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斌、李宁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异国校园里的中文歌声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一阵阵悠扬的歌声和着整齐的节拍溢出一间教室明亮的玻璃窗,在汉班托塔马特拉国际机场旁一所静谧的校园里悠悠地回响,宛如那小道两旁四季盛开的鸡蛋花芬芳飘香,白净、馨香,清清淡淡,丝丝沁甜地萦绕在斯里兰卡南部这个美丽的港口小镇—汉班托塔的上空。

这是中国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开班的第一堂课,中方老师正在带领学员们学唱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

▼CSTC的LOGO设计理念:

以和谐、奉献、友谊为设计主题。绿色、蓝色、黄色分别代表森林、海洋和阳光,象征自然,寓意和谐共处;手捧莲花--斯里兰卡的国花,象征为斯里兰卡的繁荣而辛勤耕耘,寓意乐于奉献;双手造型化为和平鸽,象征和平友好,寓意中国一斯里兰卡携手、共谋发展、友谊长存。

中国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在汉班托塔隆重开班

年1月7日,雨过天晴的斯里兰卡南部天空好似一面蓝宝石做的镜子。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轻轻飘飘地在天空游弋。

一阵此起彼伏的鼓乐声打破了这份祥和与宁静,随着几名硕健的斯里兰卡青年踩着鼓点,跳着铿锵有力的“康提舞”,中国斯里兰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在汉班托塔隆重的开班典礼暨揭牌仪式中拉开了帷幕。

中国在斯里兰卡开办的首个技术培训中心

挥弓引弦春雷震,浓墨重彩拓蓝图。

随着中斯两国各领域互通合作空前加强,在时任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易先良的大力倡议下,斯里兰卡中国企业商会与斯里兰卡南方发展局联合创办了这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它也是中国在斯里兰卡开办的第一个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为培养适应斯里兰卡工业和城市建设所需的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应运而生。它将为斯里兰卡青年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进一步帮助解决兰卡本地人员就业问题。

在斯里兰卡各界,特别是在斯各中资企业的鼎力支持下,培训中心为学员们准备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完备的室外操作间、干净整洁的学员寝室,以及中、英、僧、泰四种语言的专业技术教材,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员们可以更舒适、更专注、更高效的地学习。

一位叫做哈沙的斯里兰卡小伙子

郁郁葱葱的密林围绕着着培训中心的校园,蓝顶白墙的校舍,映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悠悠飘扬的国旗,繁花盛开的校园,只见一群学员围在中国老师身边,认真地观察钢筋在老师娴熟的操作下,像变戏法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翻译老师则在一旁不厌其烦地重复翻译着,生怕同学们漏掉钢筋加工的任何一个细节。学员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人群中一个穿着白色短袖,瘦高精干的小伙子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只见他时而眉头紧锁,严肃认真地倾听老师讲解,时而帮助老师整理、搬挪教学器具,时而又在调皮地跟其他学员们追逐嬉戏。

他叫哈沙,是一个微笑时刻挂在嘴角的斯里兰卡小伙儿,热情聪慧、尤为勤奋。大学毕业后不久,他通过层层筛选,幸运地被一家中资企业的斯里兰卡南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部录用,也算是机缘巧合,在中资企业择优推荐下,他成为了培训中心的第一批学员。

哈沙来自斯里兰卡北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他说他祖辈世代以种粮为生,他的名字“Harsha”在僧伽罗语里象征着“财富和丰裕”,承载着父辈对他殷殷的期望。

他也是斯里兰卡为数不多接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他说他永远忘不了得知自己居然破天荒地考上大学的那个时刻,父亲激动得泣不成声,作为村里几百年第一位大学生,全村人锣鼓喧天、奔走相告时的场景。如今,他也是背负着家族甚至全村人的希望踏上了南下逐梦的征程。

热心的哈沙格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在开设的中、英双语培训课堂上,精通英文的哈沙主动给不会英文的同学作僧语翻译。课堂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中方老师讲述65年前“米胶协定”如何开启了中斯两国贸易互惠的破冰之旅,听70年前周恩来总理在康提皇家植物园,亲手栽种了那棵代表中斯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紫薇树的故事,体味着中斯文化交流所碰撞出的曼妙火花。

▼中、英双语培训课(左1哈沙)

记得在一次班会上,同学们围绕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哈沙毫不犹豫地说,希望自己能够尽快熟练掌握汉语,有朝一日可以去中国走走,看看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这个友好而强大的国度有着怎样的神奇!

由于当地交通不便,哈沙从家乘坐大巴到学校近四百公里的车程,几乎需要颠簸一整天,这让参加工作不久加上很少长时间远离亲人的哈沙无比想念他的父母、亲人。每到夜深人静时,听着寝室外寂静的院里蛐蛐此起彼伏的欢鸣,透过围墙外幽深的草丛洒向窗户里的淡淡月光,对家人浓浓的思念也便随着那一轮明月缓缓地爬上心头。

细心的中方老师留意到哈沙情绪特别低落,就耐心开导他、鼓励他,邀请他共同参与中、英文《工程用语手册》的编制工作,一种油然而生的强烈使命感随即赶走了他内心所有的乡愁。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第一批学员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技能培训,全部返回中资企业工作。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哈沙重返工作岗位后,念念不忘在培训中心的点滴时光,毛遂自荐在工作之余继续帮助培训中心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工作地和培训中心距离远且没有公共交通,他便骑着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带着他标志性的微笑出现在每一节培训课堂上。

在担任助教期间,哈沙坚持分文不取,任劳任怨,他的努力付出和无私帮助感动着每一位从培训中心完成学习的学员,也赢得了培训中心的认可和后期所有学员的尊重。

▼全体中方教师同第一批优秀毕业学员合影(右2哈沙)

祈福?愿景:鸡蛋花儿香

哈沙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对前世来生深信不疑。他常常笑着说自己曾做过一个关于“一鲸落,万物生”的美丽的梦,他笃定自己上辈子就是那一条被斯里兰卡这片海域养育了的蓝鲸,他敬畏大海,并深深爱着这个被一片蔚蓝拥抱着的美丽国度上的每一寸土地。

他还说,在斯里兰卡人们常用一种被称为“SuduAraliya”的香气宜人的小白花(在中国被称为“鸡蛋花”)来供奉佛祖,那是希望的象征。

每到月圆节,他都会和家人一起捧着刚摘来的如羊脂白玉一般的鸡蛋花去寺庙,双手合十,在心底默默祈福:感恩中国无偿提供技能培训给他及兰卡青年带来的福音;愿自己通过勤奋和努力,开启美好的未来,早日完成他的筑梦之旅;愿佛祖庇佑斯里兰卡这颗印度洋上的美丽“珍珠”富强、繁盛;愿斯中两国人民世代友谊长存!

关于斯里兰卡中国企业商会CCCSL成立于年,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工作。截至年8月,商会会员单位约80家,包括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业务领域涵盖工程建设、银行金融、通讯服务、运输物流、机电设备、国际贸易、五金建材等行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