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91234.html

清末《觚剩》描述:“珠江南岸行六七里为庄头村,以艺素馨为业,多至一二百亩……花时珠悬玉照,数里一白。”有“花田”之称的庄头村与素馨花的种种传说密不可分。

素馨花。※

村史

一生衣食素馨花

素馨花相传是汉朝陆贾从西域带来,南越王赵佗本是北方人,因思念故乡,便把此花带来广州。所以在汉初南越国时代,素馨花在珠江以南的地方得到大规模种植,尤其河南庄头村一眼望去“花似雪”,满目尽是素馨花。

洁白淡雅之姿的素馨花散发着芳香馥郁的味道,很快走入了高门大户和平常百姓之家。据庄头村人口口相传而来的说法,那时有钱之人,常年“预定”素馨花,庄头村花农要在日出之前,将新摘下的素馨花束通过花贩送至订花者家中,也有心灵手巧的花农做精巧的花碟来卖。

“所卖止(只)素馨,无别花”并非夸张之语,除却将素馨花成束地装瓶用以装点屋子或制作饮食外,相传古时无论男女皆好簪花(尤爱素馨),也有将素馨花制成香水、护肤品等巧妙做法。

此情此景,说素馨花一枝独秀也不为过。而以种花为生的庄头村,则有诗云:悔不庄头村里住,一生衣食素馨花。

记忆

昔日花田变高楼

林叔是庄头村人,他未曾见证过素馨花开遍庄头的模样,但素馨花陪伴着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光。

据林叔回忆,在他童年时期村里有一个花市,村子的每个清晨都热闹极了。沾着露水迎着曦光的各色花卉摆满了花市的各个角落,来往于此的花贩、市民络绎不绝。他和小伙伴们也会摘一些芋头叶去卖。

素馨花、白兰花、大花、鸡蛋花、月季……数十多种花卉,都出自庄头村。放眼望去全是花田的庄头村,自然也是孩子们的乐园,林叔说,和大家爬到白兰花树上玩的记忆至今深刻。

大花(左)和素馨花的叶子。※

虽然家家户户都种花,但在林叔的记忆中,很少有谁家能将花卉摆在家中,最多也就是摘几朵白兰花做花碟,香一香屋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成立了生产社,花田成了公共财产。林叔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起床下田去摘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素馨花和其他花不同,因为要作为药材出售,所以需称重算工分。

说起那时村里什么方位种什么花,林叔仍然记得清楚:医院是曾经的素馨花田,满是鸡蛋花树的地方变成了拥挤的住宅楼,翠城花园也再无白兰花田的身影……

传承

爱花之人自然懂

如今的庄头村,已很难让人想象它曾经种花为生的过往,也几乎寻觅不到素馨花的踪迹。而林叔在自家的天台上,用几十年时间种植了十几盆素馨花。

晒干的素馨花。※

林叔说,未盛开时的素馨花最有药用价值。※

素馨花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除了日常的精心照料,闲暇时林叔会将摘下的素馨花先蒸后晒做成花茶,无论冲水还是搭配蜂蜜饮用,都难掩素馨花独特的清香味道。一茶一品之间,林叔说道,种花也好喝茶也罢,唯有用心才能不辜负这些素馨花。

“希望它能传承下去。”林叔表示,素馨花于庄头村而言意义非凡,他不想子孙后代只能靠想象才能“看”到素馨花。这些年来,他和妻子对素馨花有一个坚决不能被打破的原则:素馨花,只送不卖。他说,钱并不能体现素馨花的价值,而爱花之人自然懂。

想更多地了解南石头街、了解e家君,欢迎添加e家君()为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anhuaa.com/jdhhy/6054.html