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调养喝N款祛湿汤不再湿漉漉,简单
引导语:春天是个潮湿多雨的季节,人体无可避免都会和“湿气”打交道。而人体内的湿气过多会令人容易患上各类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祛湿防邪风入体。中医一般主张在春季养生应以祛除湿热为主,饮食宜清淡,春天调养得好,进入夏天的时候,才能更好吸收到大地的气息。 春天喝汤祛湿简单美味1、鲜桑叶炖猪腱材料: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蜜枣半粒、姜1片。制法:清洗猪腱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鲜桑叶,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小贴士:3-5月鲜桑叶最多,大家不要错过了。嫩叶可煮吃,炖汤的话,老叶也无妨。2、陈皮白术猪肚汤材料:每次可选用新会陈皮6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或1个,砂仁6克,生姜5片。制法:先将猪肚去除肥油,放入开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陈皮、白术、砂仁、生姜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时即可。功效:本汤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作用。对于腹胀、祛湿纳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3、淮山茨实薏米汤材料:每次可选用淮山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克。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4、桑枝鲜鸡汤材料:冬桑枝40克、光鸡1只、生姜3片。制法:桑枝洗净稍浸泡;光鸡洗净去内脏及尾部。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清水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功效:气味略带中药材的清香而鲜美清润,具益精髓、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 祛湿食材也不要放过哦!除了上述提供的几个汤方,也可以了解一下下面的祛湿食材,在平时的饮食中酌量添加,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祛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 春季喝7款祛湿汤不再“湿漉漉”!1、黄瓜去湿汤材料:老黄瓜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做法: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2、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克,清水适量。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3、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4、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土伏苓克,粉葛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5、鹌鹑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6、横月利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猪横月利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内分泌科)人还有食疗功效。 7、草龟去湿汤(3~5人分量)材料:草龟克,猪肉克,新鲜土伏苓克,红枣6个。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减湿妙招:以下5点能减少湿气睡足觉: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容易脾虚,进而引起水湿停滞。最好每天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保证6~8小时睡眠。吃清淡: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并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和湿气。最好坚持适量、均衡饮食。少沾凉:中医认为,过多食用冰激凌、凉性蔬果等生冷食物,会影响肠胃功能,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凉品”要限量,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此外,“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季节变换时。切记全身都要注意保暖,洗澡水别太凉,洗头后要及时吹干等。多运动:越是不动,体内堆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戒烟酒:吸烟喝酒是加重“湿毒”的重要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烟酒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编后语:一到春天我们身体中的湿气就非常重,你知道春天该怎么祛湿气吗?这时就该喝点祛湿降火的汤药来祛湿降火。许多慢性病都是倚仗湿气而存活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祛湿。 ◎如需合作,请加 ◎点击“阅读原文”,北京中科医院曝光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zp/1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树无声地记录着一所大学的年龄,大学需要
- 下一篇文章: 珠海蓝要变傲娇的珠海绿,明天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