母亲节,雨水来了

阳光也来了

街边花店里,康乃馨在盛开

红玫瑰,波斯菊,百合花都在盛开

我的小花园里

茉莉打开朴素的身子

金银花和鸡蛋花的藤蔓

绿油油的攀爬着

沉默,谦卑,与世无争

傍晚的时候

我坐在她们身边,听

蝈蝈弹琴月亮吟唱流水和音

微笑的母亲,疼痛的母亲

皱眉的母亲,难过的不舍的母亲

她们全都来了

归程

李鹤影

我来自于你

相拥着此刻的风

风里有你的味道

母亲,在千里之外的五月

你为我种下的鸢尾、海棠与蔷薇

在视频里开得是如此惊喜

你还是那么善于调配季节的颜色

无论是菜蔬还是花卉

此刻,与你的相对而视中

我把一座荒城坐成了春天

母亲的母亲节

王书理

快到母亲节,幼儿园照例布置作业

妹妹迫不及待准备礼物送妈妈

她画上爱心,鲜花,还有一切

她认为最好的东西表达最强烈的爱

而我在赞赏妹妹的时候,意识到

其实这个节日也和我有关系

但我的母亲不知道有母亲节

她更记得我的生日,她的受难日

我多么想像妹妹一样可以

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但每次打电话都是母亲的关怀

把我欲说还休的情话掩埋

我甚至觉得有些羞耻

何以不能像妹妹一样张口就说爱你

话在咽喉却被尴尬哽住

还是换种方式默默地表达

写首诗吧,期待有一天

母亲能读到,或许妹妹能读懂

每一个母亲节,每一个孩子

无论年龄多大,心里都澎湃着对母亲的爱

老柳树

安心

儿时,我有一个玩伴

就是家门口的老柳树

它总会在每年春天

发出嫩绿的芽来

几十年如一日

乡亲们都知道

它的肚子烂了一个大洞

今年春天,我回到老家

又看见翠绿的柳条

垂环在她自己的肚子上

这时,母亲正好向我讲述

她坐了五个月子的青春

午夜两点

天佐

外面在下雪。母亲

我一件件套上你崭新的衣裳

弹开每处褶皱,如你所爱

给所有撘带打结

如打包心爱之物。封存

有落叶颤栗。在此时

我的喊声没有回应

我的体温徒劳

雪,落在冰面,

落在屋檐,落在

我的臂弯

白斗篷,鸽子,莲花,十字架

这是你人间最后的嫁衣了!母亲

你看,天使在壁画里列队

你看人间

雪在飞

母亲

祥子

母亲的视力越来越模糊

有时刷个碗也刷不干净

却能从脚步声,咳嗽声,汽车喇叭声中

分辨出是不是儿子回来了

不经常回家的我,经常对着母亲发火

母亲默默地把火接过去

塞进灶膛里

一转身,用没刷干净的碗

端着煮熟的糖水递过来

预言

空灵

母亲早已看穿,生活终究会出现

麻花扭曲的状态

她像一位判官

知道爱的世界,人神游其中

并不能怡然自得

永远不懂僵硬的身体

已如花梗

需要不断敲几个钉子固定

于是

总是难以取得好姿态

谁都不要以为生活

只要应和天时,只相信诺言

才适合在幽静的书斋里赏玩

让谁也看不出里面的内伤

我从未以温柔笔触写过她

飞雪

她的偏头痛,她的倔强

一个地主家的女儿,执拗地爱着我

那出身贫寒的英俊父亲

一个对自己节俭得近乎苛刻,

却大方地煮好红糖鸡蛋送给病人的母亲

那个夏天,带着我和哥哥到县城冰厅

让我们吃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的母亲……

我从未以温柔笔触写过她

她走之后我觉得空荡荡乱糟糟

她走以后我开始涂写一种不知是不是“诗”的分行

柒零年代

金莲寺,反复播放佛经

一角菜地里,

浇水的僧人在听

地里菜蔬在听

野草在听

飞翔的蝴蝶收起翅膀,

在听

多年前,母亲病危住院

我也在病房,播放同样的佛经

母亲在听,生死未卜的病友在听

窗外春风也歇下脚步,

在听——

最好的夏夜

天晴了

蛙鸣阵阵,鸣虫唧唧

下半夜,风终于不再燥热

一个村庄的寂静

后来归于一个庭院,一束灯光

那是属于母亲一个人的夏夜

清早起来,她依然在忙碌

十三只粉红小猪,挤在一起找奶头

母猪瘫睡一旁,浑身无力,满脸困倦

那是最好的夏夜啊!清晨的风也是凉爽的风

但我为何还有忧伤?最好的风

没能吹去母亲的疲惫

为何还要,吹白母亲两鬓的发丝

编委

排名不分先后

刘年、张二棍、聂权、代薇、还叫悟空、龚纯、桑眉、敬丹樱、雪漫天、呆呆、同意、雨倾城

选稿期刊

《嘉应文学》

宋朝的

喜欢作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zp/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