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花开,才是诗意地栖居
一城有一景,但若你来到广州,则每步都是风景。 去到陈家祠,西关大屋,东山洋楼群,历史的步伐仿佛会停留;走到小蛮腰,花城广场一带,时代的气息又会浮现眼前。 很少人来广州生活后会觉得格格不入,因为这里的人都很近,左邻右里亲切热闹,茶楼里外烟火滚烫,生活过起来细碎有味。即使独处也不会觉得孤独,因为大概没有哪个地方像广州一样,满城花意陪伴在旁,不需言语也能心领神会,一低头,一远眺,都是这座城市的善意。 1 默契的相处之道 三月正春风,不紧不慢,木棉花已经开满枝头。宋代诗人刘克庄曾感慨:“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言是木棉花。” 木棉树开花之时,是看不到绿叶的,因此一棵七八层楼高的树上全是清一色的红花朵,为广州的天际线带去一抹红,渲染了半边天空的云彩。 春季漫步广州街头,每个地方都是好去处,尤其是越秀公园,陵园西路这两处,能观赏到最旺盛的木棉花群。 广州人爱木棉的美,更珍惜其热烈却不媚俗,挺立风中便是一副傲傲铁骨。年和年,广州曾先后两次选定它为市花,正是因为其开花时器宇轩昂、挺拔傲岸的姿态。 历来,木棉花就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因此又称英雄花,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见证着诸多豪杰的诞生,木棉花恰如其分地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品格。 木棉树开花之时,是看不到绿叶的,因此一棵七八层楼高的树上全是清一色的红花朵。 现存最古老的木棉树正是位于越秀区中山纪念堂的北角,树龄已经有三百多岁,矗立于此,更显意味深长。 每每在这个季节,看到行人捡拾掉落的木棉花,就会想起我小时候,小区门口就是一棵高昂的木棉花树。寒意还没消散的春天,一阵风或雨就会将木棉花打落。那时候每天放学后,班上的同学总是约好等在树底下,一朵朵捡起掉落的木棉花。通常一个小时只能等上七八朵,但是那时候丝毫不觉得时间漫长。 拿回家后交给家里老人,我的奶奶通常会将木棉花仔仔细细洗好晒干,一朵朵串起来,像风铃一样晾在阳台上——这是四月广州的独特风景。晒干的木棉花会用来放在粥里,鲜红的花朵经过炖煮后将粥染成淡淡的枚红色,粥底呈现出稍微的涩味,但整碗粥清淡甘香,是春天必备的食谱。 广州春天湿气重,天气变化无常,人常有困倦感,木棉花有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来熬粥、煲汤都是不少老广的习惯。 广州春天湿气重,天气变化无常。广州人喜欢将晒干的木棉花放到粥里,可以祛湿、清热、解毒,是春天必备的食谱。 鸡蛋花则是另外一种可食用的品种,此花形状不如鸡蛋,但颜色极相似,由黄到白渐变,犹如摊开的调色盘。 因为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鸡蛋花常用来放在汤里,还能防中暑。还记得初中的小卖部旁有一颗鸡蛋花树,每到花开的季节,小卖部的老板娘总会拿报纸垫在地上,收集落下的花朵,再一排排横平竖直地摆开晾干,犹如一副艺术品。有学生经过,总是忍不住偷偷端详。 类似还有用来制作凉茶的金银花,野菊花,加入药物中和胃止痛的素馨花,健脾行气、和胃化湿的扁豆花,不胜枚举。 细细想来是很有趣的,每种花都有不同脾性,长于不同天气,开在不同地方,不知是我们的哪个先人,碰巧在落花季节,拾得路上一朵,又独具匠心,将其运用在灶台前,尝出新奇之味道,而后通知四方邻里。先气一开,再顺承广州人精致,讲究的生活习惯,以花入厨、入药的用法便代代相传至今。 广州人是懂得与花互动的,读得懂花、大地并尊重自然之道。他们是不舍得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因而换种方式获得花的重生,实现她们的另一层价值,这是和大自然默契的相处之道。 一年四季,在广州街头都能看到鲜花随处开放。(摄影/忧子) 2 恰到好处的情感 广州四季都不缺少花,但真正热闹的,还是年末的花市。 作家秦牧形象地描述了参与者的心理活动:“人们常常有这么一种体验:碰到热闹和奇特的场面,心里面就像被一根鹅羽撩拨着似的,有一种痒痒麻麻的感觉。总想把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形容出来。对于广州的年宵花市,我就常常有这样的冲动。” 每年一次,举城出动,任谁来看都是热闹非凡,难忘的。“不行花街不算过年”可谓是广州人的信仰。 尽管大家抱怨这是一个缺乏公共空间的时代,但我们可以发现,在广州,大家在公共空间里善意地交流。大大小小的茶楼里,大家随意交谈,别开生面的拼桌文化,原意是为节省空间,让不相识的人凑到一桌,但广州人互相之间却丝毫不见怪,不尴尬,反而藉着一盅两件打开话匣,新知旧友互相交谈,熟悉程度仿佛多年老友。 花市亦然,新年前夕,大家都有共识和默契,愿意让出一条条主干道,封路搭棚,建起牌楼,营造出一个让大家聚到一起的场所。相互结识、攀谈,人流与花流,穿插其中,置身其中,精神爽朗。据说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敌机盘旋上空,广州人依然不忘照常逛花市。可见花市对其重要程度。 广州每年都会举办年宵花市,“不行花街不算过年”可谓是广州人的信仰。 即使是留在广州过年的外地人,也丝毫不会担心无法融入,只因花便是最大的公约数,能让人觉得心里产生共鸣,温情。每年,“游人购得花成束,迎得春风入草堂”的景象都在花市重现。这也是为什么,春节期间普遍的空城现象,很少在广州出现,花市的举办与广州人的精神空间是一体的,这里让人找到心安,产生真正的对家的依赖。 近年来广州花市新增了不少环节,有诸如民俗体验,民俗文化表演、民俗巡游、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展示等等活动,更让花市进化成知识传递的新型空间。 说到年花,亭亭玉立、外形清秀的水仙花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鲜花。每年除夕来临前,我还记得大人们都会小心翼翼计算好水仙的花期,每天琢磨着日子,以期在春节来临那天让水仙呈现最饱满的姿态。 广州人的情感与这水仙也是相似的,可谓不枝不蔓,恰到好处。仔细看花市里的花,虽然被赋予不同意头,但花农们从不将他们过分修剪,过度修饰,更不会喧宾夺主,抢走花的姿彩,大家都尊重花原本的生长形态和习性。 广州人买年花,买桔子,讲的是心意,不追求夸张的款式,简简单单,合适最好。不管是放在阳台还是置于房间,都只选择合适的位置,不强求大,也不奢求豪华。因而花市里的花,多是大众的平价品种,大家心里有数,不会刻意破费。 广州人的爱花是出名了的,但爱且惜,才是这座城市的品性。走在路边,溪流边,森林公园里,市民赏花只偏爱远观,不乱折枝,乱摘花。纵然喜欢到满点,也是掏出手机留影几张,只此而已。 因此在广州赏花是很舒心的事情,有秩序,很安静,有温度,“广州式赏花”的美名也因此口口相传。如何赏花,考验的是城市的整体文明程度。广州人爱花,来往之间都有默契,是恰到好处的君子之爱,最为诚实和透彻。这才使得花城之名实至名归。 广州人是懂得与花互动的,读得懂花、大地并尊重自然之道。 3 历史交汇的厚重 繁盛又精致的花文化并非偶然,是广州这座城市千年来的积淀。毕竟群花争艳的地方很多,命名花城的地方却只有一个。 根据有记录的记载,广州的花城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就发现岭南人爱种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赞誉这里都是“彩缕穿花”的人。 发展到汉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此时的广州已经引入海外各种花卉。 唐代,广州的花卉闻名全国,这时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等洋花的种植已很普遍,并开始出现花卉的买卖市场,当时广州的卖花姑娘还以彩绳穿起各种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游人。 到了清代中叶,广州的花卉消费市场更是兴旺,“广州城内城外,大大小小以生产、销售鲜花为业的人家过万户。”,花卉畅销还形成了专业的贩花码头——花渡头,如今仍然可以在晓港公园寻到这处遗址,遥想当年的繁华景象。 其时,文人墨客以花为中心,纷纷举办菊花竞演大会,并和文人诗社、剧团等联合举办了各种活动,非常热闹。广州也是在此时形成国内首创、闻名海内外的“迎春花市”。 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给予了广州厚重的历史底蕴,但支撑这股风潮延续下去的,则是广州人植根骨子里的开放、包容精神。 在刚刚落幕的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中,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花艺大师和花艺爱好者,贡献出了将近组花艺设计作品,风格各异、奇思妙想的艺术作品安放广州,这个艺术展无疑是广州发展的缩影。 年9月19日晚,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主会场广州大剧院,夜幕下大剧院前的花卉作品与广州塔相映成趣。(摄影/廖雪明) 作为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迎来送往海内外无数商贾,商业交易的繁盛不仅带动了花卉种植业的持续繁荣,更让花卉这个意象在交流中得到升华——在这个商贸城市,花卉无疑是友善的信号,被用来展现自身的诚意与对对方的善意,最合适不过。发展至今,这样的善意仍然承继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近几年来,花卉早已成为广州市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广州市启动了主题花卉建设,接下来还将打造春季木棉、宫粉紫荆,夏季凤凰木、紫薇,秋季美丽异木棉、簕杜鹃,冬季梅花、红叶四季花卉主题,初步构建花城花景体系,形成四季有花、聚焦看花、人人爱花的花城品牌效应。 这一有关于“花城”的顶层设计,将大大提升广州花卉景观的串联分布和整体效果。 至此,我们已经察觉到,在广州谈花,赏花,既是生活的一面,也是历史的承接。在广州人懂花、爱花、惜花的精神气质中,花成为展现城市善意,体现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存在,这是大家的花城。 “一城千寻”原创,欢迎全文转载,严禁摘编和抄袭。转载请注明来源:一城千寻(ID:onecity)。如有其他事宜,请联系后台。 “一城千寻”往期精彩回顾: 当生活失去激情,你需要一碗燃面! 生活辛苦,来碗糖水 没有什么是一碗螺蛳粉不能解决的 夜再深,总有一间书店收留你 澳门,我赌你不知道这些 像戈壁上的草一样顽强地活着 尝过藤条焖猪肉的滋味,你才懂得佛山人有多生猛 我走过最远的路,是酒桌上的套路 广州,这里的文明静悄悄 合肥 从“传销之都”到“无传销城市”还要多久? 日均一起枪击案的西雅图,真的浪漫吗? 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九寨沟 为你祈福,我心中的“神话世界” 巴马:谁的救命稻草? 读汪曾祺的故乡,看芦苇荡里晚秋如醉 耍,才是正经事 “于欢案”背后:高利贷飓风扫过的冠县 怀念新疆叶城的小时光 重庆这诡地方 都说大武汉民风彪悍,可偏偏我就好这一口! 广州,一转身就是生活 除了水灵的湘妹子和跑偏的普通话,这座城有血性 Hey,各位亲,南风窗传媒新推出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wh/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肉植物冻伤的处理办法及冬季养殖须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