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自觉写作的生态散文诗集华海红
诗人华海自年起有意识地专注于生态文学创作,陆续发表和出版了一大批生态文学作品。他的生态文学创作没有固步自封,局于一隅,而是不断进行新探索、新突变,其多年来创作的生态散文诗结集成了《红胸鸟》,由南方日报出版社于年1月出版。有学者认为,这是国内第一部自觉写作的生态散文诗集。它是华海生态文学版图的又一块新大陆,值得期待。 华海,原名戚华海 笔名:静福山人 江苏扬州人,现居岭南,生态诗歌倡导者。已出版《华海生态诗抄》《静福山》《当代生态诗歌》《生态诗境》《华海微诗选》(汉英双语)等著作。 《红胸鸟:生态散文诗集》内容简介 《红胸鸟》是近年来华海创作的生态散文诗结集。据有关学者说,它将是国内第一部自觉写作的生态散文诗集。作者通过回归自然,观察、体验自然界的鸟类、植物以及山林、河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反生态的行为,从而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栖居。 作品根植于粤北清远独特的地域生态,以此作为灵魂安居之所,在具体地点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以散文诗的语言方式,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视角,探索一种新的生态审美诗境。 全书分为三辑。辑一“鸟语”,通过对各种鸟类及各种自然物的观察体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表现出深刻的生态哲思。辑二“山居”,以清远地域为原点,探索人回归自然重建生态关系的可能路径。辑三“火焰”,以当下现实为背景,追问生态问题根源,彰显大爱精神和悲悯情怀。 自序 红胸鸟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在我所写的各种各样的鸟中,似乎它更接近于幻想。我曾见过一只红胸鸟,它胸口的羽毛像一团火焰,有一种令人惊异的美。我用散文诗来写红胸鸟,与写其他的鸟及自然物一样,并非只是如实地描摹它们,更多想表达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对反生态行为的反省,从而寄寓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之梦。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一度迷上郭风和柯蓝的散文诗,也写下过一些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字,但它们已经像一阵清新而透明的风随着青春岁月消失在了远方。新世纪开始,特别是“非典“之后,我的文学写作向“生态”转型,重点写作生态诗歌和生态诗歌评论。逐步感到生态写作的面还需要拓展一下,也就自觉地延伸到了生态散文随笔,生态散文诗,以至生态小说的写作。通过表达形式多样化的尝试,用各种体裁来进行生态书写,这样对生态文学的创作空间有了一些新的探索。从读者接受角度说,这样传播面也会广一些,可以与不同的作者、读者交流,自然也会有助于提升生态写作的影响力。 《红胸鸟》是对我近年来创作的生态散文诗的一个结集。据有关学者说,它将是国内第一部自觉写作的生态散文诗集。我想通过回归自然,观察、体验自然界的鸟类、植物以及山林、河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反生态的行为,从而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栖居。这是本书的主旨,也是我生态写作的定位和立意所在。 这些散文诗根植于我生活的粤北清远独特的地域生态,我将这方山水作为灵魂安居之所,试图在具体地点与自然重新建立联系,以散文诗的语言方式,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视角,探索一种新的生态审美诗境。 全书分为三辑。辑一“鸟语”,通过对各种鸟及各种自然物的观察或体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表现领悟到的生态哲思;辑二“山居”,以清远地域为原点,探索人回归自然重建生态关系的可能路径;辑三“火焰”,以当下现实为背景,追问生态问题根源,彰显大爱精神和悲悯情怀。 红胸鸟,可能只是一个人的玄想或虚构,但它确实与我们当下的生态状况和精神生态相关联。尤其在这”新冠后”的时间节点,这本书自然也寄寓着我的一种愿望:希望红胸鸟不仅在那片想象的树林里出没,它也能飞近你一一我的读者的居所和生活,飞进你的心灵。 华海创作年表(——) [收集在出版社出版著作和在《诗刊》《星星》等重要刊物发表情况,其他在市级报刊发表的作品未收入,累计逾千首(篇)] —— 年1月《飞天?大学生诗苑》发表《两只眼晴》 年3月《诗歌报》发表《一幅画》 年诗集《燃烧的眼睛》(五人合集),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年《诗刊》第3期发表《收鸭毛鹅毛的女人》 年11月诗文集《一个人走》,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 至年,在《清远日报》开设生态诗赏读专栏,历时3年,共多期。 年1月《诗刊》发表《一个人走》(组诗,《驿》《太白之月》《片石山房》) 年6月《星星》诗刊上半月刊发表《黑蝴蝶?白蝴蝶》 年10月《诗刊》发表《飞鸟和昆虫的解读》(生态诗评论) 年12月,国内第一部生态诗歌研究专集《当代生态诗歌》,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年9月国内第一部个人生态诗集《华海生态诗抄》,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年2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澄明之境》(组诗,《霜迹》《雨后》《初冬》《山气》) 年3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清远峡口》、《夜泊凝碧湾》 年《绿风诗刊》3月号发表《花开的时候》 年8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一年中的第一场雨》 年11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题飞来禅寺》《飞霞烟雨》《问琴泉》 年11月《星星》上半月刊发表《夜航》 《年中国诗歌精选》(漓江出版社)选入《雨后》《山气》 年3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自然的回音》(组诗,《落日·鸟鸣》《秋光》《辉腾锡勒》《天湖》) 年5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西部行吟》古绝三首 年9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春雨后》、《梦寄维扬》 年11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向晚》 《中国当代诗库卷》(诗刊社主编)收入生态诗歌组诗《滋生春天潮湿的话语》 年12月《燕赵诗歌》发表生态诗歌组诗《秋语》 年8月1日《上海诗报》发表《华海生态诗选》(四首) 年10月《诗刊》上半月刊发表《笔架山》(组诗,《碧溪》《日光》《月影》 年2月,生态诗歌评论集《生态诗境》,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年4月《青年文学》发表组诗《时光三重奏》 年5月,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敞开绿色之门》(华海主编),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年5月生态与诗歌暨华海生态诗歌国际研讨会在清远举办 年《扬子江诗刊》第5期发表诗歌评论《黑土地上的“还乡”》 年《绿风》诗刊6月号发表《在布尔津》《楚儿》 年《作品》6月号发表诗歌评论《接近荒野》 年8月《桃花源》发表特约专稿《敞开绿色之门》全面介绍阐述生态诗歌 年10月《诗选刊?下半月》发表《诗人与城市问答》 《中国当代诗库卷》(诗刊社主编)收入组诗《华海生态诗稿》 《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选入《天鹅》 —— 年《长城》第一期发表《生态诗歌的产生和发展现状》 年《诗刊》4月号上半月刊发表《十四行:秋山》(外二首,《进山》《月影》) 《年选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选入《进山》 年7月《文学批评实践教程》收入《生态诗歌的梦想》 年《诗刊》1月号下半月刊发表《光亮和暗影》(外二首,《碧溪》《雨精灵》) 年《诗刊》5月号上半月刊发表诗歌评论《反义词的摩擦和燃烧》 年12月《中外生态文学作品选》收入《雨后》 年1月《百年新诗百种解读》(安徽文艺出版社,陈仲义主编)收入《小海》 年《春风文艺》第4期发表散文《心灵的方向》 年8月,生态诗集《静福山》,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年《大诗歌》(四川文艺出版社)选入《天鹅》《秋蝉》 年《西部》第1期发表《静福山》系列二首 年《中西诗歌》发表生态组诗7首(《小海》等) 年《中西诗歌》第3期发表爱情组诗(《叫这心跳重新开始》等5首) 年7月《星星》诗刊上旬刊发表《像灵魂被闪电照亮》(外二首,《左手边的座位一直空着》《最后一滴秋露》) 年《红豆》第9期发表《静福山》系列诗歌8首,并配发李见心的评论《静下来就会有福》 年10月18日《南方农村报》发表《寻归乡村》 年8月,《华海的诗》(至年)收入《云水清远》,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 年12月《星星》诗刊下旬刊发表《在秋天的锋刃旁边》 年8月《星星》诗刊上旬刊发表《生态诗歌》(组诗,《一枚绿叶的小洲》《潭岭》《雷雨》《秋蝉》 年《青年作家》8月号下发表《潭岭》(组诗,3首) 年11月《四川文学》发表《生态诗选》(《神谕》《受伤》《话语》) 《中国新诗排行榜》收入《秋蝉》 年12月《中国乡土诗人》发表《初春的橘园》《在山岗,低低地回响》 年4月《国际华文微诗选粹》收入《时光,在天空中畅开》《时光之诗》《静福山四行》《清远蓝》《两个人的桃花源》《元宵》 年9月1日美国华人报纸《美中时报》发表《三十二岁的爷爷》 年4月7日在《美中时报》发表诗歌《静福山》、《清远蓝》、《纪念》 年2月10日泰国华人报纸《中华日报》发表组诗《腊月》(4首) 年2月16日《中华日报》发表诗歌《中国年羊》 年1月30日《中华日报》发表组诗《蝴蝶》(6首)、《初见也是告别》(7首) 年4月9日在《中华日报》发表组诗《梦》(3首) 年5月24日在《中华日报》发表诗歌《五月的原野》、《五月》 年5月30日在《中华日报》发表儿童诗《风奔跑》、《露珠碎了》、《鸡蛋花》 年6月20日在《中华日报》发表诗歌《劳动》、《黄埔古港》、《远方》、《七星岩》 年《世界汉诗》发表《杀戮》 年《时代文学》4月号上发表《华海的诗》(《受伤》9首) 年《四川文学》7月号发表《华海微诗选》(11首) 年《作品》1月下半月发表《静福山》组诗(《一首诗里的静福山》《行走》《燃烧》《暗语》等) 年《中国新诗排行榜》收入《失踪的消息》 年《诗探索》03辑发表《郎木寺》 年11月《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名录》收入《静福山》 年6月号《诗潮》发表组诗《火焰的心脏——异域诗笺》 年8月17日电子书《树说》(微诗集)在华语文学网上线,收集了至期间在国际华文微诗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6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风十里卷起十万火急的妄念
- 下一篇文章: 线上春日展览海大的春天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