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已经开启蒸炉模式。很多人都有胃口不佳、睡眠不好、身体倦怠无力,脑袋也昏昏沉沉的现象。都担心自己身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其实,这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得祛湿!

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因此身体除湿很重要。那么,如何祛湿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可以祛湿的中药和食疗方。

湿气的三大典型症状

1、舌苔厚腻或者舌头边缘有锯齿。

如果有厚腻的舌苔,那么可能就是湿气重。即便没有舌苔,观察下自己的舌体,如果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锯齿,那么同样预示着湿气重。

2、大便溏稀不成型,或者隔三差五便秘。

正常的大便是光滑的呈圆柱体,每次大便之后,不会粘在光滑的马桶壁上,如果每次上完厕所,大便冲不干净,那么很可能是体内湿气在作怪。

3、疲倦无力,无精打采,特别困乏嗜睡。

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头昏沉,易困倦,记忆力减退……这些都是湿气的主要症状之一。

哪些中药有助于祛湿?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

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苍术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

苍术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

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

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芡实

芡实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

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祛湿的食疗方

1、健脾祛湿汤

(2~3人分量,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2、和中化湿汤

(3~4人分量,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3、清热去湿汤

(2~3人分量,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材料:土伏苓克,粉葛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4、鹌鹑去湿汤

(2~3人分量,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5、横月利去湿汤

(2~3人分量,清热祛湿,去肝热)

材料:猪横月利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6、草龟去湿汤

(3~5人分量,清热祛湿、解毒)

材料:草龟克,猪肉克,新鲜土伏苓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改版后

听说你们都找不到我了?

按照下面提示,给“店讯通”加个小星星吧

店讯通∣药店圈移动服务第一平台长按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zhouxiangdx.com/jdhwh/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