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秘方
白癜风的相关知识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1008/4488530.html 一碗热腾腾的汤,一杯清热解毒的凉茶,世代相传的秘方里,藏着五千年的文化和智慧。5月27日的课上,我们开启了爱的分享。 陈皮咸榄禾秆草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宁婉孜 住址:广东东莞(这个秘方好像是老广基本都知道的,不属于东莞特色,是广东特色)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陈皮、橄榄、禾秆草 做法:以陈皮包裹橄榄,再以禾秆草捆扎,置入粗盐罐中腌制三年以上即成。可用来泡水饮用,也可拿来煲粥、炖汤,风味鲜明。对于熬夜上火、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具有缓解作用。经过粗大海盐粒腌制数年之后,陈皮已变为棕黑色,陈皮的果香、橄榄的清香、禾秆草的糯香融合在一起。因为盐分较多,需要用滚水冲洗两遍,除去表面盐粒,第三泡即可正常饮用。它比凉茶的味道要好喝很多,有一种淡淡的药香,四季都可以饮用。 功效:缓解熬夜上火、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陈皮咸榄禾秆草,图片由宁婉孜同学提供,源自网络) 茶水去湿疹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一班曾子洋 住址:广东汕头 秘方提供者:爸爸 原料:乌龙茶 做法:用开水冲泡浓茶,茶水不用太多,能铺满一个脸盆的盆底就可以,如果湿疹的面积特别大,可以再多一些。茶叶没有特别讲究,只要是茶都可以,只是我们家一般喝乌龙茶,所以多用乌龙茶叶。让茶水稍微放凉,水温比平常自己洗澡用的水温略高些,但不至于烫到自己。用纸巾或毛巾蘸取茶水,擦拭湿疹处,重复2-3次即可,擦拭的时候会有轻微的灼烧感。每天一次,两三天后湿疹就会消退。 功效:去湿疹(且茶水有消毒的作用,被蚊子或者不明昆虫叮咬,包很大很痒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PS:茶水擦拭湿疹要在当天洗澡后再进行。 土家神茶——癞痢茶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温可馨 住址:江西赣州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癞痢茶叶、食盐 做法:将加工好的癞痢茶叶放入锅中,加水沸煮十几分钟,出锅前往里面加入少许食盐,倒出锅放凉即可饮用。 功效:除了清热泻火的功效之外,在江西龙南、定南、全南一带常用它煮水洗"癞瘌头",也用来洗“青春痘”,治“绞肠痧”“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泄泻”等疾病,主要是因为其药用功能的神奇,所以也就会把"藤茶"称之为“癞痢茶”,“土家神茶”。“癞痢茶、土家神茶”是我们江西龙南客家人的说法,它在其他客家地区也被称作白茶,是采用藤本植物----显齿蛇葡萄的嫩叶精制而成,所以也俗称藤茶或长寿藤。 (癞痢茶,图片由温可馨同学的妈妈提供) 竹壳茶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黄绮欣 住址:广东汕头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鸭腿沐叶、金不换、救必应、金银花、鸡骨草、金钱草、葫芦草 做法:竹壳茶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鸭腿沐叶、金不换、救必应、金银花、鸡骨草、金钱草、葫芦草等,竹壳茶的制作十分简单,先将采来的鸭腿沐叶等原材料分别去土洗净,晒干后按一定比例配料,加适量水放入锅中蒸煮,直至水被煮干,经过蒸煮后的中草药烘干、搅碎成颗粒,再经过精选,竹壳茶就制成了。每次取茶丸两个,加水煎滚5分钟即可饮用。汤味苦中带甘,醇和宜人。 功效:清热解暑,帮助消化,防虫保健等。 (竹壳茶,图片由黄绮欣同学提供) 白米酒炖猪腰猪尾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六班谭坤梧 住址:广东茂名 提供者:妈妈 原料:50度左右的白米酒,虾米,猪腰,猪尾。 做法: 1、在炒锅中加入油、少量白米酒、虾米、猪腰、猪尾,大火炒五分钟左右,炒至猪尾猪腰变色、酒蒸干即可。 2、把炒好的虾米、猪腰猪尾放入沙煲,加入白米酒,大火烧开后立马转至最小火慢炖,炖的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小时,要使得酒精充分挥发,酒味减小,汤汁变甜。 3、如果是一人食用,最后炖出的汤为一碗半即可。炖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加调味料。 功效:对腰酸背痛,尤其是腰疼这样的情况,有缓解作用。体虚需要进补者,也可以食用。我还没有腰酸背痛的症状,对于此类功效还没有过切身体会。但我在爸爸妈妈吃的时候吃过,真的!好好吃!非常好吃!炖的时间够了就不会醉!!!我妈妈说如果身体正常,没有上火症状的,平时想吃也可以吃。 蜂蜜浸黄皮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林珊 住址:广东兴宁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纯蜂蜜新鲜黄皮 做法:准备上好的蜂蜜,将新鲜的黄皮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晾干,晾干好后将黄皮表面划开用力挤压后放入玻璃坛子里,倒入蜂蜜,蜂蜜没过黄皮表面即可,将玻璃坛子封好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好或者放入冰箱,两三天就可以取浸泡黄皮后的蜂蜜用白开水冲调后饮用,黄皮也可以取出当蜜饯吃。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专治怕吃药又吃零食不节制的小孩。 蜂巢蜜泡白酒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六班云梦娇 住址:内蒙古呼和浩特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有蜜的蜂巢加白酒 做法:将白酒倒在小杯里,将一小块有蜜的蜂巢放入白酒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放在牙疼的部位。 功效:有效缓解牙痛。 稔子酒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一班李心怡 住址:广东湛江 秘方提供者:爸爸 原料:稔子、蜂蜜、白酒 做法:野外长有稔子,摘下成熟黑亮的稔子5斤洗干净,放蒸锅里蒸熟,取出凉干。将1斤稔子放入酒坛加入蜂蜜和10斤45度米酒浸泡封装,大概浸1年后就稔子酒完成了。 功效:养血补气,适合气血两虚的人群喝。 黄酒煮煎蛋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六班杨文睿 住址:广东惠州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土鸡蛋客家黄酒姜片枸杞 做法:热锅下油,将鸡蛋煎至七成熟后关火。锅中倒入煮开的客家黄酒,加入姜末(大约是三四片姜的量,不喜欢的话可以不放),小火煮5—10分钟后,加入适量的枸杞,关盖焖3分钟后即可食用。(注:黄酒煮得越久,味道越甜。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焖煮时长) 功效: ①滋补脾胃:可缓解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积食、便秘等症。 ②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等症。在我的家乡,女方的嫁妆里一般会有几坛酿制了1年以上的客家黄酒。待女孩生产后,婆家便会给坐月子的女孩煮黄酒蛋或黄酒鸡,起滋补催奶之效。但日常也可以煮,因为真的很好吃!就是有点补,吃多了容易胖。 (黄酒煮煎蛋,图片由杨文睿同学提供) 祛湿汤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谢楚怡 住址:广东佛山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木棉花,土茯苓,赤小豆,猪骨 做法:把猪骨去水,把洗干净的木棉花,土茯芩,赤小豆和三片姜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煲10分钟,然后把猪骨放进去再大火煲30分钟后调至慢火煲40分钟,然后加适量盐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袪寒袪湿的功效。由于火气旺盛而导致的心烦焦虑者可以食用。能够增加脾胃的功能,加快肠道蠕动,能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和垃圾。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病后肠胃功能障碍者,小孩食欲不振,老年人脾胃虚寒,口臭,痤疮等都有很好的缓解治疗作用。能去除色斑,晒斑,老年斑,蝴蝶斑等。 (祛湿汤,图片由谢楚怡同学提供) 老香黄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郑泽漩 住址:广东潮州 秘方提供者:爸爸 原料:佛手柑,盐,糖,甘草 做法:切块(以棱为块)——腌盐(用盐腌之入里)——晒干(去掉水份)——炊熟(除菌变软)——浸糖、甘草(腌之透里,吸收糖份和甘草液)——再晒干(多次反复)。整个流程的周期从生到熟需要相当时间。 功效:“老香黄”具有增进食欲、理气化痰功效,可治胃痛、腹胀、呕吐、嗝噎、痰多咳喘等疾病和解酒舒气等功效。因此成为潮州人家庭必备的药用凉果,年份越久,药用价值越高,陈年“老香果”的价格比海鲜还贵。 吃法:第一种是泡水喝,用开水冲泡,有一股佛手的清香,喝起来酸酸甜甜,可治咳喘,理气和胃。第二种是作为饼馅,把老香黄碾碎成泥,作为馅料备用,把猪油加进面粉中,和面变成油面面团,放一旁静置,再制作油酥面团,准备好后切小块,一层油皮一层油酥包起来,擀面杖轻轻一压,饼皮才算完成,做好的饼皮温柔包裹住老香黄泥,轻轻压一下,点缀上芝麻,就可以放进烤箱了,烤完后的“老香黄饼”饼皮金黄,掰开来皮酥馅儿香,馅儿看似是豆沙馅,“老香黄饼”作为茶点也是十分不错的。 (老香黄,图片由郑泽漩同学提供,源自网络) 地胆草煲汤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曾心雨 住址:广东梅州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地胆草、鸭肉 做法:首先,取五六头晒干的地胆草放入清水中先浸泡半个小时左右。随后,放入沸水中煮出地胆草汁水。再把切好的鸭肉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煲一个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汤甘甜可口,带着一丝地胆草的清香。 功效:地胆草,又名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等。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我们家夏天经常煲这种汤来解暑降火,不仅简单易上手,而且还很好喝。 注意: 1、新鲜的或者晒干的地胆草都可以煲汤,但是新鲜的地胆草就不需要先用清水浸泡了,直接洗干净后就可以放去煲汤了。 2、除了地胆草,我们家还经常用葫芦茶煲汤。还有排骨、筒骨等也可以和地胆草或葫芦茶一起煲汤,都很靓哦! 3、煲汤的地胆草要适量,太多会导致汤有苦味。我上面说的量是一家五口的份额,大家自行斟酌哈。 (地胆草,图片由曾心雨同学提供) 杨梅酒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一班罗筱端 住址:广东梅州 秘方提供者:母亲 原料:杨梅、冰糖、白酒 做法:野外长有杨梅,摘下成熟的大概红转黑亮的杨梅10斤洗干净,放蒸锅里蒸熟,取出凉干。将10斤杨梅放入酒坛加入冰糖和5斤冰糖和52度米酒浸泡封装,大概浸1年后杨梅酒完成了。 功效:能够软化血管。有些中年人和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导致一些病症,喝杨梅酒可以起到软化血管和一定的预防作用,我爸爸亲测有效。 (杨梅酒,图片由罗筱端同学提供) 橄榄醋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谢家仪 住址:广东河源 秘方提供者:奶奶 原料:橄榄、陈醋、冰糖 做法:选取新鲜的呈青绿色的橄榄,用清水清洗和苏打水泡了之后,在太阳底下晾干,直至橄榄压榨出水份,变成干橄榄后,可以收集起来,拿个玻璃罐,一层冰糖一层橄榄,铺在罐子里。再将陈醋倒进罐子里浸泡,大概要泡三个月左右,即可饮用。注意要将罐子用保鲜膜密闭好,让其充分入味。该味道呈酸性,喝起来有酸涩又带有甜味。 功效:有利于软化血管,防治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像血管硬化,血管堵塞的问题。还清热解毒,去火清肺,保护脾胃,还能治疗风热性感冒和咽喉肿痛等病症,橄榄还可以食用,味道酸甜可口。 (橄榄醋,图片由谢家仪同学提供) 鼠曲草豆腐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黄妍维 住址:江西抚州 秘方提供者:外婆 原料:鼠曲草 做法:在山上采摘新鲜的鼠曲草,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在太阳底下晾干,晾干后将鼠曲草切碎,放到水里熬煮,大火煮开直至水颜色完全变绿后过滤掉鼠曲草渣。然后在鼠曲草汤中加入少量的引子,静置放凉,直至鼠曲草汤凝结成冻。之后便可以盛出,加入一些蜂蜜就可以吃了。鼠曲草豆腐口感爽滑,味道清甜,放入冰箱冷藏后风味更佳。 功效:鼠曲草有很好的解暑、清热、祛湿祛火、润肺效果。另外对耳部的炎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是我们老家消炎下暑祛湿气的必备品。 (鼠曲草豆腐,图片由黄妍维同学提供,源自网络) 鸡蛋茶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张艳 住址:河南信阳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鸡蛋、白砂糖(冰糖最好),滚烫的沸水 做法:首先取一枚鸡蛋,将鸡蛋外壳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把鸡蛋打入碗中,然后用筷子把鸡蛋搅拌成均匀的蛋液,把刚刚滚好的沸水快速倒入碗中,(注意一定得是滚烫的沸水,既能冲出好的鸡蛋花,又能杀菌)一边倒一边用筷子快速搅拌,防止蛋液被烫成块状,搅拌成到鸡蛋呈碎花瓣状或丝状最好,然后趁热放入两勺白砂糖或冰糖(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继续用筷子搅拌,使糖完全溶化即可。(鸡蛋茶一般会有较大的鸡蛋腥味,接受不了的可以在鸡蛋茶中滴入几滴香油,可以去除鸡蛋的腥味) 功效:夏天去火,冬天暖胃,滋补身体,营养美味。最重要的一点是制作十分简单,老人小孩都会做。 熟地黄黑豆猪骨汤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陈佳纯 住址:广东汕头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熟地、黄豆、猪骨肉 做法:先用烫水去除猪骨血水,取些许熟地黄(3、4小片即可)和一大汤勺的黑豆,一起放进炖盅,再加入一壶半热水炖1小时30分,随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熟地黄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性甘微温,具有滋阴补血、降血压、治疗耳鸣目眩等功能;黑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抗氧化、抗血栓等。这味汤可以除风祛热、改善贫血、补肾益脾、美容养颜,对于增强体质十分有效,酷暑时节,食用风味更佳。 紫苏叶煮水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一班李永谦 住址:广东佛山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紫苏叶、艾草、生盐 做法:割取新鲜的紫苏叶,去除杂质,将其摊放在日光下自然晒干后用冷水浸泡,然后加入艾草、生盐煮至沸腾,把煮沸过的紫苏水放凉,待水温合适后便可用于泡脚或洗澡。 功效:煮沸后的紫苏叶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感冒、发烧(尤其是婴幼儿发烧)有显著的疗效。此外,紫苏叶水还有杀菌止痒的作用。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紫苏叶不仅可以外敷,还能内用。紫苏叶泡水能够预防风寒,生津养胃。 枇杷叶煮川贝雪梨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六班徐肖可 住址:湖北武汉(其实这并不是我家乡独有的秘方,但我小时候经常咳嗽所以常喝,印象非常深刻;而且我家那边种了很多枇杷树,所以这个秘方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 秘方提供者:爸爸 原料:枇杷叶、雪梨、冰糖、川贝 做法:取枇杷叶用清水洗干净,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半个小时左右(杀菌消毒),然后把枇杷叶放入锅中,加两大碗水,煮一会就把川贝、冰糖、切成块的雪梨放进去,川贝一般是在药店买的颗粒状,父母会用研钵把川贝研成粉末加在锅里,最后半个小时把水熬成大概一小碗的量,就可以趁着温热喝了。 功效:枇杷叶是一个很好的养肺阴、降肺气的中草药,会起到肃降肺气的作用,而雪梨可以润肺阴、清肺燥,可以缓解咽鼻喉干燥的症状,再加上可以使脾胃得到保护的冰糖,不至于让枇杷叶和雪梨放在一起煮过于寒凉,所以配在一起是很好的。 (枇杷叶煮川贝雪梨,图片由徐肖可同学提供) 三亚苦木叶、鹅儿草、大梅片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施冬梅 住址:广东湛江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三亚苦木叶、鹅儿草、大梅片(药店有售) 做法:首先采集一些三亚苦木的树叶和一些鹅儿草,将其洗净。随后将两种植物捞出,稍微晾干,然后可以通过榨汁机或者人工将其汁液压榨出来,备用。取一些大梅片,碾碎,放入压榨好的汁液中,搅拌均匀即可。将做好的汁液放进有滴头的小瓶子里,将汁液从患者的鼻腔滴入,反复几次可以缓解、根治鼻炎。 功效:缓解、根治鼻炎。(缺陷:很苦很苦) PS:这个方子我弟弟试过,但他小时候禁不住苦,所以他只是试了几次,没有根治鼻炎,只是缓解了。但是据我妈妈说,她的朋友是根治了的,所以才将这个方子告诉了我妈妈。传闻三亚苦木具有辟邪的功效,所以也会有人拿苦木根雕刻成葫芦的模样佩戴。 狗利仔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一班潘泳如 住址:广东阳江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鸡屎藤、簕菜、白麻叶、糯米粉、食用碱水、白糖 做法:首先,去野外采摘一些簕菜、白麻叶和鸡屎藤的叶子,并将其中新鲜的叶子筛选出来,洗干净后晾干水分。其次,把这些干叶子混在一起捣碎后,加入食用碱水放至锅中煮开。待捣碎的叶子和食用碱水在锅中煮开后,将它们缓缓地倒进盛着糯米粉的盆中进行混合。注意!需要一边用筷子轻轻地搅动,一边轻轻地倒。之后,加入少许白糖来减少糕点的苦味。搅匀后,便可开始和面团。浅绿色的面团和好后便可分成均等的小面团,再将每个小面团轻轻地用手压扁成狗舌状即可(可用擀面杖)。最后,将浅绿色的面片有序地放在蒸笼上蒸至深绿色便可出炉了。 功效:清热、消炎、解毒、润肺。 (狗利仔,图片由潘泳如同学提供,源自网络) 苎叶粄 叙述者:19汉语言文学三班温颖超 住址:广东梅州 秘方提供者:妈妈 原料:苎麻叶,糯米粉,粘米粉,盐,白糖,椰丝(没有可不放) 做法: 1、苎麻叶开水下锅煮烂,煮好后淘洗之,用破壁机打碎(以前用桕) 2、打碎的苎麻叶汁加入适量糯米粉和粘米粉(等量),放少许盐调味,加入白糖,将苎麻叶面团揉至光滑。 3、上锅蒸熟即可。如有椰丝、花生碎也可在蒸之前包入面团中。没有的话素蒸也可以,都很好吃。 功效:祛湿清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zp/7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八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