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的苦恼:鸡蛋究竟多少钱一枚?

河南郭山

(一)鸡蛋是个好东西。

鸡蛋是最家常、最谦卑、最低调的食材了。

鸡蛋的妙在于:味道介于荤素之间。

鸡蛋的好在于:独立食用已经很优秀了,搭配其他食材也不会喧宾夺主、攘善掠美。

鸡蛋有四无敌:营养之全面无敌;价格之亲民无敌,烹饪之快捷无敌;存放之方便无敌。

还有比鸡蛋性价比更高的食品吗?

完全没有。

人类失去鸡蛋,后果无法想象。

既然鸡蛋是个好东西,爱吃鸡蛋的人也不少,清代道光帝、光绪帝都爱吃鸡蛋。

(二)道光帝的鸡蛋。

与其他朝代相比,清朝皇帝整体素质不糟,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暴君、昏君。道光帝在清朝皇帝中也属中人之资,如不是恰逢东西方历史的千年大变局,应该也是个不错的守成之君。

道光皇帝有这么几件人设:

第一、最勇敢的皇子。

嘉庆十八年(年)天理教作乱,几十个乌合之众竟顺利攻入紫禁城,“汉、唐、宋、明所未有”。宫中乱作一团,皇亲贵戚仓皇逃窜,时皇子旻宁(道光帝,时为皇子)正在上书房读书,闻变后沉着冷静,独持火枪,佩腰刀,连放两枪击毙二贼于墙头,“众贼震慑”,力挽狂澜,其余守军乘机稳住阵脚,全歼了天理教徒。嘉庆帝赞其“忠孝兼备”,杀敌的火枪被封为“威烈”。

第二、最敬重老师的皇帝。

道光十一年(年),皇长子奕纬突然去世。年仅23岁的皇子年轻力壮,孔武有力,怎么会暴病身亡呢?据说是被亲爹道光帝踢中要害,腹痛而死。原来2B青年奕纬在上书房跟随老师念书,无心学习,屡屡不写作业,甚至顶撞老师,称“要是我做了皇帝,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老师也是个耿直货,直接跑到皇帝老子面前告状。道光一贯尊师重教,闻听之后火冒三丈,发雷霆之怒,行虎狼之威,当即命人把奕纬喊来。奕纬心中忐忑,喘息未定跪下请安,道光帝飞起一脚,正中要害,奕纬当场不省人事,几天后就不治身亡。由此可见,道光帝为尊师重教直接付出了亲儿子的代价,力度之大可以说空前绝后了。

第三、首个丧权辱国之君。

自恃天朝上国的大清朝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南京条约》割地赔款。身为一国之君,道光帝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当负直接责任。大清祖训:凡失国之寸土者,皆不得立碑。据载,南京条约用玺之日,道光帝彻夜未眠,叹息不绝,可以说内心是很崩溃了。

第四、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历史上号称节俭的皇帝不少,但道光帝的抠门程度实在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程度。不要说与皇帝们PK,就是和普通市井百姓相比,道光帝的日常生活也是寒酸到骇人听闻催人泪下的程度。

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道光帝一件衣服能穿十年。龙袍穿旧,不许换新,膝盖处磨破了(堂堂天子,甚至不舍得穿长罩袍,所以膝盖处常磨破。),就打个补丁继续穿,估计是史上唯一穿补丁衣服的皇帝了。为节省打补丁的费用,甚至令后宫妃嫔学习女红,自行缝补衣物。

食:皇帝本人率先垂范,每餐四菜,多素菜,有时甚至只许上一个菜(难怪道光帝留下的画像一脸菜色,他爷爷乾隆帝每餐一百多道菜,气色红润康健。);废除宫内各色点心,一律代之以烧饼;夏天宫内停止西瓜解暑,改为凉水。

住:除床、桌椅外,其余家具一概撤掉。“环堵萧然,宫徒四壁”。

行:为避免扰民伤财,除不得已祭祀祖庙外,道光帝概不出巡。

贡:为防止地方劳民伤财,中饱私囊,即位之初,即颁布上谕:“一应贡献,概行停止,即食品也不准进呈”。

庆:废除宫内一切节日庆典。自己带头不过生日,除夕、元宵宫内也是冷冷清清。

尤其绝的是,为节省用度,甚至屡次降低妃嫔的等级。

总之,道光帝将能抠唆的所有环节都抠到了,宫内开支用度确实大幅度下降,身边妃嫔、太监、侍卫叫苦不迭。

吊诡的是,道光帝惨绝人寰的节俭,并未真省下多少真金白银。

原因是:宫内开销的物品是越来越少,但所购物品的单价却越来越高。

价格最离谱的就是道光帝爱吃的鸡蛋。

据说道光帝爱吃鸡蛋,每天要吃三枚,内务府记账为30两银子,也就是说,皇帝吃的一枚鸡蛋报价10两银子。据史料测算,当时北京市场上一枚鸡蛋的售价为2-3文铜钱(这还是帝都,要是农村市场更便宜。)。按当时白银与铜钱比价,一两白银折合铜钱文,10两白银至少可以购买约枚鸡蛋。也就是说:紫禁城内的鸡蛋价格大约是菜市场价格的倍。换言之,道光帝一天吃3个鸡蛋花的钱,在市场上能买-0枚鸡蛋,足够普通三口之家吃上十年。

问题来了:鸡蛋价格如此离谱,即使皇帝本人多有不便,难以深入基层调研,身边就没个明白人给皇帝打个小报告?

一次,道光帝与军机大臣曹文正闲聊,见他的官服上也打着补丁,深感欣慰。有意无意的问:“外间打个补丁多少钱?”曹文正是个老滑头,暗自环顾四周,发现太监们都目光如炬地瞪着他,知道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心一横,把价格提高了几十倍,说:“约三钱银子”(三钱银子在市场上可以置办一套不错的衣服了。)。曹文正心想:这估计大概符合“公公”们的心理预期了吧。谁知道光帝闻言惊叹:外间就是便宜,宫里打个补丁要五两银子呢。

曹文正懵了,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宫里的物价。

道光帝接着又问:外间鸡蛋多少钱一个呢?

几十年的官场历练不是白给的,经验丰富的曹文正不愧是个老司机。他忙回答:鸡蛋是高级营养品,一般人消费不起。臣打小身体虚弱,不能吃鸡蛋。

肆无忌惮的内务府与察言观色的大臣共同完成了对皇帝的信息封锁。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光绪皇帝保持了爱新觉罗家族爱吃鸡蛋的饮食传统,当然,吃的鸡蛋也一样是“紫禁城特价”。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内务部,皇帝可以变,天价鸡蛋不能变。

一次光绪帝和老师翁同龢闲聊,说:“鸡蛋好吃,可就是太贵,老师你吃得起吗?”

翁同龢不愧是饱读诗书、经验丰富的老戏精,前朝的“鸡蛋事故”早就烂熟于心,忙回答说:“鸡蛋太贵,臣家中只有逢年过节宴请客人时,才敢吃一两个。”

只要体制不变,紫禁城的“特价鸡蛋”就永远高不可攀。

不光鸡蛋贵,宫中各种开销都不是一般的贵。

比如“补丁”。

一次,道光帝一条湖绉绸裤需要修补,内务府报账三千两白银。这个报价把道光帝也吓坏了:缘何如此之贵?过去打一个补丁不是才5两银子吗,这不是糊弄寡人吗?

内务府回奏:一般补丁是5两银子一个,这次陛下的绸裤不是普通用料,为了保证花纹、花色和原裤子完全一致,缝补的天衣无缝,一共需要几百匹湖绉挑选配色。

潜台词是:如此报价,还是厉行了节约呢!

还有更离谱的一次,道光帝忽然回忆在宫外吃了一次粉汤(类似羊肉炖粉条),味道不错,吩咐御膳房照做一份。内务府回奏:粉汤预算为两银子(估计能折合人民币一千万以上)。

皇帝也不是傻子,反问:为何粉汤如此之贵?

内务府解释:做粉汤缺乏专用厨房,需要翻盖厨房一处;缺乏专用厨师,需要另外聘请;还需要增添设备和服务人员;还需要精选原料和调料……。合计折银两。

道光帝有备而来:既然这么贵,就不麻烦御膳房了,直接到前门外一家“粉汤刘”的饭馆买一碗来,朕知道他们每碗只售40文。

看来,道光帝这次还是做了调查研究的,准备以事实回怼有关部门。

谁知道过了好几天,这粉汤还没买来。道光帝并不健忘,追问到底怎么回事儿?相关部门官员回奏说:陛下说的前门大街那家“粉汤刘”铺子早歇业了,到其他远处买吧,又怕粉汤端来就凉了。

真实情况是:就在皇帝下令买粉汤的当天,全北京的粉汤店铺都被勒令停业了。

道光帝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罢!罢!罢!粉汤不吃了!

鸡蛋贵,粉汤也贵,吃点啥好呢?

据说道光帝晚上批阅奏章,加餐的夜宵是烧饼配热水,高物价把皇帝逼到这份上,可以说是很凄惨了。

可见,有关部分的办事逻辑就是:有“好处”的事儿,就干,没“好处”的事儿,就不干或拖着。只要没有好处,有关部门连皇命都胆敢违抗。

问题:大权独揽的皇帝明明知道其中积弊严重,就不能狠下决心彻底整改?

皇帝不是不知道有关部门中饱私囊、猫腻惊人,也屡次要整顿相关部门,可皇帝周围上下左右都指望着从中雁过拔毛,皇帝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内务部的监控之中,只要有个风吹草动,内务部早就销毁了所有人证物证。

换个主管吧,新的主管没几天就彻底腐化掉;健全规章制度吧,没几天这制度就形同一纸空文;裁撤内务部吧,谁来照料皇帝的衣食住行?况且这内务部油水太大,利益相关,各路人等牵涉中枢内外的皇亲国戚,各种力量盘根错节,即使是皇帝也投鼠忌器,无法彻底整顿,只能积重难返得过且过。

虽有权力治天下,却无能力治左右。

篮子坏了,扔掉多少烂苹果也无济于事。

当鸦片战争的炮声轰破天朝紧闭的国门时,道光帝也想了解自己的对手到底是何方神圣。年2月,几个英军驾驶的小船在台湾淡水附近搁浅,被当地守军抓获。

道光帝闻此“大捷”,大喜过望,在奏折中御批:“览奏欣悦,大快人心,破船斩馘,大扬国威”。他叮嘱大臣向几个英军战俘提出一系列问题:英吉利在大清的哪边?是否与新疆接壤?英国为何是女王执政?……。几个月后,还在大臣的折子上连续发问:该国女主年甫22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其夫居于何职?

其实早在康熙帝时期,传教士南怀仁就把世界地图带到了皇宫;乾隆时期,马嘎尔尼使团更是携带了大量的西方科技成就访华。道光帝提出的这些问题,本早就不该是问题。

不必苛求道光帝不爱学习。形势比人强,认知系统是权力体制的副产品,予取予夺的君王也是权力体制中的奴隶。对于以道德治国的权力体制而言,无所作为就是最高的政治智慧。

无法获知鸡蛋真实价格的道光帝,也无法了解世界形势,更无法有效指挥自己的庞大帝国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

南京条约用印当晚,道光帝“驻于阶上”,整夜未眠,他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似乎也隐约明白大清朝面临着巨大历史变局。但他并不明白是哪儿出了问题,也缺乏更弦改辙的勇气和决心,天朝巨大的身躯似乎被蚊虫叮咬了一口,翻动了一下沉重的身躯,继续在梦乡中昏昏睡去。

无奈的道光皇帝,只能依然吃着世界上最贵的鸡蛋,穿着世界上最贵的补丁皇袍,在无可奈何中继续以“节俭”“美德”治理天下。

年2月,克勤克俭的道光皇帝驾崩。临死前又犯下了一生中最严重的错误:放弃聪明多智、思想开明的皇六子奕?,指定所谓“厚道”“仁爱”“喜读诗书”的皇四子奕詝继承大统,是为咸丰帝。道德治国,再次祭出了一记沉重的昏招。

同年九月,道光朝最远见卓识的一代名臣林则徐病逝。

第二年,年,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天朝加速崩溃。

同一年,年5月,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世博会)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开幕。33岁的马克思躬逢其盛,心潮澎湃的他指出:现代大工业将到处破坏民族的藩篱……,逐渐消除各个民族的民族性。

一个时代落幕,另一个时代开启。

点击顶部蓝色字体:隐蔽的历史,您可







































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wh/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